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里的教育契机

2024-05-08 13:34杨朦朦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跳蚤市场零花钱金钱

杨朦朦

一天中午,有学生跟我反映,小常带了100块钱,买了很多玩具弓弩,分给了班级好多同学。我找来小常了解钱的来源和玩具的去处。小常告诉我钱是小韦和其他同学的,中午在“小饭桌”休息的时候,他们请小常帮忙买玩具,一个人还给了5块钱跑腿费。

我又找到小韦,了解后得知,诸如此类的“代购”事件在班里很普遍。中午回家就餐的孩子会委托在“小饭桌”就餐的孩子帮忙购买一些东西,一般情况下会给予对方一两元钱作为报酬。放学后,也有好多同学到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零食、买玩具、抽盲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却鲜有家长很好地指导孩子如何合理规划和使用零花钱。我决定开展一次跳蚤市场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一下公平买卖、理性消费,初步培养他们正确的理财意识,让他们体会挣钱的不易,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活动中体会理财之道

活动前一周,我将活动方案发到班级群,并对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跳蚤市场管理规定等进行详细阐述。为了避免孩子在没有经过家长的同意下带来比较贵重的物品,我提前将“家长知情同意书”发在微信群里,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商定参与跳蚤市场的物品,并列出清单,由家长签字。在方案中,我还提供了有关店铺名、店铺招牌的海报样本。

活动当天,我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店铺”都井然有序地开张了。一眼望去琳琅满目,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大家的海报十分新颖,既凸显了货品的特色,又创意十足。

小萌和小苒合伙开的“刘老板小卖部”门庭若市。两个小姑娘头脑灵活,“购物抽盲盒”的广告一出,吸引了一大波“顾客”光临。

与之相反的是小段和好哥们儿小宇合开的“天星杂货铺”,门可罗雀。我静静观察了一会,找到了生意冷淡的原因,货品标价并不算高,但特色不强,摊主因羞于开口未能充分宣传。在我的提醒下,哥儿俩带着东西去人多的地方吆喝了一番,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

活动进行到一半,小戴跑过来,说自己的两百多班币不见了。我帮他一起找了半天,也不知所踪,小伙子失落地离开了。没过一会儿,小戴来问我可不可以贷款。我告诉他50班币日贷利息为1班币。他想了半天,咬咬牙表示先贷25班币。然而很快,小戴又将25班币送了回来,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杨老师,我还是不贷款了,利息太高。”

在活动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两件有意思的事。小张放着自己的店铺不管,到处乱逛,购物时财不大气还粗,跟风买来许多并不需要的东西。小徐的班币不是很足,却在现场气氛感染下,用全部积蓄购买了一把玩具宝剑,试图加价倒卖出去,可直到市场打烊,宝剑还在手里。看来不仅不能盲目消费,想靠赚取差价盈利,还要懂得将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

反思中增强理财意识

活动结束后,我们收拾好东西陆续回到班级。学生三五成群讨论着,有的笑逐颜开地“分红”;有的眉飞色舞地讲述买到心仪之物的经过;有的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明明算得没有问题,可是班币数额就是对不上;有的摸着空空的口袋,再看看手里买来的物品,仿佛在后悔脑子一热买了这么多东西。

为了进一步了解活动的反响,我要求每人提交一篇活动日记。从大家上交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感触很深,他们将活动中的见闻、經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来,从合理消费、挣钱不易、节约环保、感恩父母、团队合作等多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将这些日记进行了整理,制作了一本班刊——《跳蚤市场日记》。

针对班级日记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我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共同探讨,我们初步梳理出一些管理钱财的方法,如适度消费、合理规划、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等。课上,我向大家推荐了《小狗钱钱》《财富宣言》等有关理财的书籍,进一步塑造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其提前规划、合理消费等意识。

实践中彰显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意识到财商教育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理财,更是让他们了解金钱的本质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管理它们。《富爸爸穷爸爸》里说:“如果你不能及时教给孩子关于金钱的知识,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让这些人替你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你和你的孩子恐怕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由此可见,孩子如果从小就学会了正确的金钱管理技巧,在未来的生活中就能够避免走进误区。

我们教孩子了解金钱的来源和用途,是为了教会他们更加理性地看待金钱,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盲目攀比。我带的是五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攀比谁的笔多、谁的笔价值昂贵,有些学生会想方设法地让父母买各式各样的笔,得不到甚至坐立难安。盲目攀比不仅分散了精力,也不利于心理健康,还会影响人际关系。一个人对钱的态度背后隐藏的是他的价值观,我们从小就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金钱、了解金钱、使用金钱。

那什么时候跟孩子谈钱是最佳时期呢?巴菲特回答:“越早越好。比如让他们知道玩具的价格,理解存钱的意义。既然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为什么不尽早培养他们良好的理财习惯呢?”其实,财商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少有家长从小就给孩子建立科学的金钱观。学校可以建议家长从一些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例如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换取薪酬;日常购物时,教会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做到先满足“需要”,再考虑“想要”;让孩子参加家中日常费用预算,合理规划支出,并养成记账的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存钱,将零花钱分成几份,拿出其中一部分,存入以孩子的名义开设的账户中;教孩子学会月总结,察觉钱的流向,了解自己的需求,及时调整不合理的需求。

学校可以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以积分或者学习币的形式进行奖励。学生根据自身表现获得相应的虚拟货币,存入自己的“班级银行账户”。虚拟货币可以用来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如跳蚤市场、拍卖会、游园会等。

总之,正确的理财观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金钱管理技巧,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管理金钱、管理人生。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跳蚤市场零花钱金钱
敖德萨跳蚤市场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校园跳蚤市场
跳蚤市场真有趣
比金钱更值钱的
零花钱大作战
二则
零花钱就是随便花的,咱别干涉
零花钱
我的零花钱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