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4-05-06 11:15孙鑫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教学方式

孙鑫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一初级中学

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需要学生对其中繁杂的知识点进行记忆,但是由于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公式的抽象性,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是较大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注重教学方式,将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外,还应当重视对学生能力以及素养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心理。而逆向思维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一些,能够从逆向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能够丰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目的,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成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时,除了将重要知识点教给学生,还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地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面临着中考压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以知识点灌输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数学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未能充分利用现代设备,依然采用板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也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未让学生学会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习体系,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并不是有利的。

(二)传统教学方式固化了学生思维

随着新课标政策的推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需要拥有的能力以及标准更加严格。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只注重卷面成绩,忽略了自身思维能力的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实际问题解答过程中固化了思维方式,只会套用现有的模板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言,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系数实现了一个跨越性的提升。当学生的思维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时,由于个体差异,他们在接受知识的态度和方法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当面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时,有些学生会产生畏难心理。特别是在数学这门学科上,如果学生多次遇到困难并无法解决,可能会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不自信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从而对数学学科丧失学习兴趣,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致力于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深入思考,引导他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对初中数学学科而言,更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融入逆向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解决问题,拥有一个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

在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之下,学生往往只能机械地记住所学知识点,却没有办法得到解题能力的锻炼,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尤为必要,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思维的弊端,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僵化,学会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拓展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的特征,且知识点繁多、复杂,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理解上以及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套用解题模板,以防止思维固化,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课程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只能掌握数学知识的表面含义,且对数学问题的剖析并不深入。而运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学会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解决实际问题,使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此实现更深层次的教学。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注重思维培养,达到启发学生逆向思维的目的

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而逆向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数学问题,增强思维意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5课“平方差公式”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公式以及整式的乘法运算,让学生回顾这部分知识;其次,为学生讲解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如该章节的重要公式(a+b)(a-b)=a?-b?,以及该公式的含义;再次,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这部分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a?-b?转化成(a+b)(a-b)的形式,并给出实际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學,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明白公式的正推方式,同时通过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理解公式反推的原理,从而深层次地理解公式的含义。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便能够更快速地反应过来,从而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通过专项训练,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对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而言,题型较多且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拥有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详细讲解知识的推导过程以及应用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反向验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锻炼逆向思维能力,再辅以专项题型练习,学生便能够充分掌握重点知识。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课“角的比较”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角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判断某个图形或形状是否属于角的范畴;其次,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角的概念以及判断依据,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再次,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概念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当两个角互为余角,那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或者让学生利用两个直角板拼出75°的角,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最后,教师要对该章节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性发言,让学生对本章节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这对学生未来的复习是非常有利的。

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角的概念产生深刻理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思考如何利用不同角度的角构成所需的角,并思考这些角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接下来学习平面图形章节做好准备,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三)融合不同的学习方式,推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多种解题思路进行问题剖析,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反证法,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助于形成缜密的学习思路,提高思维的灵敏度。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课“解方程”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前一章节的知识点,复习方程的概念;其次,教师为学生讲解该章节知识,可以采用移项法,让学生对解方程的基本方式有一个大致了解;再次,教师可以教授給学生反证法,让学生将自己得出的答案反推回去,看方程是否成立;最后,总结该章节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我检查,降低解答错误率,同时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不再局限于移项法,也可以采用反代法,从而更快速地解答问题,尤其运用在选择题上,能够极大地减少学生的答题时间,提高正确率,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维能力时,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不仅要继续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还应当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来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答思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将得到充分锻炼。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课“展开与折叠”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一章中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熟知立体图形是由多少个面构成的,以及立体图形的种类;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立体图形沿着边进行裁剪,那么它能够形成的展开图会是什么样的呢?”自然而然地引入第二章教学内容,并为学生详细讲解该章节知识;再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卡纸,根据教材中的展开图模型进行裁剪,并将裁剪后的图形进行拼凑,看是否能够还原成原图,或者给出一个原始立体图形,让学生思考如何裁剪才能拼凑出立体图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裁剪情况进行知识点的答疑解惑,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该章节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既能够根据展开图思考如何折叠,又能将折叠的物品想象成展开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验证自己的思考结论,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种具体的培养路径:一是注重思维的培养,旨在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二是通过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三是融合不同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发展;四是开展实际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通过以上培养路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使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独立的知识框架体系,从而进行深度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能力教学方式
逆向而行
培养思维能力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