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电子产品打发孩子

2024-05-18 13:02栾川
现代家长 2024年5期
关键词:琳琳电子产品平板

栾川

孩子之所以迷恋电子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

孩子迷恋电子产品,受伤害的不仅是视力。孩子长时间坐着不活动,不注意坐姿且保持低头姿势,极易对骨骼和肌肉造成不良影响

昊昊今年只有4岁,却已是玩手机的高手,不仅会用妈妈的手机玩游戏,还能用表情符号替妈妈回复微信信息。最近,妈妈发现昊昊总是揉眼睛,经常嚷嚷眼睛不舒服,就带他去看医生。医生确诊,昊昊患有假性近视,暂时不用矫正,但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建议不要再玩手机等电子产品,少看电视,这样视力才有望恢复正常。

5岁的琳琳没有昊昊那般幸运,她被确诊为眼干燥症,原因是每天用平板电脑玩游戏。琳琳妈反省,自己工作忙,下班忙着做家务,没时间陪琳琳,如果琳琳闹,她就把平板电脑塞到琳琳手里,让琳琳自己玩。结果,琳琳不缠妈妈了,却被平板电脑中的游戏缠上了。琳琳妈后悔不已。

眼科专家表示,电子产品对孩子健康的伤害首先表现在视力上。

孩子从出生到6岁,视力会由远视发育为正常视力,也就是说,6岁以下的孩子,视觉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尚未摆脱出生时带来的散光、远视等,任何增加用眼负担的行为和不良刺激都会影响视力发育。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之所以被称为孩子视力的头号杀手,是因其色彩明亮鲜艳,视觉刺激比较强烈,近距离、长时间使用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不利。孩子眼球不断地注视、追随、快速地调整,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肌性视疲劳,导致近视,有时还会出现刺激性症状,导致眼干燥症。

孩子迷恋电子产品,受伤害的不仅是视力。孩子长时间坐着不活动,不注意坐姿且保持低头姿势,极易对骨骼和肌肉造成不良影响。

促进孩子身体发育的最好方式是运动,而沉迷于电子产品可能影响骨骼生长,不利于脊椎发育。

孩子过早地专注于电子产品,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会代替逻辑思维,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很难得到锻炼。

长期面对冰冷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亲子之间、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孩子形成單向思维模式,减弱人际沟通欲望,延缓性格的成熟进程。

孩子心理的成长离不开对真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线下互动和交流更能帮助他们完善世界观,形成良好性格。孩子应该多和同龄人一起玩,多参与户外活动,逐渐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家长切记,只有将孩子置于真实世界中,孩子才能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长期接触电子产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利。长期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孩子,心理也会与现实脱节,而一旦错过心理成熟最好的时机,后期将很难弥补。

即使您有消费能力,也犯不着为满足攀比心理而坑害孩子;即使孩子对电子产品有强烈的拥有欲望,也不表明他真的需要

现在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似乎做不到。对此,家长应该冷静思考,摆正心态,帮助孩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第一,净化家庭环境。

不要让2岁以下的孩子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电子手表等。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电子产品,但家长一定要控制接触时间,每天接触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最好分为两次,上午下午各15分钟。

此外,家长要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或很好地将它们隐藏起来,比如下班手机关机或处于静音状态、不当着孩子的面使用电子产品等,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二,擦亮眼睛,拒绝忽悠。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大潮流中,家长必须不断提升认知水平,增强辨别能力。绚烂多彩的电子产品或许标志着时代的进步,但对孩子未必适合。商家为了赢得更多的利润,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点读机、电子手表、幼儿平板电脑等新潮产品,打出“智力开发”“老少皆宜”的宣传口号,事实上效果如何?至于“早教神器”“神童必备”之类的广告语则纯属忽悠,家长切不可上当。

家长必须警惕从众心理。别人家的孩子抱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未必真正快乐,即使您有消费能力,也犯不着为满足攀比心理而坑害孩子;即使孩子对电子产品有强烈的拥有欲望,也不表明他真的需要。事关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要擦亮眼睛,不可盲目从众。

第三,重视陪伴,不拿电子产品当“电子保姆”。

孩子之所以迷恋电子产品,而且成了一种风尚,除了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无孔不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如果家长很少陪伴孩子,孩子肯定会感觉孤单,其旺盛的精力无处宣泄,只好投放在电子游戏上。有的家长把玩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好好吃饭就给你玩手机”,更不可取。

家长应该重视陪伴,多抽时间陪孩子聊天、运动,想方设法提高陪伴质量。比如,找一个比电子产品更有益的东西推荐给孩子,玩具、手工、体育活动等,家长带着孩子玩,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何乐而不为?

如果孩子需要接触电子产品,家长最好陪同,比如每周看两次动画片等,既能照顾孩子,也能控制时间,监督孩子不超时。

第四,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电子产品呈现给孩子的是虚拟世界,与之相对的是真实的自然世界,所以,如果孩子已经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心理,最好的矫正方法就是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比如带孩子旅游,让孩子见识大海、高山、沙漠、河流,认识城市里没有的动物,哪怕坐火车、乘飞机和轮船的经历对孩子都是真实而良性的感观刺激。

在大自然中,孩子不仅能开阔视野、增强生理适应能力,还能开发并锻炼认知能力、艺术欣赏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电子产品做不到的。

带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也是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之一,这样做,不仅能造就强壮的体魄,还能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孩子终身受益。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琳琳电子产品平板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牙印之谜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树叶哭了
只是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