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单元作业设计,赋能减负增效

2024-05-12 11:32金建松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4年3期
关键词:单元作业减负增效

金建松

[摘 要]为了优化指向减负增效的单元作业设计,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的单元作业设计为例,通过解读教材体系,把握作业设计导向;关注核心素养,制订单元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明晰作业设计意图。这样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更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北师大版教材;单元作业;减负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9-0009-03

“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实施中做到减负增效,即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第一,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确保作业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烦琐;第二,要设计针对性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三,要控制作业的数量和时间,避免过度的负担和压力,鼓励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第四,要注重反馈和评价,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增强学习效果;第五,要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六,要整合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单元作业设计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中既实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解读教材体系,把握作业设计导向

解读教材体系是把握作业设计导向的重要前提。通过深入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作业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首先,要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和编排意图,掌握教材的章节安排以及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作业设计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其次,要分析教材的内容特点,关注涉及的知识点、技能训练以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深入理解教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从而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这些要求;最后,还要考虑教材的适用性和拓展性,了解教材知识的背景、案例和活动设计等,分析它们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并思考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认识小数”单元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数学新课标”)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学生在计数单位的累加过程中学习了10以内的数、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万以内的数,以及认识了大数,在计数单位的细分中认识了分数和小数。可见,“认识小数”单元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的承重墙,打通了整数与分数之间的壁垒。

“认识小数”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小数的知识,也是数概念的又一次拓展。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具体内容有4道例题:例题1是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例题2是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例题3是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例题4是解决问题。这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小数的含义,教材编排上注重联系实际情境和现实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和现实意義。

二、关注核心素养,制订单元作业目标

在基于减负增效的单元作业设计中,关注核心素养并制订单元作业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在单元作业中的体现。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需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最后,要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教师要深入理解数学新课标,明确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要求,从而使作业目标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认识小数”单元蕴含着三大核心素养: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这里,学生的数感主要体现在:结合实际情况理解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结合具体数量(如米、元等),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认识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也适用于小数;能正确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熟练解决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借助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的规则,理解小数点对齐。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正确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熟练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问题;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以及具体情况下各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能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合理的计算过程和多种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推理意识主要体现在: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感悟数的本质的一致性;理解小数的加减法,感悟数的运算的一致性;理解小数与整数、分数学习的一致性,强调计数单位和进率。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调整了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单元的课时编排(见表1)。

三、设计单元作业,明晰作业设计意图

为了方便教师基于单元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我们对单元作业目标进一步细化(见表2),帮助教师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

案例(一):设计基础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基础题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基础题通常涉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围绕“结合具体数量(如米、元等),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认识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也适用于小数”这个单元作业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基础题。

苹果汁的价格是12.90元/瓶,西瓜汁的价格是8.88元/瓶,橙汁的价格是10.50元/瓶。

(1)苹果汁的价格是12.90元/瓶,“12”表示12元,“9”表示(   )。

西瓜汁的价格是8.88元/瓶,左边的“8”表示(   ),中间的“8”表示(   ),右边的“8”表示(   )。

橙汁的价格是10.50元/瓶,“10”表示(   ),“5”表示(   )。

(2)在这三种饮料中,最贵的饮料是(   )汁,最便宜的是(   )汁。

(3)聪聪带了10元钱,可以买1瓶(   )汁,要找回(   )元。用这10元钱,如果买1瓶苹果汁,聪聪少了(   )元;如果买1瓶橙汁,聪聪少了(   )元。

在这道连续性的基础题中,第(1)题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小数中每一数位的具体含义;第(2)题是让学生运用小数的大小比较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第(3)题是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正是这样一个连续性的题组,串联起“认识小数”单元中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围绕“能正确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熟练解决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这个单元作业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的练习题。

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5元○4.9元                1角6分○1.6元

27分米○2.7米          4.6元○5.2元

3.6分米○3.9分米    11.20厘米○11.28厘米

這道题以长度单位和货币单位为素材,引导学生分析单位相同时,比较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大小,或比较小数与小数之间的大小,如“4.6元○5.2元、3.6分米○3.9分米、11.20厘米○11.28厘米”等就要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单位不同时,比较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大小,如“1角6分○1.6元”就要先转化为相同单位后,再进行比较。

案例(二):设计项目题,促进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项目题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项目题通常涉及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探究、团队协作等方式完成。设计项目题时,教师要考虑问题的真实性、跨学科整合性、挑战层次性、思维开放性等因素,以更好地发挥项目题的价值。

在“认识小数”单元作业中,我们以“超市里的小数”为项目素材,设计了“超市逛逛”和“超市购物”的项目作业,引导学生解决超市里的小数问题。

项目任务1:“超市逛逛”

(1)在超市里寻找3种你最喜欢的食物和必备的生活用品,并在表格里记录下这些商品的名称和价格。

(2)在超市里寻找价格在10元~20元、30元~50元、80元~100元、200元~1000元的商品,并在表格里记录下这些商品的名称和价格。

(3)在超市里寻找5种不同价格的金龙鱼食用油,并记录下这些食用油的名称、重量和价格。

在“超市逛逛”的项目作业中,教师精心设计了3道练习题:第(1)题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第(2)题是让学生根据指定的价格挑选超市中不同种类的商品,会正确地比较各种商品的价格;第(3)题是让学生挑选超市中同种品牌下不同价格的商品,会正确记录各种商品的名称、重量和价格等。

项目任务2:“超市购物”

请家长为你准备20元,想办法找到最接近20元的购物方案,为家人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吧!请在下方贴上你的超市购物单,并列式算一算你一共花了多少钱,可以找回多少钱。

在“超市购物”的项目作业中,教师设计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超市购物的任务,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为家人购买需要的商品,还要尽可能做到购物商品的总价最接近20元钱,学会根据需求合理安排购物计划。这样的项目作业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孝心和估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基础作业和项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作业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的批改和反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薛萍.小学数学思辨能力的培养路径探析: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9):86-88.

[2] 刘丽萍,陈家梅.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3(29):62-65.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单元作业减负增效
统编教科书“单元作业设计”的阐释与操作解析
基于学科能力导向的“酸和碱”单元作业设计
初中历史与社会单元作业设计探究
数学单元作业:在设计中统领数学知识
浅议单元作业的有效设计
中学数学单元作业与试卷的整体设计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减负增效”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