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采芳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离不开党对世界历史发展大势的把握。党的百年征程总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变革机遇,掌握发展主动权,以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思想上破冰谋创新、实践中突围开新局。中国式现代化正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为中心、国强必霸逻辑的基础上,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实践,为世界上想发展、求发展和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现实进行的运动和未来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面向世界、胸怀天下的格局和独立自主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境,切实地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大历史观走进历史深处,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过去,正视其现在,把握其未来。马克思、恩格斯虽在著作中没有直接运用“现代化”概念,但却在文本中反复提到“现代社会”“现代国家”“现代资本主义”等词。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德国的国家学说的现状就表现了现代国家的未完成,表现了现代国家的机体本身的缺陷”[1]11,这是马克思立足正在进行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展开的批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2],这是马克思从社会形态演进展望社会发展趋势。工业革命推动现代大工业变革社会关系,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形态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世界历史呈现出新特点: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民族多方面的生产消费相互往来和商业贸易往来相互依赖,代替以往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封闭自守状态,“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3]。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都绕不开现代化的应有历史走向,都规避不了现代化的综合塑造。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意义要求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将这种意义置入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而实践本身在证成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同时,也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
怎样实现现代化?取得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摆脱政治依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前提。19世纪50年代后半叶,马克思把理论关注的焦点目光从西欧转向东方,特别关注俄国、中国、印度等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的发展。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正遭受西方的剥削压迫,英国政府为挑起战争而制造事端以颠倒黑白、欺骗公众(美化鸦片战争),但马克思批判性地指出,“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4]!恩格斯不仅指责英国侵略的虚伪和非道德性,而且还高度肯定了中国人民反对英法侵略的英勇斗争是正义的、光明的战争,“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5]。马克思、恩格斯甚至还提到了接近“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语句描述,如“以掠夺和压迫农民为基础的贵族共和国处于完全土崩瓦解的状态”[6],“一切美丽的东西都建立在承认所谓人民主权的基础上”[7]。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世界历史和真理道义的制高点,对西方列强野蛮侵略行径进行无情的批判,并高度赞扬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浴血奋战的斗争,对未来中国必将实现主权独立的历史走向作出了大历史观研判。同时,马克思还特别指出,俄国农村公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不以“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存在,即要摆脱殖民统治、保持国家民族的独立性,否则一个国家的独特文明和历史优势也将不复存在,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东方国家要想走现代化之路,必须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去除外在依附,为争取国家政权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不懈斗争。此外,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关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路径多样性的重要问题,针对俄国所特有的农村公社具有的自身优势指出,农村公社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这一“集体所有”具备将耕地由个体转变为集体劳作的可能性,而后逐步过渡为合作社,以此带动机器工业大生产,这就具有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因素,成为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形态的支点。1876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提出,俄国可以根据现有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自身,同时也要吸收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形成的优秀成果,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1881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同样提出了俄国等相对落后的东方社会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痛苦“跨越卡丁夫峡谷”直接进入更高级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可能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正是以辉煌的实践成就验证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为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选择。
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现代化这样定义:“从一个传统的乡村的农业社会转化为一个城市工业社会,始于18世纪产业革命,现代工业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及。从一开始,现代性便具有两副面孔。”[8]《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现代化还表征一种发展状态,即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以及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9]现代化是总体性、历史性范畴,是动态的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多矛盾的复杂结构。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等为基础,受历史文化条件和国家具体实际的影响,尤其是受社会制度制约。西方国家现代化同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相关,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一致,是依靠资本内在逻辑和少数人的现代化。西方任何现代化流派实际目的都是把世界各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传递“西方中心论”“现代化即西方化”“普世价值”“资本主义永恒性”等虚伪观念,结果是现代化发展进入异化困境,使原本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异化为奴役人、剥削人、阻碍人自由发展的现代化,“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0]。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价值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蕴含着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东方逻辑”,最终“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11],基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即“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2]。这些内容蕴含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特征和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问题。时代召唤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应势而生,主动肩负起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凭着先进的武器和商品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使国人发现了中西方的巨大差距,由此,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强国之路,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的失败表明,旧式西化(欧化)之路无力改变国运。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使无产阶级成为新的革命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南,同时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采用“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定式,重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工业化贯穿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全过程。土地革命时期,中国以农业为基础辅助工业发展。1927年,毛泽东在《在土地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意义,要“发展中国工业”[13],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为工业发展打下了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国家以实现工业化作为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1944年,毛泽东在《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中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14]。同时,以军事工业化为重点,“我们必须建设国防工业,自制重武器与高武器,同时设法输入这些武器,以便能有力进行防御的与攻击的阵地战,这是非常必要的”[15]。中国共产党优先发展的军事国防工业,这是革命斗争的时代主题赋予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解放战争时期,为实现工业化接续革命,毛泽东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6]。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17]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工业化为指引,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国际政治形势的制约,新中国必须要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高水平现代工业体系,才能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对此,毛泽东明确地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18]。“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由于受国际政治形势影响,我国照搬“苏联模式”而采用高度集中指令的计划模式,导致“一五计划”时期的产业结构失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纠正偏差,由以苏联为模板转变到以苏联为借鉴,正式开启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充分肯定了科学与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两步走”的发展设想;在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中,周恩来再次重申“四个现代化”战略,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现代化的不懈追求和美好憧憬。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理论虽未彻底贯彻落实,但我国独立自主地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现代化这一开放的、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得以适时动态调整、逐步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将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迎来新的光明前景。
