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弹性研究综述

2024-05-06 16:23晏子焜
中国储运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断弹性供应链

文/晏子焜

1.摘要

大环境面临变化剧烈的VUCA时代,意味着未来战略的制定需要提升应变能力和预见性,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供应链弹性的内核刚好满足此需求,它涵盖了事件发生前的准备、供应链中断时的响应和事件过后的恢复及成长,基于此对供应链弹性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让企业意识到其重要性。

2.供应链弹性概念界定

供应链弹性的概念源于弹性,生态学研究中最早注意到系统具有两个不同特性:弹性和稳定性,弹性决定了系统吸收变化的程度;稳定性是系统在受到暂时干扰后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后续国内外学者关于其具体定义有所出入,但较为广泛认可的定义是:供应链系统在面对不同程度风险时,对潜在风险做出反应,使供应链恢复到原始状态或迁移到更佳状态的能力[1]。供应链韧性有时容易与供应链弹性概念混淆,韧性注重供应链发生变化后仍不被破坏,而弹性可以接受供应链的中断,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3.供应链弹性研究现状

3.1 供应链弹性的影响因素。从供应链弹性本身来看,其具有的脆弱性负向影响供应链弹性、供应链自身能力正向影响供应链弹性[2]。对于供应链本身能力的界定多从时间变化和动态能力出发,时间维度从供应链中断的前、中、后划分,定义为准备能力、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准备能力是确保企业具备危机来临前的预警、计划、评估规避及控制风险的能力;根据Hallgren和Olhager的研究结果表明,响应能力是由灵活性和交付能力组成的二级因素[3],企业在供应链上需要更高的灵活性,使得供应链在组织绩效中发挥关键作用;恢复能力被定义为在系统的吸收、适应能力无法维持供应链可接受的性能水平的情况下,快速有效恢复系统的能力[4];Hohenstein等又在此三能力上补充了成长能力[5],它是供应链网络系统在中断风险发生之后恢复到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考虑供应链中断风险下供应链弹性能力与风险等级匹配的问题,将其分为柔性能力、敏捷能力和适应能力[6];而Ahmed等将其划分为吸收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7]。从供应链弹性外部来看,分为中断发生前的主动型战略因素和中断发生后的被动型战略因素[5];朱新球通过进行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影响供应链弹性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灵活性、可视化、适应能力、冗余等[8],需要注意单一前因的增强虽然能提升供应链弹性,但有可能引起其他弹性层面的退化,即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叉影响。

3.2 供应链弹性的价值创造。供应链弹性作为一种动态能力能让企业吸收不同来源的风险影响,同时持续促进高水平的绩效,通过资源整合确保竞争优势,而高绩效又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高度变化和创新的环境中,建立供应链弹性的公司更有可能从不可预见的中断和事件中迅速恢复,并仍然获得较高的财务业绩[9]。供应链响应能力能调整供应链运营流程来应对实际变化,具有环境适应性,快速配置供应链资源以匹配供需求的突然变化、调整供应链流程以准时或提前交付、简化供应链流程。

3.3 供应链弹性的研究方向。近来国内外研究越来越关注数字化相关主题和供应链弹性之间的联系,宋华指出数字化能力被认为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重要前因,即与供应链弹性息息相关,以应对供应链风险[10];Dubey等发现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增强供应链可视性从而提升供应链弹性,保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11];还有学者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可以通过数字成熟度和供应链数字工具对供应链弹性产生影响[12]。根据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需要依靠实时信息来快速识别环境变化以调整战略,而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在供应链中断时及时与供应链上下游共享关键信息,避免牛鞭效应的扩大,抵抗供应链中断的负面影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紧跟时代、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是企业供应链实现长久发展和卓越绩效表现的动力源泉,供应链弹性是企业所在供应链在适应动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

4.总结

规避供应链中断对于企业固然重要,但如何快速响应供应链中断并从中恢复,成为后疫情时代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处在复杂的运营环境中,供应链弹性不仅是应对中断和破坏的重要能力,更是企业和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之一,是供应链系统在稳定和发展中寻求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中断弹性供应链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跟踪导练(二)(5)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