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融合”,高效写好人物对话(一)

2024-05-15 03:03姜晓燕
关键词:晒太阳祖父同桌

姜晓燕

同学们,在习作中我们经常会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对话,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如何把人物之间的对话写得引人入胜、突出人物形象及特点,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题。本期,我们先从人物对话与人物的身份相融合这一角度来分析。

片段举例

淤我与爷爷的对话

冬日午后,我和爷爷在院子里晒太阳。

我拿来两个苹果说:“爷爷,我们一边晒太阳,一边吃苹果吧。”

爷爷摆摆手:“我不吃。宝贝,你自己吃。”

“那您喜欢吃什么?”我问。

爷爷张开嘴,我发现他掉了好多颗牙。爷爷说:“我老了,吃不动喽。我就喜欢和你一起晒太阳。”

“我也喜欢和您一起晒太阳。”我笑着说。

于我与书店售货员阿姨的对话

“阿姨,我想买一本《马提与祖父》,请问店里有吗?”我问一位售货员阿姨。

“你等等,我去电脑里查一下有没有这本书。”她对我说。

她将书名输入电脑,查询后说:“小朋友,这本书暂时缺货。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你预订一本。”

“预订一本《马提与祖父》,到货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我问。

盂我与新同桌的对话

“很高兴和你成为同桌。”我伸出手,想和他握一下。

他没有和我握手,一副怯生生的模样。

◎探究分析

读了上面三段人物之间的对话,你认为人物对话与人物的身份之间怎样融合,才能把对话写好呢?大家可以成立探究小组,一起来总结一个个小妙招儿吧!

探究主题1

人物对话匹配人物的年龄特点

第①段对话描写中,爷爷说“我老了,吃不动喽”,说明爷爷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与他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是呀,课本上《祖父的园子》里,祖父见“我”把韭菜当野草割掉了,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就问“我”留下的是什么。“我”说是谷子,祖父就把草拔下来,反问“我”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祖父的慈爱就藏在这一连串的“问”中。

我们刚才探究的是与老年人的对话。其实,在第①段人物对话描写中,我们也可以读出“我”天真活泼的性格。

大家能结合优秀习作和课文来探究,这个方法很好。人物的对话描写与人物的年龄特点是要相匹配的。大家看右边这张思维导图就明白了。

探究主题2

人物对话匹配人物从事的职业

我在读第②段对话时,把题目先盖起来,重点读“如果书到了,我会给你快递到家里”这句话,从中我能很容易地推断出说这句话的人是一名书店售货员,工作细心、热情。

你这个方法真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猜职业的游戏吧。我来出一句人物的语言———

“不要担心,多休息,多喝水,按时吃药,保持心情愉快。这病啊,很快就會好的。”

是医生。

对了。轮到你来出一句,我来猜了。

我想想啊。你听好了———

“我们一定要注意防范诈骗,那些专骗小学生的诈骗套路一定要当心。送大家一份防诈骗指南,让我们见招拆招。”

是警察。

答对了。不同的人物从事不同的职业,说的话也会不一样。我们要根据人物的职业,准确地描写其所说的话。

你俩的探究,给我们一个启发———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职业的人员语言中捕捉典型特点,从而运用到习作中,体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

探究主题3

人物对话匹配人物的生活背景

探究第③段对话,让我感受很深。我曾经也遇到过一位新同桌,她是从湖南转学来的。她在老家没有学过英语,所以在课堂上,她与英语老师一个说英语,一个说普通话,都不在同一“频道”上。我当时写《我的同桌》时,只考虑了把人物对话如实地记录下来,却没有考虑同桌的生活背景。

我把第③段对话与课文《穷人》进行对比。《穷人》一文中写到,当渔夫从妻子桑娜口中得知西蒙去世,留下两个孩子无人照顾时,他对妻子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反复读这段话,联系渔夫贫穷的生活背景,我读出了渔夫可贵的善良品质和精神的富有。读第③段对话时,也需要我们联系新同桌的生活背景来体会。

我在读《三国演义》时,读到“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对话,他们每个人的语言都很有个性,作家充分考虑了人物的生活背景。

在习作中,如果能尝试结合人物的生活背景来写对话,不仅能带领读者快速进入对话情境,突出人物形象,还能对故事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哟!

◎学以致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人物的身份在对话描写中的重要作用。下面请你选择任意一段对话描写,试着把小妙招儿用一用。

想知道“三融合”中另外两个“融合”是什么吗?想让你笔下的人物对话精彩纷呈吗?敬请持续关注2024年《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哟!

猜你喜欢
晒太阳祖父同桌
祖父瓷
我的新同桌
换同桌
晒太阳的猫
爱晒太阳的猫
晒太阳的猫
晒太阳
祖父的一封信
羡慕我同桌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