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泓盛拍卖董事长赵涌:传承文化 让拍卖赋予生活更深的意义

2024-05-13 19:07陈曦
中国收藏 2024年5期
关键词:钱币藏家邮票

陈曦

眼下,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2024年春拍,在其20岁华诞这个特殊的年份,不少藏家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家“00后”企业的新动作。

放眼海内外,泓盛无疑是一家自成一格的拍卖行,除了傲领邮票、钱币拍卖市场,其2 0年来亮出的“奇招”真不少:从创立之初就率先拍卖中国当代艺术、油画雕塑,推出了纸杂文献、当代设计、铜镜等特色专场;成为上海双年展的赞助方,创新举办“ 拍卖双年展”;与上海自贸区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多次合作,推出丰富的艺术展览活动……

作为上海泓盛拍卖的创始人,赵涌最早于2 0世纪八九十年代接触了“ 收藏”这片蓝海,并决定投身拍卖行业。这位留学海外的工科精英当初为何毫不犹豫地一脚跨进收藏拍卖领域?当时他发现,相比已成熟饱和的西方市场,国内的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尚属空白。经过一番探索后,他决定以“ 泓盛”二字赋予这片市场不一样的华彩。

“诚为本、重品质、求独创、结款快、传艺薪”,泓盛公司简介中提炼的1 5 字关键词,将其幕后团队所具有的实干、专业、个性与创新等特质彰显无遗。日前,《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对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涌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相信通过他的回顾与讲述,你会发现泓盛并不是在空喊口号,而是在用行动诠释如何“走自己的路”。

赵涌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不能去模仿,而是要保持自身个性

《中国收藏》:20多年前,您创业之初本是从艺术品电商着手,之后又创立泓盛拍卖,当时是出于怎样的决心?

赵涌:其实,我进入收藏行业已有4 0多年。早在留学德国时,我就接触到欧洲整个文化收藏领域的产业及群体,从工程科学跨进了金融文化领域。进去之后真可谓“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打开了另一扇门,看到一个和收藏、文化、艺术有关的缤纷世界,太好玩了!

反观国内,文化收藏领域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关注。经过十年电商运营的努力,加上2 0 0 5 年左右中国电商市场步入稳定、商业模式发展成熟,我们也需要在整合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寻求进一步发展。我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日俱增,文化领域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机缘巧合之下,我接手了上海的一家拍卖公司并成立了“泓盛拍卖”这一品牌,根据经营范围设立了当代艺术、中国书画、邮票、钱币等六个板块,并组建专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步步明确企业的经营内容、市场支撑、发展愿景以及要面向的藏家群体。起步之初比较顺利,得到了很多同行、藏家的支持,关键是在于之后的经营理念和原则。可以说,我们是一步一步从“下里巴人”、接地气,走到了“阳春白雪”的高端风格,而且凸顯出了海派特色。

《中国收藏》:如何理解泓盛的海派特色?

赵涌:像佳士得、苏富比这样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拍卖公司,还有北京的老牌拍卖公司实力都非常雄厚,收藏品板块、市场定位也非常清楚。那么,在上海该怎样做好拍卖?这实际上对上海的所有拍卖公司来说都是个挑战。泓盛在成立之初就非常清楚一个概念——我们不能去模仿。

泓盛有着清晰的“自知之明”和坚定的方向感。作为海派文化的中心,上海自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都保留着开放融合的文化特性,也作为泓盛生根的土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沪上多元的文化背景下,许多私人收藏家的传承积累十分深厚,泓盛积极挖掘和呈现上海的文化特色,推出海派书画名家、“海上旧梦”专题,同时与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收藏圈紧密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在每个板块的发展中,泓盛都展现出深厚的专业实力和丰富的资源积累。

此外,泓盛很早就注重与国际艺术市场接轨,推出了油画雕塑、中国当代艺术乃至装置艺术等板块,展现了前瞻性的眼光。例如早在2 0 0 6年第一场拍卖中就推出了陈逸飞的《玉堂暖春》,并以110 0万元高价打破了艺术家当时的拍卖纪录。这一切都奠定了泓盛本身的个性。2 0年来秉持对藏家、客户及各收藏板块负责的原则,泓盛在深耕强项的同时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色,也让业界看到,泓盛是一家不一样的拍卖公司。

傅抱石《幽对鸣泉》成交价:506万元上海泓盛2006年秋拍中国书画专场拍品

四灵规矩镜成交价:230万元上海泓盛2011年春拍拍品

底层逻辑告诉我们流量思维至关重要

《中国收藏》:邮品、钱币是泓盛着力打造的王牌,那么,为何是这两大板块?

