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华书法艺术浅析

2024-05-10 14:52邓洪玉张文斌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书法作品书法艺术内涵

邓洪玉,张文斌

(四川文理学院,书法艺术研究院,四川 达州 635000)

一、马骏华书法艺术成就

马骏华先生出生于达州一个书香世家,1988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历任四川书法家协会第二至第六届常务理事、理事、创作评审委员。先后担任四川省第九、十一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达州市第一、二、三届人大常委。达州市文化馆馆长、达州市文联主席、达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巴山书画院院长、四川文理学院特聘教授。他是“巴山书家”领军人物,是达州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为川东北及我省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马骏华的书法主要以碑学为主,对晋唐、秦汉、六朝碑版、明清诸名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从中汲取营养。其主要特点是将隶书草化,融合金石气,兼取帖学的书卷韵味,形成了既有碑学的厚重古朴,又有帖学的飘逸洒脱。创作的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四届、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首届国际青年书法篆刻展》《北京国际青年书法展》《日中友好书展》《日中名笔会展》《中韩书法交流展》《韩国世界美术大展》等国际国内的重要重大展览并获奖。出版《马骏华书法作品集》《马骏华书法艺术》《巴渠风书法艺术——马骏华》《养真——马骏华书法集》《马骏华书巴山书法院记》《柔笔磅礴写长天·马骏华书法作品展文集》等专著。

二、马骏华的书法风格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汉字文化的精髓。深入研究书法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包括价值观、哲学思想和历史传承。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书法艺术是一种高度审美的艺术表达方式,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追求。通过深入研究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欣赏到艺术家的独特韵味和创意,这对于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书法也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了解书法家的作品和技法,就能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马骏华的书法风格独树一帜,他的字体特点鲜明,以刚为主,以柔相济,气韵生动,用笔端庄而有气度,章法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既传承了传统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与文化内涵,使其作品充满深度与时代感。马骏华的书法作品的多样化,还包含了其作品题材的广泛,从具体到抽象,勾勒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成为当代书法艺术中的杰出代表。

(一)字体特点

马骏华的书法气势雄浑,线条生涩曲折,结体开张恣肆,大气磅礴,纵横舒展,古拙野逸,奇趣横生,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藉,中间运行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笔画粗细虽区别不大,但每笔却变化多端,自然豪放,体现了“厚重而正面示人”的特质。每一笔都厚实有力,充满了内在的气魄和决心,他的字体端庄而有气度,劲挺而有华美。在结字方面,马骏华的作品稳定性极高,每个字的结构都经过精心设计,稳定而有序,展现出书法家的严谨与专注。他在隶书作品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以中锋用笔,裹笔而行,这种技法使线条厚重饱满,烂漫多姿且气息连贯,形成了独具风貌的书法世界。这种“厚重而正面示人”的书法风格让他的作品在传统书法中脱颖而出,成为书法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马骏华的字体特点在其作品《临石门颂字》中得以生动展示,篆法明显,运笔多中锋、铁线,结字不计对称,力求险峻,气韵自然灵动,飘逸洒脱。[1]他坚信“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这一观念在此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字体丰满而有力,用笔稳而有节奏感,不拘泥于平铺纸上,展现出飞动立体的审美意趣,这使得作品中的字迹跃于纸上,充满了活力。他在楷书临习方面的理念也在作品中得以体现,用行草书来化解楷书的死板不僵化,使得楷书在作品中呈现出了雄厚而灵活的特质。马骏华的字体特点还体现在他广泛研究的上,他不仅研究临习楷书,还涉足竹简、木牍、帛书、金文等领域,充分展示了他多元化的艺术追求。这种综合性的研究使得他的字体风格更加雄厚、磅礴,融合了南北之长,上溯殷商下至明清诸家,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特点。

