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现性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2024-05-08 13:34莫纪锋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活动

莫纪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它注重锻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发掘与培养。而表现性评价作为新型的评价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开展表现性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探究,旨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一、内涵与特点

表现性评价是基于学生实际表现的评价方式,它强调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或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能力。与传统笔试的评价方式相比,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具有多元性。表现性评价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笔试形式,而是包括了口头报告、作品展示、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注重过程性。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而非仅仅关注结果。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其在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指导。

第三,强调真实性。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任务,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助于培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跨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这为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具体而言,表现性评价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测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创新等高级思维活动。此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其高级思维的发展水平,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第二,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在知识运用、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优秀作品展、成果汇报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三、优势与意义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适合检测高阶、复杂学习结果的新型评价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意义,有助于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应用表现性评价时,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评价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本栏责编 于 安)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活动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