浅析公共治理过程中引入供应链管理

2024-05-06 16:23刘子峰
中国储运 2024年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供应链

文/刘子峰

供应链运行机制为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战略导向与工具导向。公共治理作为政府有效治理社会的职能。二者有在同态化的相似结构,将供应链管理体系引入到公共管理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实现公共服务的侧供给,促进政府职能提升。

一、引言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简政放权,程序化控制政府工作模式变革越来越快,“治理”也应运而生。治理包含了全球治理、区域治理、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社区治理与组织治理六个层次。在公共治理过程中如何将不同利益主体在治理过程中进行协同,同时保障过程中利于分配与协同高效成为一大难题。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横向一体化的模式出现,实现供应链管理要运用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借助现在企业管理技术、信息化以及集成技术对于整个供应链体系进行管理,以网状结构将不同主体之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可以说是供应链的改进的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利益最大化,方法是集成与协同。

二、公共治理与供应链管理联系

公共治理作为一项要解决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复杂工程,而供应链管理具有从全局管理和协调各个节点的功能。因此,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与公共治相融合,通过构建同样的理论框架,一方面提升了供应链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为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新渠道。全面落实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公共服务供应链是指供应链管理理论被引入到公共部门管理当中,打破二者之间的界限,实现二者的融合。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将公共治理理论的引入,可以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弥补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对于公共治理来说,可以借助供应链管理方法与模式,进一步改善公共治理水平,从而更加省时、高效、科学、合理、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共治理目标。1.公共管理的目标实现的现实需要。首先,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治理主体设计到多个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民间组织。多元化的主体参与使得治理目标比较分散,权责模糊。因此,多主体之间既要发挥各自的功能及作用,明确主体之间权责,促进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其次,稳定合作与协同机制。在公共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多部门功能,部门之间要形成稳定、长期、和谐的合作机制,其中法律制定、服务供给、利益关联等。多头并举才能建立长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作的加强。再者,完善绩效评价与监督体系。多个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信息贡献、权责划分、风险共担、评估监督等关键要素。如果这些离开了有效的公共管理框架将无法发挥其价值及作用,难以实现治理效果。2.供应链管理应用的独特优势。供应链管理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而形成的组织运作模式,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降低错误风险等优势。供应链管理运作过程中需要合作、决策、激励、风险和信任机制共同作用。首先,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核心企业通过对于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通过供应链体系与各个节点主体进行协同沟通,整合优势资源,优化流程,提升供给效率。其次,供应链提供了信息的同步与集成化。在供应链体系当中通过共建决策平台、共享平台,解决了资源分布不均、信息不对称、市场波动等环境因素。从供应链体系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层面合作关系。再者,供应链可以实现各个主体、链条流以及预期目标的评估、监控及反馈。各个主体之间为保证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做好内部的自学学习、监控以及自我改进,从而稳定节点地位。3.二者之间的同态化特征。首先,公共治理与供应链都是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价值为目的。其次,而知,二者都是要优化目标,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厘清权责、建立信任与协同机制。再者,二者都面临着需求波动、合作机制难以持续、监督透明化、追求服务效率等共同困境。

三、公共治理引入供应链的策略

1.政府部门建立筛选制度与流程构建治理链。借鉴供应链的实践经验,发挥政府的主链条功能。有效利用服务外包、ppp模式、立法、金融、行政等手段,将供给单元以及供给方案转交给“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与合作达到服务效率最优化。在政府主导的链条中,“市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形成完整的政府服务供应体系。2.公共部门运营多种工具协同各主体形成治理链。公共服务供应链形成以后,各个主体按照既定战略目标实施方案。通过治理链各个主体以职责明确不同分工,构建信息共享与风险共担的机制来建立“链式结构”。在特定的节点,公共治理的各个主体之间共同承担“治理链”过程中的部分风险,各个主体之间建立有效沟通与合作提供良好的合作关系。风险分担可以保证政府发挥协调作用,突出公共产品的供给价值,减小部门风险压力,增加对于公共服务的责任性。3.公共部门通过内外供应链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供应链管理当中各个节点是整体也是独立个体,监督、绩效评估与反馈是供应链一体化过程。政府实现公共治理目标过程中,建立内外监督一体化,通过供应链管理既然对自身与合作主体进行绩效评价与反馈,既实现个体服务质量的评价,又实现对于整体政府治理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政府内部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自我职能监察,公民也可在外部监督体系当中为政府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公共部门自身服务水平与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供给供应链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