赵涌:我观察到,收藏市场呈现出一种金字塔结构,千万元乃至亿元级的高端藏品最引人瞩目,而构成市场基础的其实是底层的普通藏品。于是,我最初就选择了从接地气的邮票、钱币等入手,创立电商平台开拓收藏市场。

人们往往只关注金字塔的塔尖,却忽视了底层的逻辑。在拍卖领域,流量思维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项目或商业活动成功与否。如南京路、王府井等流量多且购买力强的地方通常生意兴旺。收藏界也是如此,邮票、钱币和纸张文献等接地气的板块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是收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大众容易跨进门槛的领域。

另外,许多大收藏家都是从底层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和财富的。刚接触收藏的人群可能只有二三十岁,能力有限,但他们才是收藏界未来的主力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持之以恒的收藏、研究,当中一定有一小部分人会成为有影响力的收藏家。我们非常注重对收藏圈的培养,不会忽视任何一个收藏领域。因为我们相信,金字塔底层的“沙子”才是我们互动和提供服务的根基。我们从几百、几千元开始,陪伴收藏者一步步成长,最终走向成功。而这也是我们公司取得成功、走得长远的关键原因。

《中国收藏》:近些年这两大板块的成绩屡创新高,为业界树立了标杆。泓盛凭借什么做出了这样的优势?

赵涌:邮票和钱币这两个收藏板块,无论是从历史积累还是当前发展来看都体现出了独有的号召力。邮票和钱币收藏需要时间、研究、广泛的群体参与以及长远的积累,这些条件在江浙沪地区特别是上海一带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土壤和生态,不乏高精稀藏品和重要的大藏家。我认为这种生态相较于北方甚至港澳台地区都更为优越,这是江浙沪长江三角区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这片土地上深耕细作非常有前途。

泓盛一直关注并维护着这种生态,我们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持续投入并努力发展,多年的耕耘使得我们的底蕴越来越深厚,藏家团队越来越稳定。一些重要藏家如马定祥、吴筹中、柏文、李咏森等家族后人和陈吉茂、周大为等与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我们在这些板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注重专业性,泓盛也非常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很早就引入了现场竞价与网上竞价相结合的模式。因为针对一些低价位的邮票和钱币,如果让藏家亲自从远方赶来上海参与拍卖,成本会过高。其实我们很早就开始重视线上市场,因为年轻人可能资金有限,但对收藏充满兴趣,进入邮票、钱币板块的速度很快、热情很高。这些年轻人对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平台都非常熟悉,于是我们为他们开拓了线上渠道,线上竞投的方式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和良好的体验。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交易量上、最贵的藏品上,泓盛不一定能名列前茅,但泓盛所拥有的年轻客户占比可能是全国收藏市场中最高的,这也是我们走在行业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收藏》:泓盛在这些年的探索中似乎还有不少跨界创举?

赵涌:并不是做好一场拍卖、实现高成交额就标志着成功,我觉得这样的价值标准太单一。虽然以传统拍卖业务为主,泓盛其实有诸多创新与融合之举。例如我们曾在2 016年将拍卖利润全额捐赠,以支持上海双年展的举办,彰显我们对上海艺术文化活动的参与感与责任感。泓盛还与上海自贸区开展深度合作,这一系列探索也让外界看到了我们与传统拍卖公司的不同之处。

泓盛秉承着“生命在于探索”的理念,始终注重传统与现代、未来的结合,还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和网络拍卖创新,成为了业内最早实现网上同步竞价的拍卖公司。过去2 0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中成长,有时付出和成果可能不成正比,但是我们回过头去看一步步的脚印,始终是走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的。

你始終得拼尽全力跑在前面,才能保证不会掉队。今天我们能赢得国内外藏家的高度认可,是因为我们愿意创新、敢于创新,也敢于付出,并敢于承担责任,这可能就是泓盛最重要的支点。

蓝军邮新票成交价:195. 5万元上海泓盛2012年邮品专场拍品

在人工智能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中国收藏》:这2 0 年中,您是否感受到了经营一家拍卖企业的“难”?

