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2024-05-13 21:32熊伟
企业文明 2024年4期
关键词:督导党组织责任

熊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强调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这为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围绕“事”“人”“制”三个关键点,就如何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进行路径分享,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聚焦“事”这个重要基础,实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突出理念同享。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优良的纪律作风等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要把新发展理念、国有企业在长期改革发展历程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国有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等运用到党建工作中,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

突出行动同行。要把党建工作放在中心工作中来统筹谋划、把中心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制定发展规划、战略举措、重要任务时自觉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要用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等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推进业务工作,安排重点任务、推进重大项目时要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党建活动时要注重立足生产经营实际,充分发挥党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突出目标同向。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局,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在企业落实落地;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企业改革发展热点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确保企业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目标一致、方向一致。

突出活动同步。开展党支部星级管理等活动,开发建设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探索推行党建项目化管理等创新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活动融合。广泛开展党员立项攻关等活动,推进党建活动与群团活动同步进行。

突出考核同频。贯通督导检查、巡视巡察、业务考核、党建考核、民主评议、党建述职等,坚持把党建工作考核同各级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衔接起来;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建立党员年度业务与党务“双考双评”制度,对党员干部考评年度目标绩效时同步考评党建工作和年度积分。

突出保障同力。采取单独设置、联合设置、党组织建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等创新方式及时成立党组织,做到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探索编制党建基础工作指导手册,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明晰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要求,提升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党组织工作经费,加大专兼职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因地制宜建设党建工作室、党员活动室,确保党建“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

突出责任同担。抓好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把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生产经营、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群众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范围;把党建工作目标纳入部门及岗位业绩合同、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体系;探索建立跟踪检查督导工作机制,对失责问责问题严肃追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倒逼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责任落实。

围绕“人”这个核心要素,实现队伍建设和组织发展相得益彰

加强政治引领。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

加强学习教育。引导职工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党规党纪、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等,与学习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企业改革发展形势任务,学习行业知识、业务技能等结合起来,引导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提振奋进力量。

加强组织动员。深入开展形势、任务、目标、责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勇担责任,提升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开展务实有效的党建活动,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大力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引导职工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年轻干部选用、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把党务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努力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

加强人才培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推进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双向培养,着力培育复合型领导干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重点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特殊领域紧缺人才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提醒、函询、诫勉等力度,督促企业领导人员依规依法履职,自觉坚守廉洁底线。织密监督网络,优化权力运行制约;加强各类监督协作配合,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加强作风培育。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党风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认真落实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等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突出“制”这个关键因素,实现管理体系和治理效能良性互动

完善治理体系。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企业章程,把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健全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推行党委(党组)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厘清党委(党组)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加强对经营管理重大决策部署督导评估和专项检查,确保决策部署及其执行过程符合党中央方针政策。

完善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有效覆盖基层管理单元,选配好党组织班子;探索创新“党建协作区”等工作模式,积极推行党小组和生产班组“两组”融合共建。统筹优化党务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设置,结合工作需要设置党办、组织、宣传、统战、纪检、工团等部门。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党的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推动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完善考评体系。探索建立以政治引领责任、保证监督责任、经营业绩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保持先进责任、党风廉政责任、凝聚人心责任、维护稳定责任和群团工作责任为主要内容,以基本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指标、示范评价指标、约束评价指标组成的深度融合考评标准,推行“年初定任务、月度定重点、季度听汇报、半年做小结、年底抓考评”的运行机制。

完善督导体系。探索构建梯次推进、动态跟进的督导模式,加强党委(党组)全面督导,定期听取所属单位党建工作汇报;加强党务部门职能督导,对业务范围内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经常性督导;加强基层党组织日常督导,结合实际开展党建重点工作常态化督导;加强督导组专项督导,建立季督导、半年通报、年终考核机制,围绕基层党建重大部署、重要制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督导组进行实地调研督导。

完善问责体系。明确企业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构建主体明晰、界限明确、考核有据的责任体系。对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不力、基层组织建设不力、领导班子建设不力、干部隊伍建设不力、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不力、制度执行和落实不力、作风建设不力、基层基础保障不力等情形严肃问责;对重大决策落实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社会责任不履行等情形予以追责,既对党组织问责,也对相关负责人问责,推动问责常态化,树立起从严追责问责的鲜明导向,倒逼党建责任落实。

(责任编辑:木 子)

猜你喜欢
督导党组织责任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清华党组织公开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