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的珍珠

2024-05-09 01:41孙克艳
知识窗 2024年4期
关键词:约会珍珠品格

孙克艳

周末一大早,女儿就欢喜地出了门。谁知还不到12点,她竟气呼呼地回来了。

看着气鼓鼓的女儿,我不解地问她:“难得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耍,为什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女儿把背包随手扔到沙发上,接着就像竹筒倒豆子似的诉说了自己的不悦。

原来,女儿与同学约定9点在某商场门口碰头。然而,准时到达的女儿却发现她是唯一准时赴约的人。站在空旷又寒冷的商场门口,感受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打量的眼神,女儿心里很不是滋味。等到大家聚齐后,已经9点半了。女儿虽然心生不满,但是想到终于能在一起玩耍,之前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谁知,还没走几步,两个迟到的同学就以还没吃早饭为由,拖着女儿进了一家早餐店,而已经吃过早饭的女儿只能坐在一旁干等着。等到两个同学吃完早餐,已经10点多了。如此一来,原本约定好中午一起吃顿热辣美味的火锅的计划自然泡汤了。期待已久的美好周末就这样落空了,女儿只得悻悻而归。

女儿生气地说:“自从开学后,我还没有逛过一次街。为了这次约会,那几天我每天都在约束自己,只为了给周末腾出一天时间,沒想到期待已久的约会竟会如此收场。早知如此,还不如待在家里睡个懒觉呢。”

我坐在女儿身边,宽慰她说:“守信或守约,是美好的品质,而在心底将它视作人生基准的人是有品格的人。然而,这种美好品格的形成,就像蚌产出珍珠一样,既需要长久时光的沉淀,又需要经历时光的磨砺。自然,如同蚌在孕育珍珠的过程中,注定要经受无法避免的痛苦,人在守约的时候,也总要因此付出或牺牲一些东西。而那些付出和牺牲,对于将守信视为无法撼动的信条的人来说,都是值得的。千百年来,很多关于守信的故事妇孺皆知,如曾子杀猪、一诺千金、抱柱之信……这些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就是即便历经沧海桑田,人们也一直将守信视为值得敬仰的品格。

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不畅,散落于天南地北的亲友若想相聚,往往是很困难的。而若是将相聚的日子定在了具体的某日,那看似可期的相逢便犹如天上的浮云,总是显得缥缈不定。尽管如此,总有人为着念念不忘的约定,翻山越岭,远赴千里之外,风尘仆仆地赶过去,既为赴约,又为守诺。相逢一笑,举杯豪饮,尽欢而别。这是中国式的浪漫,这是中国人的风采。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每每想到就令人动容。他们的名字穿越千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泽;他们的事迹历久弥香,依然漫溢着醉人的芬芳。你看,千里赴约只为喝酒,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古人心中,守信的自觉性已经深刻地烙在了日常生活里的些微小事上,并非局限于某些令人惊心动魄的大事上。可见,古人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深深地刻在了心中。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在今天,守信依然是人们推崇的品格。有些人总觉得因为某些小事而失信于人,不守时,不守约,无关紧要,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就是在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里,他们已经丢失了身上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别人的信任。而一旦想要重新拾回别人的信任,却是非常困难的。”

说到这里,我问女儿:“你还生气吗?”女儿释然地说道:“我已经不再生气了,只是觉得可惜,失约的同学辜负了我的信任,她们也因自己的行为致使人格蒙尘。”

“那么以后,你还会做一个守信的人吗?”我追问女儿。

“当然。我不管别人是否守信,也不管别人是否辜负了我的信任,我仍然要做个守信的人,就像能吐出珍珠的蚌一样,它注定要承受该有的考验和磨炼,这样才能孕育出美丽的珍珠。”女儿说。

听到女儿这样说,我欣慰地笑了。

猜你喜欢
约会珍珠品格
“小珍珠”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为了喝到珍珠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约会吧!甜蜜2月的搭配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