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24-05-10 08:13赖福香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智慧校园教学模式

赖福香

摘  要:在智慧校園理念的普及以及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开始逐渐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完善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目前社会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课程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促进智慧校园的良好建设。基于此,文章以智慧校园为背景,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主要内容,探究智慧校园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智慧校园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应用策略,以期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是未来教育发展必不可少和主要发展课程之一,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学习能力,也可以启发学生完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乐趣,为智慧校园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智慧校园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

智慧校园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由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适时提供指导与评价,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程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从过去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支持者。例如,教师将评价系统植入信息课堂,当堂课中就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评价与改进建议,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灌输转变为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课堂主体。智慧校园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智慧环境与全面的认知新工具。

例如,当教师将平板电脑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后,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变得浓厚起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基本可以维持到课程结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完成度。课堂也从“灌输式”变成沉浸式主动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二)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

传统的学生学习,主要通过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来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比较单一。而智慧校园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提供了灵活性,其具体表现为将信息技术课程划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维度。课前教师可以根据信息平台搜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制作、使用问卷星等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嵌入评分系统等,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备课,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课中转变了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主动探索,教师为辅,给予适当指导与评价的教学方式。课中也将平板电脑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例如将平板电脑设备加入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中的各种学习软件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学生可以在学校、家、社区等地方利用各种网络渠道实现在线学习、巩固课堂知识、疑问解答等。

(三)内容与过程并重

智慧校园下,教师不能仅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同样重要。首先,教师需要继续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首要目标,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感受信息技术文化的魅力,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中,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一批适应信息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其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创设特色信息技术课程。一方面,应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方的合力作用,为学生创设完备、先进的信息环境,营造健康、积极的信息氛围,兼顾智慧校园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差异、能力差异设定不同的课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智慧校园下教育功能的延展性。最后,注重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学内容应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自身的想法,加强生生、师生交流与合作,营造健康积极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二、智慧校园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能力因素

近年来,云计算、互联网等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将严重影响智慧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重视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但是部分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未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忽略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只注重讲解书本知识,教学方法枯燥、单一,缺少多样化的教学,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智慧课堂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不仅无法发挥出智慧课堂的教学作用,还影响了教学质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模式适配性因素

过去,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选择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讲解模式、演示模式、练习模式等。当下,智慧校园对教师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化的差异,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管理因素

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还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质量。但是,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收获的知识有限。一方面,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来检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的管理方式严苛,导致课堂氛围较为紧张,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采取的是“放养式”管理模式,由于缺乏教师的严格管理,导致学生大都自由、散漫。大部分学生会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玩游戏、看影片等与学习无关的操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没有学到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由此可见,课堂管理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科学的课堂管理机制和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不仅会引起课堂秩序混乱,还会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智慧校园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一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数字化资源的普及已经逐渐遍布全国,智慧校园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校园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之下,学科课堂的模式也处于转变中,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日常管理都增设了网络平台,用以储存、整理和传送课堂知识。

(一)优选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可视化

课程教学模式总体可以概括为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发现教学两个大类。其基本内涵是指教师不以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为目的,而是以引导学生探索课程逻辑构建过程为主体,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课程线索自行寻找问题解决方案,从而掌握知识和成果。其中启发式教学具体又分为实验性启发、类比式启发和归纳启发等,教师应当根据教学不同知识的特点选择与之对应的启发方式。例如在概念类知识方面,由于课程概念具有抽象性、相对性和系列性的特点,且抽象问题基本建立在具象事物的基础之上,难度由浅入深、由低至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实验性启发模式,借助生活中具体的学习材料为问题索引,让抽象的学科问题变得可视化,使学生切身体会学科概念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由具体到抽象,深入浅出,使学生先感知课程的形式逻辑,再进一步在脑海中形成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知识与观点,教师可以适当减少教学的刻意成分,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二)探索创新信息思维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是破除传统教学局限的最优解,因此,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好当下的数字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网络图文、动态视频等表现形式向学生演示解题过程,在视觉、听觉上给予学生丰富刺激的课堂体验,通过视听驱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对信息化学科的敏感度,形成数字化思维。例如以举办电子板报等电脑制作活动形式,提高学生操作现代化设备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演练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让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从抽象枯燥的课本里走出来,进入立体多维的信息世界,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学科电子竞赛等游戏情境,合理设计游戏规则和环节,将课程内容融入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将呆板传统的教学课堂变成灵活的现代化互动课程。抓住学生竞争心强的心理特质,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战队,用竞赛激发学生赢得课程比赛的决心,促进学生积极投入信息技术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健全教研体系,加强教师有效培训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由自身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共同决定的,后者尤为重要。首先,为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学校可以适度配备学科专业过硬的教研人员,比如邀请特聘教研员补充教师队伍,让教师与教研员彼此促进、相互补充,打造新型课堂教研体系。建立完整的教学队伍机制,以高标准的原则准入准出,筛选出具备专业技术职称、学科素养高和道德品质良好的教育工作者,保证课堂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专业性,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水平。其次,学校应当优化各科教师队伍的讲授能力,要求教师以实践为核心融合教育理论,并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防止理论与时代脱节,倡导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最后,学校应对教师开展全员培训。为实现有效培训,加强教师对培训任务的重视,学校要将培训体系融入教学工作考评机制,让教师在研究教学工作的同时兼顾培训内容的学习,并保证每节培训课时长不少于90分钟,巩固培训质量,强化培训教学的有效性。

(四)基于教学模式打造多样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由于形式单一、流程过于死板,导致许多学生丧失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契合时代发展,学校要在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教学评价的途径和方式,以更加公平和客观的评价机制推动学生课堂学习。学校与教师不应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素质,要兼顾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在过去的成绩评价基础上增设运动与健康、综合课堂学习目的和学科审美等形式多样化的栏目,把评价重心由死板的分数转移到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方面,以更广阔的视角增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更多的途径和维度设立评价的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课堂的互动和学习场景中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以动态视角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通过抓住学生的具体行为给予更有效和更合适的引导,让学生感知到教师的关心,增进师生感情,打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智慧校园的发展根本,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促进智慧校园理念发展,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在为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智慧校园信息技术课程在上海等部分地区学校的有效實施已经带来了显著效果,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全面普及,通过智慧校园以及信息化技术课程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创造校园良好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增国,文珊珊.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23(03):98-104.

[2]苏鸿雁,李秀丽,刘玉霜,等. 信息化时代大学数学课程的转型探析[J]. 科教导刊,2022(30):71-74.

[3]赵萍萍.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2):171-172.

[4]宁美艳,张秀琦,苗晓庆. 智慧校园下高中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7):45-48.

(责任编辑:何田田)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智慧校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