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学·融”思想 助推“双减”增效

2024-05-08 13:34吕建国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卢氏县教体局提质

吕建国

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关键,只有课堂提质增效,学生才能真正减轻负担。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针对县域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城乡发展不均衡、教研力量薄弱等问题,卢氏县教体局由外而内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从外部逐步推进中小学由“量多点散”向“优化集中”转变,目前,“小学全部在乡镇,65%的初中学生在县城”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在内部聚焦课堂,提质增效,以践行“学·融”教学思想为载体,深化课改,激活动力,坚持“应学尽学,学足学好”,有效推进“双减”落细落实。

卢氏县教体局在践行“学·融”思想过程中,主要围绕“建、培、研、练”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从而助推“双减”提质增效。

一、建:构建体系,形成模式,做好顶层设计

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县域教学实际,卢氏县教研室在“五环—探构”(“五环”是指导、学、探、练、清五个教学环节;“探”是指探究性学习,“构”是指建构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学·融”教学模式,通过目标导学、任务驱学、激思展学、评价促学、反馈测学五个环节,盯紧“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思维力。

“学·融”教学模式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注重“五育”融合,把教学中的知识点与育人点有机结合,以融促学,学融共生,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打造目标牵动、任务驱动、展示调动、评价推动、反馈联动的“五动课堂”。两年来,“学·融”教学模式在卢氏县中小学课堂上得到广泛的实践与探索,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提质增效的“双减”目标逐步实现。

二、培:强化培训,凝聚共识,做好面上推进

在推进“学·融”教学模式过程中,卢氏县教体局通过校内校本培训、区域集团化培训、县级“本土专家”培训、郑卢结对跟岗培训、北京怀柔高端培训“五级培训”形式,对“学·融”教学思想内涵本质、环节实操、注意事项、推进策略进行了详细解读。两年来,卢氏县教体局共组织寒暑假专题培训4次,参与人数4000余人;组织外出培训81次,参与人数1574人。

“五级培训”机制的建立,不仅让教师开阔了视野,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步改善,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研:“三级教研”,共享共进,做好点上突破

随着“双减”的不断深入,减负增效成为教师的共识。为此,卢氏县教体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三级教研”的具体措施。

一是落实“研、讲、思、诊、学、引、提”七步校本教研模式。各学校围绕集体备课、研课磨课、课堂展示、讲后反思、研课诊断、理论学习、骨干引领、优化提高等方面,对中小学教研活动进行规范提质。

二是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全县中小学按照“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原则成立9个教研共同体,每月开展一次片区教研活动,做到“四个强化”:强化顶层设计,体现前瞻性;强化主题遴选,体现精准性;强化活动优化,体现实效性;强化学科引领,体现专业性。自2021年12月以来,全县共开展片区教研活动12次,研磨课例400余节,3000余名教师参与评课和主题论坛活动。抱团发展、共研共进的教研生态已经形成,为城乡齐头并进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是构建“四化”教研新格局。“四化”即教学研究校本化、学科教研团队化、团队教研主题化、研究成果推广化。卢氏县教体局选择卢氏一小、东城学校、实验中学、城关镇中学四所学校作为教师发展学校。秉持“问题导向、服务一线、强化引领、团结协作”的原则,教研员全部下沉到城区教师发展学校。教研员先是通过听评课收集教师发展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建立“问题清单”;然后,组织学科教师进行研讨,形成教研主题和解决方案;再通过研课磨课、教研员上研讨课或示范课、举办专题报告等形式,指导学校、学科教师不断深化课改;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把得到验证、切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迅速推广至全县。

四、练:建立“2+4”模式,夯实根基,做好提质增效

要把“建、培、研”的成果固化下来,让教师自觉践行“学·融”思想,提质增效,就要加强常态化“练兵”活动。经过实践探索,当地形成了“2+4”的“练兵”模式。

“2”是两项测试,即中小学“五项基本功”测试和全员业务能力测试。“五项基本功”测试在上半年举行,主要包括粉笔字书写、普通话过关、备课、说课和微型课展示五项内容。全员业务能力测试在下半年举行,小学主要以六年级知识考核为主,初中以中考试题考核为主,体音美和微机教师以专业课测试为主。两项活动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勤学苦练,激发热情,提升本领。

“4”是开展四大教学活动,即“大练兵、大研讨、大展示、大应用”活动。自2023年9月起,卢氏县教体局在全县开展“大练兵、大研讨、大展示、大應用”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以赛促优,全县中小学一线教师全部参与,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创优、校校出彩”的课堂教学改革热潮,致力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开创基础教育课改新局面。

近年来,“学·融”教学模式在卢氏县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双减”成效更加凸显,学生“学足学好”的目标逐步得以实现,深受师生和家长好评。

“双减”效能更加凸显。“学·融”教学模式为课堂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抓手,而课堂的优质、高效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社团活动、延时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保证。

教师素养明显提升。在2023年组织的全县初中、高中优质课赛讲活动中,高中学校获得县级一等奖51人,49人参加市级评奖;初中学校获得县级一等奖44人,46人参加市级评奖。

县域课堂生态更有活力。“建、培、研、练”体系的建立,为卢氏县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中小学课堂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有力保障了“应学尽学、学足学好”目标的落实。

(责 编 林 岚)

猜你喜欢
卢氏县教体局提质
沁阳市教体局关工委开展“红色传承教育”活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唐河县教体局认真 做好第九届素质教育手抄报活动
平顶山市召开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
卢氏县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卢氏县畜牧产业扶贫现状及建议
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