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路径

2024-05-06 11:15王宗文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化学教学模式

王宗文

山东省寿光市文家中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融入不同领域促进了各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当前,“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初次接触化学,容易出现理解不到位、吸收效果不好等问题,而互联网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壁垒,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分析了做好初中化学教学创新工作的迫切性,整合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切实发挥互联网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化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初中阶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阶段,是帮助他们打好化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做好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才能为学生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作为初中化学课堂的设计者,教师需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高质量的发展路径,而“互联网+教育”就是初中化学教师的一次有效尝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系统、智能的化学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化学知识的学习中。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有助于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

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其与初中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相融合,能够将原本抽象、枯燥的化学知识具象化、趣味化,而这一过程也是对初中化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考验。教师在教学的倒逼下会主动学习互联网技术,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有助于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教学资源,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素材,与学生的兴趣点相契合。在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化学学习不再是被动的,他们对化学的内涵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综合能力与化学素养的同步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实现师生高效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高效沟通必不可少。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保证化学课堂的高效性。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已经不局限于学校,而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助QQ、微信、钉钉等APP,能够为师生之间搭建起一条随时沟通、随时交流的桥梁,即使学生在课后或假期遇到问题,也能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也进一步强化了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的迫切性

(一)化学知识体系较为庞杂

化学是需要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的重要学科,也是中考的科目,相较于数学、物理等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同时,化学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在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知识中进行对比、探究,循序渐进地建立化学思维,形成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正是由于化学知识体系庞杂,这门学科才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也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的进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精准、全面地理解化学知识。

(二)学生个性意识有所彰显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教学化学这门学科时,要想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不能单纯依靠口头教育,否则很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尊重他们的个性意识,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体。在学生个性意识有所彰显的现实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初中化学教学具有极大的必要性,能够强化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三)新课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针对初中化学教学,新课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更加重视化学课程的整体设计,关注教学的系统性,鼓励学生在探究和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进化学教学。同时,就教学评价工作做出了规定。无论是传统的考试测评还是教师的主观判断,都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满足育人目标要求,为此,互联网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的融入是響应新课标的必然举措。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部分教师在将互联网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相融合时,不能充分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涵与价值,致使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只在展示课件时使用互联网技术,导致互联网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部分教师并不认可互联网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愿意革新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互联网的利用欠缺合理性

尽管互联网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教师在利用互联网资源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过多地使用互联网,未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机械变形,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但是后续的引导和反馈工作并未跟进,这就无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盲目、主观等问题。还有的教师在筛选互联网教学资源时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课堂互动效率有待提高

部分初中化学教师虽然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初中化学课堂,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未重视互动平台的建设,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导致互联网技术的融入流于表面。在这一情形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师生间的互动效率有待提升,一直无法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教学技术较为滞后

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有关设备,而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支持系统就是网络。目前很多教师都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网络驾驭能力仍然有待提升。从课件来看,大部分教师使用PowerPoint,很少使用Flash等,可以说,教师教学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信息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四、“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策略

(一)引导自主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教师需要把握好教材等传统教学资源与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关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化学知识体系,主动思考遇到的化学现象并展开科学分析,把握化学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氣”这一单元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把握本单元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氧气的制备方法、主要性质和用途,为学生提供机会,进一步回顾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巩固纯净物、混合物、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基本的化学概念。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正式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学习任务单,要求他们根据清单中的学习任务进行预习,针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讨,实现高质量的合作与探究。对于合作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整理汇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些问题,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预习活动,学生也能够借助网络资源探究并整合化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

(二)满足学生需求,化解重难点

初中化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是难免的。无论是学习方法上的困惑,还是化学知识方面的疑难,都需要教师及时答疑解惑,为他们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能力,将化学知识梳理整合到位,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化解学习中的重难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

例如,“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部分内容的重点任务在于让学生充分理解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化学反应,学会如何判断置换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本课的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遇到了很多问题,教师可以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视频。在微课结尾,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提升,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只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

(三)搭建学习平台,构建互动空间

交流与互动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每个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都有所不同,教师要想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应当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同伴的想法,并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实现高质量的化学教学。

例如,在教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部分知识时,学生需要全面掌握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并了解上述元素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整个过程。为了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学习软件,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通过发送弹幕、进行评论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对学生观点的归类,教师能够大致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掌握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化学学习。

(四)开展仿真实验,强化学生认知

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是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反应的关键所在。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搭建高效的实验课堂,建构与真实实验环境具有高度相似性的仿真实验室。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部分学校化学实验资源不足、化学试剂使用不当等问题,还能够细化实验过程,甚至利用信息技术回放或暂停实验过程,强化学生的认知,帮助他们全盘理解有关知识,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这部分知识时,学生需要全面把握燃烧需要的各个条件。实验中,教师往往会用白磷燃烧来验证实验猜想,然而白磷燃烧会产生五氧化二磷,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也会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而仿真实验室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操作步骤,把握燃烧需要的条件,掌握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获得客观、科学的实验结论。另外,教师可以借助云教育平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大数据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成长档案,清晰地记录学生成长的每一步。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初中化学教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因而,初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化学学习体验。具体来说,教师应当重视自主学习,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共同攻克重难点问题,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开展仿真实验,强化学生认知,构建德育课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并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保证整个化学课堂都与新课标要求高度契合,将学生培养成既具有化学理论知识,又具有化学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互联网+化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