(二)艺术风格

马骏华的书法艺术风格独辟蹊径,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呈现出独特而富有深度的艺术风格。他在传承中国书法传统的同时,不断注入现代审美观念与文化内涵,使其作品在时代演进中保持鲜活。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展示了深刻的文学意境,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理解。这从他的“墨相”书法作品展中可窥一二。展览传递了马骏华对书法本质的深刻阐述,其作品充满生命律动,五彩缤纷,墨香四溢。在条幅《苏轼论书语》中行意入楷,在对联《书无笔有》中草意入篆,在三团扇《前人语》中简意入隶,简味十足,均是入古出新的佳作,处处体现着马骏华的创新精神。榜书《众妙》二字表达万物归一、静听尘嚣的豁达与智慧;《畅怀》《物我两忘》传达出了一种心胸开阔、大道无垠的人生境界;《厚积薄发》《返朴归真》折射出其对艺术及人生规律的总结和阐释。草书《美如画》《润物无声》《千岩万壑联》,以榜书条幅、对联形式呈现,线条棉厚裹如铁,姿态欹侧动如逃,尽显苍茫老辣,进一步展示了他的创新性。他敢于挑战传统边界,将书法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这种创新激发了观众的思考,引发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层次欣赏与探讨,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深度,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并推动了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索。

马骏华的艺术风格在他的作品《临黄山谷墨迹》中得以生动展示。他的书法风格兼容南北,融汇古今。首先,他的作品表现了苍劲隽迈和洒脱蕴藉的特质,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蓄势待发,展现出了雄厚的气魄。他的书法不拘泥于形式,呈现出洒脱自如的境界,使作品充满了艺术的韵味和情感的抒发。其次,他的书法作品注重行书、隶书和小楷的表现,显示出他对多种书体的熟练掌握,这种多样性让他的作品更具变化和深度,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广泛涵盖。最后,他的书法风格追求大气和纵横有度,作品中的字迹雄浑大气,线条流畅自如,展现了他对书法形式的精妙处理和把握。马骏华的书法艺术风格以其苍劲、洒脱、多样和大气而著称,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对传统的尊崇和继承,还在其中融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风格。

(三)题材的广度

马骏华的书法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在朴素与绚丽的边缘潇洒开花,在守与突、工与拙、藏与露、巧与拙的临界边缘,拓展一块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1]这体现了他多才多艺的艺术表达能力,他不受拘束,大胆探索,其作品的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他不仅能够创作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作品,还能够涉足意象领域,展现出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掌握。马骏华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与哲学,这一点在他的书法中得以清晰体现,他通过书法传递出深远的文化内涵,呈现出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等主题的独特解读。他也巧妙地融入了当代社会的元素,使其作品具有现代感。马骏华书法题材的多样性展示了他在艺术表达方面的丰富想象力和深刻表现力。他的作品不仅是书法的展示,更是情感、思想和文化的传达,呈现出书法艺术的多重魅力,他在传统与现代、古朴与绚丽的边缘自由行走,为书法艺术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引领观众进入一块充满生机的艺术乐园。

马骏华书法艺术中的作品主题和题材多种多样,还表现在作者的广泛艺术追求。从小字团扇到大字匾额,从中堂到小品,不同形制的作品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题材。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临《开通褒斜道》无行无列,纵横交错意趣天成,书《菜根谭》册页,变化丰富,奥妙无穷,《临米芾墨迹》有行云流水,章法自然。这些作品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文化、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呈现出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吸引力,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大众提供了别样的艺术享受。

三、马骏华书法的艺术价值

马骏华的书法作品蕴含着深刻的艺术价值,代表了书法艺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呈现出创新性与时代感,强调“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与时代情感,能深刻反映中国文化与哲学,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媒介。使其在艺术上独具魅力,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意义。

(一)入古出新

“入古出新”是马骏华书法艺术的显著特点,他巧妙地融合传统与现代,继承了古代书法的精髓,同时又赋予其全新的诠释。他的作品展现了对传统书法的直接学习和师法,如《临石门颂字》中的篆法和《临黄山谷墨迹》中的草书都明显受到了古代大家的影响,在《临石门颂字》中,他采用了明显的篆法特征,以中锋、铁线的笔法,不拘泥于对称,力求险峻和灵动,这一作品充分展示了马骏华对古代篆书的尊崇和继承。另一方面,他的《临黄山谷墨迹》表现出明显的草书特点,继承了宋代黄庭坚的代表作风格,但同时注入了自己的个性,使之与黄庭坚的诗歌相得益彰,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马骏华也涉足小楷书法,取法魏晋钟繇和明代王宠的楷书,在书写中展示了对古代楷书风格的继承和传承,他用古朴的笔法,将隶法融入楷书,呈现出短促而有度、疏朗而空灵的作品。[2]马骏华以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创新,成功实现了“入古出新”,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时代的内涵。