赵涌:和其他行业一样,最艰难的部分其实在于能否始终坚守初心。因为我们会涉及到很客观的金钱和利益往来,难免会有人“利欲熏心”。但我们时刻自问,做拍卖是为了什么?实际上是为了文化传承,是将文化载体传递给下一代并让他们继续发扬光大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坚守初心至关重要。当然,公司的生存和运营需要资金收入,但如果我们仅仅以收入为目标,就会背离初心。

责任心是另一个核心问题。每个板块都需要专业的团队负责,而这些团队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我们推出的藏品的真伪、品相和价值都必须得到深入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业界的认可。事实上,多次出现在其他重要拍卖公司的当代艺术、邮票、钱币、中国书画等拍品,都曾是由泓盛第一次拍出的,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对质量把关的责任心和专业度。然而,也有人会质疑我们的业务规模做得不够大,其实也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对收藏家负责、对客户负责、对藏品负责,往往不愿涉足容易引起质疑或纠纷的领域。同时,市场变化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如当代艺术作为泓盛最初的强项板块,市场行情发展曲折,我们也必须审时度势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市场板块的轮动现象也需要注意。可能十年前行情最火的是现代金银币,如今则是近代机制币、纸钞。一旦某个板块受到过度追捧,可能会出现炒作行为,进而引发虚假欺骗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总之,收藏行业的前景是向好的,我们一定要始终坚守初心,做好品质把关。

《中国收藏》:如今,网络拍卖已发展到新的阶段,这符合您当初的设想吗?在您看来,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赵涌:从宏观上看,行业的法律法规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有的拍卖法为行业规范提供了框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例如,传统拍卖法规定的拍卖师和现场叫价等规则,已不适应现代互联网和实时竞价模式。因此,行业的法规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拍卖业态发展的需求。

同时,直播、A I 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会对拍卖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各大网络平台引发的信息流变化对经济、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直播带货等信息传播方式直接影响了参与者的消费、收藏观念和行为,人工智能的快速更新迭代虽看似与拍卖行业无关,但今后人工智能可能会是无孔不入的,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不管是在模式、群体、载体、传承方式以及对社会文化等层面的影响上,新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也会带来很多机会。

难道文化传承也会变成A I的事情吗?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既然是人在发挥主导作用,我相信未来的方向仍由人类智慧来把控,收藏也一样。行业面对不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包括我们泓盛团队在内的从业者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这可能是我们接下来十年要面对的挑战。

《中国收藏》:在第三个十年开启之际,泓盛拍卖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赵涌:互联网时代,文化的包容性、流动性更强,交流影响也更为广泛。在这个过程中,收藏板块也在不断变化,变得更加个性化,人们对收藏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一代对文化载体的收藏、传承以及对生活的影响有着更为透彻的领悟。许多年轻人收藏并非仅为了投资,而是将收藏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收藏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深知这一点,因此从年轻一代开始着手,努力让收藏融入他们的生活。传承文化,赋予生活更深的意义——这是我们应当做的事情,也是泓盛始终坚持的理念。

对于泓盛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我也更倾向于让年轻一代去开启新的探索。如果一家公司的老板一直做到老,那么等他老去之后怎么办?企业一代代的传承也至关重要。泓盛有许多三四十岁左右的员工,3 0多岁的员工是目前的中流砥柱,而在这个阶段就能成为主力尤为不易。还有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也承担了很重要的责任。所以在我看来,业绩之外,团队也很重要。实际上,我对日常工作的具体内容已从不过问了,但是在“不忘初心”的初衷上和创新发展探索的方向上,我会始终去p u s h(鞭策)他们。

上海泓盛2022年春拍中,一枚清光緒三十三年北洋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引发火热竞投,最终斩获2070万元佳绩。

猜你喜欢
钱币藏家邮票
独一无二的邮票
钱币翻倍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邮票被谁拿走了
组合钱币
邮票上的“三月三”
藏家之友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