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1979年,邓小平率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20]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时,阐述了中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三步走”写进大会报告,这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确立了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奋斗的方向。此后,“三步走”作为一项重要思想,长期指导着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贯穿于“五年计划”的制定之中。这一时期,党中央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作为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和动力支撑,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发展导向,将民主法治建设作为现代化的政治和法律保障。这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创新性探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实践证明,这些方针政策是符合社会实际、合乎发展规律的,它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现阶段,“三步走”中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提前实现,如何实现第三步成为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这急需全党和全国人民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作出动态调整。党的十五大对后50年作出“新三步走”战略规划,致力于“建国一百年时,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总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是对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凸显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发力点。党的十五大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再次肯定了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现代化建设相统一,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1]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是党在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决策,为中国实现持续、快速、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现代化建设置于世界之变与时代之变中谋新局、开新篇,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征程。
第一,深化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召下,中国共产党更加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不仅要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人民生活的共同富裕,还要着重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都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各方面需要为目标。这是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将现代化的终极追求回归到人本身的需要,最终彰显其价值归旨——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继承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的同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根据新时代所处的历史交汇期作出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政治保障,坚持系统思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布局、协调推进“新四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作用,并提出具体标准和目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2]24。
第三,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这些特征并作详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当前现代化国家人口的1.4倍,但资本主义现代化体系已不容许新的大经济体中国进入。如果中国走依附型国家道路,不仅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会成为霸权国家分裂与消灭的对象。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方式和发展必然具有中国特色而呈现出独有的中国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下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宿命”,为解决财富鸿沟、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提供了智慧方案。如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灭绝对贫困,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恶性发展;提高公共产品质量,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创造以按劳分配为主的新型分配制度,使各行业人员拥有更多发展空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中央在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建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健康的公共精神产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否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摒弃单纯以物质财富增加的衡量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秉承在和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和平的原则,如“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发展的理念。
第四,确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全面审视和分析当前现代化建设所面对的时代背景,分别从领导核心、实现道路、价值取向、精神动力等问题层面提出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22]27。 西方现代化的原则是刺激和扩大个人私欲,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这种放纵式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现代化后期的无序性,表现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零和博弈”状态。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重大原则和本质特征。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发展机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等风险挑战,这5项重大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遵循理论从实践中来、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实践和理论辩证关系的唯物论、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法。马克思在分析德国思想和现实的差异时认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13。中国共产党在现实实践中产生的系列科学理论又是怎样趋向实践的呢?——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要求和中国现实对这些要求的回答是一致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续写中国式现代化这篇大文章时,始终坚持以中国实践生成中国理论。这里的“实践”即是人民改天换地的实践,只有实践趋向于理论,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变质、不变样、不偏航。
在16世纪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之初,托马斯在著作《乌托邦》中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但始终没有找到改造现实社会的人民力量和物质力量,他描述的“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带有空想色彩。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的过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向个别原则转变的过程。在各国实现现代化的现实社会实践中,必须实现从一般模式到特殊模式的转化,否则一般规律就变得毫无意义,就变成教条,就是现代形而上学。“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23]纵观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转变的历史: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后,东欧有8个国家、亚洲有4个国家先后建立人民政权,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到多国的转变,即是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庞大的与资本主义世界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由“一”向“多”的转变、一般向个别的转变,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同各国具体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统一。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这个具体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其他国家复制,可以成为新的选择方案,可以成为全人类文明新形态。“一切本质的和伟大的东西,都从人有个家并且在传统中生了根这一点产生出来。”[24]纵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但是其世界影响力、创造力、塑造力绝不限于中国。这正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经过七十多年的国际社会运动从个别向一般的创造更迭和叙事转变,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体现了百年大党的天下胸怀和担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它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第二次理论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逻辑起点是解放思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实现了一次哲学上的“正反合”,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守正创新即是其思想精髓。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即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当代马克思主义之新;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守科学社会主义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之新;守未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正,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新。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深化完善,不仅是对以往共同现代化理论普遍性的拓展,也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守正创新,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实现新突破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科学准确把握新时代面临的机遇挑战与矛盾风险,坚持“变”与“不变”的相统一,始终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从而实现守正和创新的良性互动。我们要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守正创新统一起来,让守正创新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21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新的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