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会仙
(红河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目前国内大部分越南语专业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备,专业基础扎实,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技能,掌握越南语言、文学、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外事、旅游、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等经济文化交流领域和教育部门熟练运用越南语从事相关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设置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学生逐步融入社会环境,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对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对专业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有一定的了解,将专业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社会调查、拓展阅读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
红河学院结合地方经济和自身发展的需求,确定了区域性国际化办学的发展目标,以“国门大学”新理念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坚持“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越南语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课程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伴随理论课程的开设同步进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军事技能、专业实习、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越南语”“越南语口语”“汉越互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中设置了实践学分,开设“越南语专业社会实践”“越南语专业创新实践”“越南语演讲”等实践课程。通过中越(河口)边交会、中国蒙自市—越南老街市友好城市座谈会、中越国际跨境旅游考察团、协助有关部门对涉越事宜进行翻译、参与政府或企业的外宾接待服务等各种政府及民间文化经济交流活动开展实践教学。
红河学院越南语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模式的建构、课程体系的改革、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邀请企业和有行业背景的从业者参与其中,做到了积极利用企业知识、设备和管理等要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但在具体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对越南语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工作岗位上必须具备较高的越南语应用能力,可是就目前学校越南语专业教学来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习的基础知识并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部分教师没有转变教学思路,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很少关注学生越南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过轻,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现象,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没有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形式难以体现其实效性。同时,未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大部分教师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没有清晰地认识,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明显。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较少,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借助融媒体丰富的资源和人性化的设计,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乐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越南语专业教师长期在校工作,对当下越南语职业能力的市场变迁状况缺乏及时足够的了解,教师没有走向企业和生产第一线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实践,不能够掌握社会多元发展背景下企业现代化生产的关键技能和运营的高效流程,也不能够积累有效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形成基于实践层面的实质性的实践指导,其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训练方式与岗位的实际需求有差距,对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方式等没有较为统一地认识,往往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来开展实践教学,不利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当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越南语专业的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使得学生的实践基本上流于形式,学生很难获得实践训练的机会,不能广泛地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效果不明显。
目前,越南语专业在实践基地方面,先后与河口外办、红河州外办、蒙自四中、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河口边防大队、越南岘港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充实个人能力,但还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进一步拓展和拓宽实践渠道,增强实践意识,使专业课程所学知识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另外专业在与实践单位沟通上还不够深入,未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双导师”制度未有效实行,缺乏有效多维联动。
实施“1+3”培养方式,学生入学后即派往越南进行1年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脱离母语环境,置身体验式外语学习环境,学习纯正的越南语语音和体验真实的越南国家文化,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相长,心相通,语相识,充分发挥学生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创新“1+3”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严密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加强学习内容的更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微课视频的作用,将有关教学内容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学习资料制成微视频,以方便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实践学习,分享相关的越南网站或越南广播频道给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推荐合适的越南语学习内容,增强学生探索乐趣和知识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同时,建立覆盖越南语专业核心知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以“语言技能课程”为主干,把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全面的语言交际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使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贯穿整个教学;以“专业素质课程”为依托,开阔国际视野,了解对象国风土人情、培养人文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以“职业技能课程”作拓展,根据不同的就业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拓展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越南语应用能力。
依据各教学具体内容及其性质的不同选择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新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采取情境教学法(在真实情境中教授越南语,如模拟餐厅、商店等场景,帮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语言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布置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购物、旅行准备等任务让学生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互相交流,促进语言和社交能力的提升)、文化体验法(通过学习越南歌曲、电影、风俗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越南文化,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创建互动式教学。
以越南语人才培养为核心,与越南共建“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云南红河学院—越南老街省教育部门文体交流”平台,形成面向越南国家的研究创新团队,实现研究成果进课堂,区域国际科研和国际合作有效反哺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较高水平的中越学术交流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培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学生的越南语应用能力,做到科研反哺教学,实践实训促进学用沟通。外聘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分析实际工作案例,使学生对目前的越南语实际工作有更多的了解,与校内教师协同完成实践教学工作任务,较好地将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与一线工作者的丰富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互补,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与引导。
谋求与校外相关行业、企业等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和企业、社会机构形成广泛的沟通互动,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教学模式,为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学习实践创造条件,创立国家语言提升结对实践活动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探索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实习实训基地不仅要成为学生进行实践的地方,也要成为教师开阔视野、加强教学实践、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通过教师亲身研修,了解学生在外实践的问题和关键,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实习前以讲座、小组辅导的方式进行培训、引导;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对实习生、实习单位进行走访,深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实习单位意见;在实习完成后做好实习总结、反思,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真正实行“双导师”制度,促进专业和市场有效衔接,实现人才培养真正适合市场需要。
在越南语实践教学环节中,对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完善,重视专业技能竞赛,开展与专业能力发展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实践渠道多样化,使课程内外的学习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意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越南语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建构越南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使课程内的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形成整个专业实践氛围,从多方面促使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线开展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实施实践活动;以学科竞赛为主线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举办或组织学生参与省级、校级、院级等各类越南语演讲、配音、口译等竞赛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赛促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
对当前的越南语人才市场需求深入了解,开展详尽地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当前越南语岗位群所需的能力要求,围绕这些要求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对设有越南语岗位的机关单位、企业进行调研,开展相关的行业产业发展、职业岗位技能需求调查,以行业和产业为导向,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与相关单位的有效沟通,提高后续教学改革,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专业实习中学习实践行业知识技能和提高语言技能应用能力;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越南语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来建构越南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实践教学中,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根据典型工作岗位,以岗位素养、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任务引领、贴近岗位”的实践教学。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制定实践项目和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根据典型岗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设置好实践项目内容,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模拟典型岗位的真实情境进行实践教学,创造工作任务,营造真实操作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带着任务反复演练,在反复演练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学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从而达到“教、学、做”三者合一。
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对越南语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正确的引导,通过创新融媒体评价机制,促进融媒体技术在越南语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奖励机制,通过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获得学分,鼓励学生申报“双创”项目,在项目申报前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将创业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改革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建设有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过硬的教师队伍,引导学生对越南语各方面的知识展开讨论,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按“实用、实际、实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红河学院越南语专业结合办学定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外—内—外(境外抛锚—校内优化—合作实践)的培养方式,助力学生语言学习文化心通、课程实践学用沟通、专业实习校企联通的学习模式。15年来,红河学院培养的400余名越南语毕业生就职于云南大学、文山学院、红河州职业卫生学院、公安边防、新闻媒体等单位,还有部分毕业生在海外自主创业或在中资企业任职,为中国对外交流和边境稳定做出巨大贡献。根据越南语专业学科特点,将专业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实践环节,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越南语教学实效性,促使学生的越南语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及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