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良性治理机制构建
——评《职业体育利益博弈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2024-05-09 08:33郑志强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利益协同主体

郑志强

2021年8月,山西师范大学郑志强副教授的学术专著《职业体育利益博弈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其主持的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国职业体育利益博弈的共赢模式和治理机制”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国内较为系统阐述中国职业体育利益改革与治理的专著。该书共有七个章节。前三章讲述了中国职业足球改革利益博弈的现状、问题与因素分析等核心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采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利益博弈协同治理模型,并从四个层面提出了体育利益博弈的协同治理路径;第六章则是作者提出的职业体育利益博弈的协同治理策略。笔者对该书的关注和思考,一方面是原于笔者认为该书是近年来职业体育改革研究方面的高水平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作者与本人同名同姓且研究领域接近,由此对该年轻学者的成果产生旨趣。

职业体育改革作为我国深化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现实中的利益博弈问题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议题。中国职业体育改革30年来成绩可嘉,职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潮头,对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带动群众体育发展、产生体育经济价值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体育改革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导致我国职业体育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体育资源的稀缺性、体育需求的多样性及体育多元利益分配的倾向性,导致了不同体育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矛盾。深化职业体育改革必须要处理好职业体育改革中的利益博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协调各方利益主体,构建一种适合于本土职业体育发展的良性治理机制。

1 中国职业体育改革利益博弈的价值内涵

中国职业体育改革30年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该书以中国职业体育深化改革为研究脉络,以历史叙述逻辑为分析方法,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时代价值。1993年,红山口会议拉开了我国体育改革大幕,确立了体育市场化改革方向,激发了社会力量投资体育的积极性。随着体育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体育俱乐部公司治理的成熟,职业体育改革释放出更大动力。该书从协同治理视角构建职业体育利益博弈的框架模式,紧扣职业体育产权改革这一核心问题,对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与冲突进行了分析。借助治理理论、博弈论等经典理论,系统构建了职业体育利益博弈的协同治理机制模型,为我们解读职业体育利益博弈与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引。

职业体育改革的实质是一种体育利益博弈的分配机制。体育改革是一种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而权利和利益的归属,决定了体育及其管理体制的性质和形态。体育改革需要转变传统由政府主导的单一利益分配机制,构建一种符合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足球“管办分离”改革的实施再一次将体育改革推向高潮。2013年,成立职业足球联赛理事会,通过积极转变政府体育职能,将职业体育的办赛权力交给职业联赛理事会,调动了职业俱乐部的广泛参与,增加了俱乐部在联赛利益的分红比例,优化了政府与市场利益的配置机制。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要尊重俱乐部作为市场主体的法人地位,构建符合本土足球发展特征的职业联盟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政府、协会、俱乐部、社会人士多元主体参与的中国特色职业联盟,从而让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构建分工明确的协同治理机制,既实现了多元主体利益最大化,也实现了各利益主体的零和博弈。

2 职业体育改革的利益博弈模型的系统性构建

(1)“市场+公益”是中国职业体育改革利益博弈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不同于西方职业体育的市场驱动路径,中国职业体育改革路径主要由政府推动走向市场,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的调控与监督职能,确保职业体育市场发展秩序的整体性和有序性。该书坚持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坚持市场性与公益性是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特殊原则,职业体育发展既要实现投资人的私有利益,更要实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体育强国建设等公益使命”。

(2)协同治理是解决职业体育利益博弈问题的主要方式。深化体育改革,必须走协同治理的实践路径。中国职业体育改革30年的历程充分说明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是职业体育发展的重要策略。职业体育的多元主体及其利益的纷繁复杂,使学者为适应其而不断探索更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式。如何协调职业体育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成为当前体育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该书以协同治理思维整体构建职业体育利益博弈的改革策略,结合职业体育改革的现实问题与影响因素,综合政府、俱乐部、球迷、赞助商、广告商等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构建了适合于中国本土职业体育发展的良性治理机制。

(3)博弈论是研究职业体育利益博弈机制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博弈演化论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模型分析工具,并在政策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环境治理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书很好地借鉴了博弈演化的理论,构建了中超联赛股东利益博弈协同治理模型。该书以中国职业体育联赛利益博弈问题为研究对象,借助职业体育协同治理理论,就如何平衡联赛各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构建职业联赛完善的利益协调监督与激励机制提供参考建议,展现了职业体育改革研究的新视角和系统性新思维。该书对提出的五个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分析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潜在可能以及利益侵占对联赛协同治理的破坏,强调了俱乐部监督和必要惩罚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治理的重要性。研究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研究设计,运用协同治理理论框架分析职业竞技体育产权博弈的内在机理,提炼产权博弈的相关变量因素,提出基本的研究假设,建立了博弈演化模型对职业联赛产权博弈的主体行为关系、意愿、策略,并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很好地避免了以往一些研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探索与创新尝试。

3 完善策略的几点建议

尽管作者在职业体育利益博弈协同治理机制的研究上作出了一定的理论创新,但在笔者看来,尚有待完善之处,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1)注重顶层设计思维。该书的一系列积极探索,体现了笔者的系统性思维、全局性视野和协同性制度设计理念。当前,职业体育改革的各项工作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矛盾错综复杂,利益纠葛千头万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啃“硬骨头”,就不能只靠单兵突进的“碎片化”改革,必须依靠顶层的系统性思维、全局性的视野和协同作战的智慧,才能为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发展革除羁绊、指明方向。职业体育改革亦如此。

(2)重视域外职业体育改革与治理的经验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美国、欧洲、英国等西方国家职业体育改革经验,以及巴西、俄罗斯、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职业体育改革经验,对各国不同模式与路径进行综合比较,能够为中国职业体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3)注重职业体育利益博弈协同治理模型的实践应用。借鉴治理理论及指标变量,构建职业体育利益博弈的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职业体育利益博弈主体的多元性,以及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特殊性,提出能够真正适用于本土职业体育改革的指标体系。结合不同案例检验指标和模型的适配性,扎实做好利益博弈模型的安全研究。

猜你喜欢
利益协同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