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4-05-06 20:45刘艳丽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文章

刘艳丽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陈王街道东城小学

群文阅读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群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科学阅读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并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语文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群文阅读理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群文阅读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泛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学生能够了解多样的文化、思想和社会背景,拓宽视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群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细节,加快获取知识的能力。最后,群文阅读理念能够构建科学的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效果。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集体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单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首先,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主体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对文章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解读的能力。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缺乏对阅读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真正理解。其次,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对文章直接解读和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阅读去想象、探索和创造,阅读体验局限在表面的文字理解上,缺乏对文章情感色彩和内在意义的深刻把握,这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对情感的体验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严重影响了阅读效果。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后果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导致学习过程缺乏重点,致使小学生在阅读中容易迷失方向,无法清晰地了解学习目标,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内容难以系统化和层次化地展开,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容易在知识点上出现断层和混乱,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最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或者过于轻松,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提升。因此,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严重制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学习评价。

(三)未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未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部分教师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导,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未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自我探索的机会,难以形成独立的阅读习惯。因此,未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制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群文阅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渗透意识,实现群文阅读的深入挖掘

渗透意识,实现群文阅读的深入挖掘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从文章不同角度和多个层面展开深入研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章,并将其与生活、社会、历史等方面进行联系。

例如,在《观潮》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意识实现群文阅读的深入挖掘。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独特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章鉴赏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来理解课文。《观潮》这篇课文描绘了台风过后的城市景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灾害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预防等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與其他文章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不同文章的风格、主题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异同。通过这样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多样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鉴赏能力。

总之,通过渗透意识实现群文阅读的深入挖掘,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全面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二)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

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例如,在《乡下人家》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前进行预测。比如,通过阅读标题和开头几句话,学生可以猜测文章内容和主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在《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标题和开头几句话猜测文章讲述的是乡下的生活情况,并且可能存在一些与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关键词,提高阅读质量。比如,在阅读《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留意作者对家庭成员的描写,如父亲、母亲和孩子的性格特点与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是文章细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总之,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文章,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三)注重拓展交流,开阔阅读视野

注重拓展交流,开阔阅读视野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引导其交流和讨论,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知识互补。

例如,在《开国大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交流,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阅读,包括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纪实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在介绍《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历史文献或纪实文章,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开国大典的背景和历史细节。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如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开国大典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分享学生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拓展阅读。比如,在介绍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与这一话题相关的艺术文章、音乐文章或电影文章,从多个角度来感悟开国大典所代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总之,注重拓展交流,开阔阅读视野能够帮助学生广泛阅读,拓展知识面,并通过交流和讨论促进知识的互补和思想的碰撞。多样化的阅读、讨论交流和跨学科拓展,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四)加强阅读的多样性,激发阅读兴趣

在群文阅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阅读的多样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如童话故事、科幻小说、历史传记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不同风格和内容的魅力。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接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如关于环保、友情、家庭等主题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共鸣,引发深度思考。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阅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各国风土人情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促进跨文化交流。同时,教师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或神话传说,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一些有关自然环境保护或人际关系处理的小说,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因此,加强阅读的多样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世界的多元理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种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五)明确阅读目标,讲解阅读方法

明确阅读目标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每篇课文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目标意识和方法意识。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阐述课文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的特点,指导学生确定阅读目标,如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品味语言风格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使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其次,在明确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讲解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如何系统地阅读,如何获取所需信息,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包括阅读前的预测、阅读中的思考,以及阅读后的总结和归纳等多个方面。

例如,在《守株待兔》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本篇课文的主要目标,即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寓意。在讲解阅读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先预测故事的发展情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笔记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便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因此,明确阅读目标并讲解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积极思考。这种针对性强的阅读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學素养,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是指教师将学生视作阅读活动的主体和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阅读需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笔记、鼓励学生参加阅读比赛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灵活选择适合学生的课文内容,满足其阅读需求,提高其阅读积极性。

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阅读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对海底世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从而在阅读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共鸣点。因此,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按照教材顺序讲解,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阅读教学质量不高。为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倡导群文阅读理念,引导学生多样化阅读,开阔其阅读视野,培养其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群文活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