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物流行业产业升级的影响

2024-05-06 16:23仲雪茹
中国储运 2024年3期
关键词:物流数字优化

文/仲雪茹

1.引言

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具潜能和活力的产业之一。有学者将物流产业的概念定义为在产品包装、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将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所形成的信息流、商流及资金链等因素在空间上高度统一的产业[1]。数字化革命驱动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对全球经济体系进行了渗透和重构。在这种情势下,物流行业优化应该与数字经济发展相互融合、同向发展,利用好技术变革的关键机遇,加快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建设。

2.我国数字经济与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2.1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指通过发挥数字信息技术的正效推动作用,提升生产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所展开的一系列经济活动。1995年,唐·泰普斯科在所著《数字经济》一书中正式引入了关于数字经济的概念。2016年,G20杭州峰会发布的《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提到,数字经济具备以数据驱动、技术集群、跨领域式创新等为代表的核心特征。数字经济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居民日常生活使之更加便捷,更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挑战。学界将数字经济分为狭义的数字经济和广义的数字经济两个范畴。狭义的数字经济主要是指数字信息技术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的改造;而广义的数字经济几乎涵盖到社会运行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应用也更为广泛,包括各类围绕数字信息技术展开的经济活动。国内学者则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社会形态,并认为在该形态中,数字化信息要素能够通过数字基础设施进行扩散,与经济活动深度融合,从而驱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从2005年的2.6万亿元的规模扩张到50.2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4.2%增加到2022年的41.5%。由此可见,数字经济在国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显现。

2.2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即便受到疫情影响,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仍持续回升,达300.1万亿元,物流行业总收入达10.5万亿元。202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进一步增长,达到33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两年间的年均增长约6.2%,增速恢复至达到同期平均水平。我国物流行业总收入同样保持整体增长态势,2021年物流行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3.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3.1 数字经济优化了物流产业原有资源配置。投入数字技术可以促进资源在不同物流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配置。依靠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其生产效率,进而推动整体产业优化。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周转,促使利润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以创新驱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物流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提供必要技术支撑。在其包装、运输、周转的每个环节,数字技术的介入可以使服务最终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引导物流产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3]。其次,利用数字技术将不同的产业相关联,可以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将各个产业相互融合。过去产业生产多是相互独立的,而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的应用,消除了部分阻碍产业交流的壁垒,使产业链逐渐完善。此外,数字平台带有的公开性和公平性的特质,让各产业在市场上有序竞争,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内部结构以确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最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改变物流服务需求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催生新的产业形态[4]。

3.2 数字经济促进了物流产业模式优化。数字技术的介入可以将物流过程中本不受控的自然因素控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内。一方面可以对物流信息的传递进行优化,提升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另一方面,线上数字技术融入物流过程中,可以简化商家与客户之间的对接过程。数字经济促进物流产业模式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字经济技术用于物流运输,改进了传统方式,节约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周转率。第二,数字经济技术融入物流行业可以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而成的数字化物流管控平台,不仅能够协助从业者把握市场动向,及时获取最新的政策法规,还有利于企业进行自我形象宣传,在提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扩大企业知名度。

3.3 数字经济促进了物流服务质量优化。从技术角度而言,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化了物流行业的服务模式,如今物流行业线上一体化的服务流程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更为舒适的体验,且迎合了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相较于传统的物流营业方式,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物流服务更具有个性化色彩。服务业以线上互联网技术等各类数字经济技术为依托,实现了服务产业与客户之间的资源共享,提升了服务产业的服务质量,创新了服务模式。其次,重塑产品特性。通过互联网、5G网络等各类数字技术的不断融合,服务业产业的工作人员借助技术力量获取到更多丰富的资源,并改进了产品特性,让产品具备更多特性,满足了更多的客户需求,服务业产业的供给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新的服务生产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业态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趋势,促进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3.4 数字经济满足了物流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于物流行业的消费需求而言,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目标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变化。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方便消费者在同类服务之间进行比较,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对于物流服务提供者来说,大数据同样能够分析消费者的个人消费倾向,有针对进行个性化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以此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投资需求而言,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投资的便利性,投资领域也因此会涉及新产业形态,使得投资需求更加多样化,金融产品更加多元化,间接为金融市场激发新的活力。

4.政策与建议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居民享受到生活的便利,更使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了全新征程。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产业模式,加速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未来,我国仍需利用好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面效应,借以促进国家经济建设。

4.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来改造传统产业。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部署下一代智能设施体系,深化公共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全方位推动基础设施能力提升。数字经济所依托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以长远目光谋划,以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作为标准,将新技术投入产业化的大规模运用之中,使之带动物流产业升级,优化物流产业原有运营模式。

4.2 利用数字经济推进不同地区物流行业协调发展,补齐乡村短板。借助数字经济,偏远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上的先天不足得以弥补,帮助物流企业突破传统物流存在的信息壁垒限制,深入惠及各层次居民。物流行业的深入又能够进一步辐射其联动影响,带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应推出有利于乡村物流运行的政策,并加以落实[5]。一是加大对偏远地区中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对相关建设和运营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二是综合利用乡村现有的物流资源,加快建设适应乡村的智慧物流网络,提升农村物流的覆盖范围。三是有效推进农村物流的双向信息化,建立乡村物流数据服务信息库,促进农产品供需信息进行直接匹配。

4.3 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数字技术深入渗透物流产业优化,更应该重视优质人力成本的投入。首先,应当构建物流与数字人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促进产业与学校接轨。其次在新旧产业相互交融的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关注复合人才的培养,以此来促进产业优化。再次政府应当为物流行业人才引进提供配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加以落实。当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引进全球化人才,为物流产业优化营造创新、开放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物流数字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