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在高校育人活动中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2024-05-08 07:01陈曼倚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育人高校

【摘 要】红色音乐是中国特有的,具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的音乐文化,这些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在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方面对大学生都起着正面引领和指导的作用。将红色音乐引入高校校园让大学生了解这一音乐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使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红色音乐文化的研究,探索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多样化途径,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网络媒体教育等方面融入红色音乐文化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实现红色音乐文化在大学校园的良性传承,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音乐;高校;育人;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166—03

红色音乐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延续至今的音乐文化,在中国众多的优秀文化中红色音乐文化同样属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音乐文化在不同时期所体现的革命精神有所不同,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张力,借助音乐的语言鲜明的体现出红色音乐的革命性、民族性、群众性、通俗性等特征,在我国艺术事业、教育事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

红色音乐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教育目的音乐,在众多的红色音乐中反映革命建设与斗争、歌唱祖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成为红色音乐的主旋律。如近年来依托湘粤赣边区革命老区遗存的红色歌谣改编创作的大量红色艺术精品《半条被子》《茶园红叶》《一张借据的故事》《红军夜宿梨山寨》等,这些红色音乐一直以来都契合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其感染力是其它流行歌曲所不能取代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做好文化宣传事业和德育工作。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利用红色经典音乐引导高校大学生了解我们国家为了独立富强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傲人成绩,坚定内心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红色经典音乐的特点

红色音乐包含了中国不同革命时期的歌曲、器乐、声乐和歌剧等,不同历史时期红色音乐的创作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红色音乐的红色主题思想是永恒不变的。首先红色音乐往往是与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或重大事件有着紧密的相关,它们通过音乐的形式来回顾和再现历史,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其次红色音乐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观点,它们通过音乐的语言来传达特定的政治理念或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艺术形式上红色音乐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不论是歌曲、器乐,还是歌剧、舞剧,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得红色音乐在表现主题时更加丰富多彩,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和耳朵。作为政治宣传需要红色音乐通常以激情澎湃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主题,它们通过强烈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共鸣,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和震撼。

总之,红色音乐是以红色为主基调的音乐,它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来展现红色文化的主题和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国家的政治阶级立场基本没用变化,红色音乐的阶级立场和坚定的无产阶级崇高理想和信念也没有变化和褪色,红色音乐在凝聚民心、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精神气质方面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

二、红色音乐融入高校育人活动的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见证了中国不同革命时期的历史演变,一代代的音乐家和艺术工作者以音乐为载体将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热情记录并传唱,鼓舞着中国人民不惧艰险、勇敢奋斗,用生命和鲜血坚定革命信仰,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建设新中国的民族精神[2]。改革开放后受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很多文化和思想,一些不良文化和思想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红色音乐文化作为扎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沃土上的优秀文化,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将红色音乐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之中,通过欣赏和学习红色音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思政育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属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红色音乐作为政治立场鲜明的一种音乐文化,其音乐主题和内涵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利用音乐育人的优势,将红色音乐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了解和学唱这些红色歌曲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曲折和艰辛,深刻体会到中国发展到今天所取得成绩的来之不易。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红色音乐是我国音乐家或音乐爱好者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借鉴民族音乐、民族审美创编出来的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和审美娱乐功能。高校教育在发挥红色音乐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大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红色音乐在创编和传播的过程中其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经历了反复的锤炼,经典的红色音乐不论是词和曲,还是旋律和节奏都是音乐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将这一艺术长期引入大学生的美育教育中,无形中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新時代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理论讲授不能很好的发挥思政育人的效果,借助其他形式融合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方法。红色音乐作为一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育人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比如在高校校园里举办红歌比赛,在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容易在全校形成一种氛围,同时也能最大化的让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大家在学红色唱红歌的过程中,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由此来看,利用红色音乐作为载体不仅可以最大化的实现全面育人的效果,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主动去了解这一文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成效。近年来高校要求其它学科的教学改革中也要求加入思政元素,红色音乐作为经典的红色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教学效果,同时又发挥了思政育人效果,可以说是好处良多。综上所述,红色音乐融入高校育人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价值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三、红色音乐融入高校育人活动的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红色音乐资源

1.开设专门的红色音乐欣赏课程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不同欣赏主体会对同一音乐作品产生不同体验。为了让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出更显著的效果,使更多学生获得理想的红色音乐文化体验,高校可以开设红色音乐艺术专业课程,通过专业课程的开设来强化大学生学习红色音乐文化的效果,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红色音乐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欣赏经典的红色音乐作品。在这一红色音乐艺术专业课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建立情感共鸣的角度开展教学,整合与红色音乐文化有关的情感因素,增强红色音乐文化的时代感[3]。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或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对音乐富有个性的心理体验,这样就能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建立与自身情感沟通。例如,赏析红色歌剧《半条被子》时,教师在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外,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电影《半条被子》片段,帮助学生建立对红色歌曲的立体认识,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色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红色音乐巧妙融入思想政课堂

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不仅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需要,而且也能够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红色音乐作品传达出优良的品质与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恰当融入红色音乐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可贵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意志品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还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让学生从红色音乐文化中吸取精神力量,自我反省、感悟,引导学生理解红色音乐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学科交叉融合

将红色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音乐与文学、音乐与历史、音乐与政治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更全面地了解红色音乐,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总之,红色音乐融入高校育人活动的途径可以多样化,关键是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让红色音乐真正发挥其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二)开展丰富的红色音乐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的文化建设是密切联系师生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校园系列活动,校园音乐实践活动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从学校组织的各种音乐相关的实践活动来看,其活动参与人数、涉及学校部门、参与度来看是比较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实践活动[4]。在校园里积极开展各种红色音乐文化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又能在活动中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在校园中可以利用中国传统的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红歌比赛、音乐晚會、音乐交流会等,让学生在感受主题节日氛围了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电台、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红色音乐校园音乐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丰富的红色音乐校园文化活动会让学生在这种持续鲜明的氛围中吸取更多的精神力量,也将深深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

(三)借助多种媒介渠道传承红色音乐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接触各类文化的机会增多,在不同文化的宣传和影响下,借助多媒体占领宣传的高地,积极推广传播正能量的文化,来抵御各种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年轻的大学生获得音乐的途径也不仅仅限于课堂或电视,他们能通过网络平台检索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也能结合当下潮流风来选择音乐的类型。鉴于此,学校应该主动把握新的宣传阵地,结合当下现代化的技术,建立红色经典音乐App,向中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经典红歌,也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音乐上传到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历史,欣赏红色音乐文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网络红歌比赛,让学生自己拍摄音乐作品或者进行直播,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比赛、打分、交流互动,让红色经典音乐以新的形式进行传承和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多渠道输出红色音乐文化,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了解红色音乐,参与到红色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承中。也可以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编出好的红色音乐作品进行网络平台分享,既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也是对红色音乐文化的推广传播。

四、结语

红色音乐是我国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发展的不同时期,红色音乐的光芒都照亮了中华儿女前进的道路,红色音乐没有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而停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红色精神一直伴随中国建设而不断发展,其丰富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红色音乐的价值体现。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充分发挥红色音乐的育人功能,将其融入高校育人活动中,对培养永葆革命本色传承红色精神的栋梁之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婷婷.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J].吉林教育,2021(5).

[2]吴珊珊.互联网赋能红色音乐文化传承:逻辑,价值和实施路径[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5).

[3]张勇,张晨.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研究[J].民族音乐,2020(5).

[4]刘传利,魏理智.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J].当代音乐,202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湘南红色音乐融入党史教育的创新性研究(项目编号:21C25)。

作者简介:陈曼倚(1978—),女,汉族,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育人高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