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芷瑜,李子璇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吉林白城 137000)
我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的发展相比,中华民族的建设任务还远没有完成,[1]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还需要持续深入开展。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时代,把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十分突出的紧迫性、重要性和战略性意义。主要生活在我国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蒙古族,在与当地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变迁,蒙古族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利用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等精神内涵,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我国五千多年历史实践中,56个民族形成了对共有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等方面的认同和归属,与此同时,凝聚在一起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承载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少数民族在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边疆省区,2.2 万千米的边境线有1.9 万千米在少数民族地区,有30多个民族与国外的同一民族跨境而居,138个边境县(市、旗、区)中有109个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 200万的边境总人口中约一半是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地区在巩固国防、保卫和建设边疆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承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巩固边疆安全稳定和化解多元文化主义的分裂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群体凝聚成的一个政治共同体,它们之间相互吸纳、相互融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历史上少数民族在开拓、建设、保卫和巩固边疆方面功不可没,他们创造了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熔铸、渗透着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各民族有着共同血脉、共同历史传承、共同文化基因,共创了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传承、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促进各民族“三交”、增强“五个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3]
解放前夕我国大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各民族加快发展,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已实现了迅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1952 年至2017 年,民族八省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7.76 亿元增至9 134.49 亿元;1978 年至2017 年,民族八省区GDP总和从57.89亿元增至82 792.9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加了222倍,GDP年平均增速为10.3%,超过了全国9.5%的平均增速。”[4]我国55 个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如果加以科学传承利用,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人民都曾为共创中华民族共同体、祖国统一和建立巩固边疆付出血汗,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做出贡献的各民族人民的文化,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只有从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去挖掘、利用和创新发展这些民族文化,才能更加坚定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5]发展和利用好民族文化,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饮食文化在民族文化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传承性和传播性。蒙古族生活的主要地区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互碰撞的区域,这一区域文化采借与文化融合时刻都在发生,开放包容的文明特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多民族饮食文化相互交融的局面,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蒙古族生产方式的角度看,可分为农业地区、半农半牧地区和牧区的饮食三大种类。”[6]不论哪一个地区,因与农耕文明长期接触,人们对农耕食物的依赖比较强烈,其饮食结构中农耕食品的比例明显增加。以前,“农耕食品主要是官僚贵族阶层享用的食物,农耕文明逐渐与游牧文明交融共生,催生了独特的蒙古族饮食文化,在地域上形成了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蒙古族饮食流派。牧民一般只能吃为数不多的炒米,以及野韭、野葱、发菜等野生植物。随着民族间交流、交往的增多,牧民的饮食生活日益丰富多元,农耕粮食及蔬菜都在日常饮食中已变得必不可少。”[6]
从内蒙古东部地区来看,呼伦贝尔和科尔沁草原地区主要与我国东北地区相连,饮食长期受当地的满族、朝鲜族和中原汉族移民影响,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在本地区相互交融,均占据着重要位置,可以说该地区的食俗文化是“多民族食俗文化融合的结果,创造出了一系列独具东北风味的菜肴,形成了区域性的食俗文化。该地区农村和林区人们日常饮食以满族传统食俗文化为主体,牧区以蒙古族食俗文化为主体;在城镇快餐业中以朝鲜族的饮食如冷面、狗肉等为主要形式。鲁系的食俗文化,在硬件和制作工艺上对整个兴安盟地区的影响既普遍又深入”[7]。
内蒙古中部地区主要与山西中北部、河北北部、陕西东北部地区相接壤,这一地区主要与中原文化相互交流与影响。内地饮食和烹饪习惯与传统蒙古族饮食高度融合,居民既喜欢中原地区汉族传统主食的糜米与莜面,也喜欢蒙古族的炒米、奶茶、奶酪;该地区最为流行和通用饮食为手把肉、大烩菜、腌酸菜等传统风味小吃。“奶茶”是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融合衍生品,原本生产在中原的茶叶和茶文化传入草原后,逐步与草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诞生了与牧民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奶茶”。在万里茶道上兴起的城镇,使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俗的民族聚集在一起共同生产生活,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首都北京,历史上就是北方各民族集中生活的地区,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元代以后蒙古族独特的饮食习惯、爱好和需求传入北京,对北京人的饮食生活影响很大。蒙古族的烧、烤、涮、煮、炖等烹饪方法,经过不断融合改进,形成了深受北京人喜欢、独具特色的北京烧烤食品,致使北京的牛、羊肉的消费量增大。
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连接甘肃、宁夏等西部省市,形成富有浓郁西北地方特色的蒙古族饮食文化。经过各民族文化在这一地区文化土壤中的长期交流、融合、发展、变迁,饮食文化元素相互交织,新融合的饮食文化内容在不断地形成、发展。
综上所述,在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内蒙古各地蒙古族饮食文化在继承蒙古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了具有绿色、健康、创新特点的蒙古族饮食文化。它既有民族的特色,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弘扬蒙古族饮食文化,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摸清各地少数民族文物遗迹的家底,深入挖掘和深刻阐释少数民族文化内涵,阐述清楚其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保护和传承好少数民族文化,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推进少数民族适应时代潮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现代科技和新媒体的作用,使以蒙古族饮食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走到公众身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让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等饮食文化遗产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一切问题均应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例如,从蒙古族饮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揭示出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史实,从这个角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综合谋划、科学设计,全面、深入、扎实、有效推进。只有强调国家的至高性、统一性、整体性,才能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制定完善可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政策法规,以国家政策为遵循,落实好制度保障工作,建立全面系统的长效保护利用机制,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古籍、民俗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组织人员挖掘和系统整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制度、政策保障。
我国各具特点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由于受到经济、交通、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宣传少数民族文化需要较高的成本,致使具有重要价值的很多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没有充分体现其内涵及特色,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成果转化。需要政府部门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社会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给予相关单位和领域适度增加税收优惠,合理宣传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开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等形式,将蒙古族特色饮食、歌舞、习俗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民族文化在市场化条件下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推力。
因为缺乏专业指导和对少数民族文化认识不够,导致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推介效果并不理想。体现在宣传内容提炼不足、宣传范围狭窄、宣传成果转化效果不明显。因此,必须引进、留住真正懂少数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广开纳贤聚才的渠道,使少数民族文化能够保护好、传承好。通过政策引导,培养更多有能力有作为的科班出身精通少数民族文化的干部队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8]中华民族拥有着灿烂而悠久的文化,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包括蒙古族文化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共同体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联系,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和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只有保护、传承、挖掘、利用、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才能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未来,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