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验教学真正走进物理课堂

2024-05-08 17:46刘长海吴长云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电压表电流表硬币

刘长海 吴长云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实践性是其突出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实验教学真正走进物理课堂,以供大家参考。

一、人人动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张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人人动手做,亲自了解具体事实和现象,去研究和发现新事物。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使学习变得主动而活泼。

比如,在讲授《光的折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自备一个不透明的杯子、一枚一元硬币、一瓶水。上课时,让学生把硬币放在杯底,调整眼睛的观察位置,使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然后让另一个同学慢慢加水。随后,进行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二、创设合适情境,激发主动学习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模拟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现象、琢磨物理状态,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

比如,有三个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保险丝的直径。2.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3.测量乒乓球的直徑。

以上都是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我们可以这样做——

1.课前要求学生自备一支铅笔、两块三角板、一枚一元硬币、一把20厘米的刻度尺、一个乒乓球。教师准备一卷直径约0.3毫米的保险丝。2.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自己思考测量方法。3.通过提问让学生讨论总结各种测量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减小误差方面考虑,选择最佳的测量方法。4.及时矫正测量过程中的错误。5.布置课外作业: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测量圆锥的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把实验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只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索情境,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知识迁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三、教师适时指导,引领自主跨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攀升、大胆创新,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教学《“伏安法”测电阻》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特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以后,临时加设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组成一个串联电路,观察实验现象,同时思考:为什么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为什么电流表却没有示数?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把实验现象直观化、实验结论获取过程化,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这样,就实现了做中学、学中悟。

(责 编 林 岚)

猜你喜欢
电压表电流表硬币
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硬币巧入盘
不翼而飞的硬币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电压表的妙用
再探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试论电流表的改装、校准及其应用
硬币
直流小电流表校准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