(二)真善为美

“真善为美”是马骏华书法艺术的核心理念,他注重作品的内在价值,强调艺术中的真实、善意和美感,而非单纯的炫耀形式,他在形式的处理上展现了深刻的艺术造诣。首先,在纸张的选择上,他不仅使用了传统的白色宣纸,还尝试了洒金宣、洒银宣、色宣、瓦当宣等特殊宣纸,展现出其对纸张材质的独到研究,使每一幅作品都具备独特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其次,他对墨的运用极为精湛,充分理解墨的浓淡、枯渴、涨落之道,这种对墨的深刻理解使他能够在作品中创造出多样化的墨色层次,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3]最后,他在作品的形式上勇于突破,采用了多种技巧来增强视觉效果,如纸张色彩的搭配、中间镶线的破行透气、印章的补白救应等,这些技巧不仅赋予作品震撼的外观,还体现了对当代形式美学的思考。马骏华的书法艺术体现了“真善为美”的理念,他注重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巧妙地处理形式,使其作品兼具深刻内涵和视觉吸引力,体现了美、真、善的完美融合。这一理念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和社会价值。

(三)书以载道

“书以载道”是马骏华书法艺术的重要特征,他将书法视为一种传达思想与情感的媒介,强调内容的深刻与内涵的传达,而不仅仅是字形的展示。他在书法作品中选取的文字内容常常高雅而深刻,如“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消忧”以及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等。这些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和积极的价值观,让书法作品不仅仅是形式的呈现,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这种将文字与书法相结合的方式,使书法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引发大众的思考与共鸣。在马骏华的书法世界里,书以载道的理念体现了一种珍贵的精神,他通过书法,传递了文化、情感和价值观,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更多的内涵与意义,同时也激发了观众对文化传统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4]这种“诗书大道”的精神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涵,赋予了书法更广泛的社会与文化价值。

四、马骏华书法艺术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启发

马骏华的书法艺术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启发。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深刻的艺术理念,在当代书法界崭露头角,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和启示。首先,马骏华强调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他的作品成功地将传统书法的精髓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这意味着书法艺术家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拓宽书法的发展空间。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书法并非被束缚于传统,而是可以与时俱进,注入新的生命力。其次,马骏华注重书法作品的内在价值和内容表达,将书法视为一种传递思想和情感的媒介。他的作品强调“真善为美”,鼓励书法艺术家关注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念,这为书法注入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其不仅仅是形式的展示,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这说明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内涵,需要更多的思想和情感层面的表达,这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再次,马骏华的多元研究和涉足不同书体的实践也为当代书法艺术家提供了借鉴。他不仅研究临习楷书,还涉足竹简、木牍、帛书、金文等领域,充分展示了多元化的艺术追求。这为书法艺术家积极拓展自己的艺术领域,探索不同书体和材料的艺术可能性。最后,马骏华的书法风格兼容南北,独具个性。他的作品追求大气和纵横有度,不受形式的拘束,充满了艺术的韵味和情感的抒发,这为当代书法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艺术空间,鼓励他们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拘泥于传统,展现个性化的创作。马骏华的书法艺术在传统与现代融合、内涵表达、多元研究和个性化创作等方面为当代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他的作品和理念拓宽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路径,为书法界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引领着大众思考文化、社会和人性的深层问题,他的贡献将继续激励着后学在书法艺术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5]

结 语

马骏华书法艺术的深刻内涵和创新精神在当代书法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还融入现代元素,强调真实、善意、美感的结合,这种书法理念和艺术风格不仅为书法艺术带来新的活力,也引领着大众思考文化、社会和人性等深层问题。马骏华书法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们的内涵与启发,为书法艺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书法作品书法艺术内涵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作品选登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挖掘习题的内涵
所谓书法艺术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