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

  • 新型口服抗凝药安全用药7问
    娜 1.什么是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即是抗凝血药物,通过影响我们体内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脑卒中或其他血栓性疾病。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有利伐沙班、艾多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等。 2.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优势是什么?与传统口服抗凝药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起效速度快、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较少、个体差异小、抗凝效果稳定、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点,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可用于长期治疗。

    家庭医药 2023年9期2023-09-16

  • 新型抗凝药在房颤性卒中防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凝药物,可有效改善凝血指标水平,降低血栓形成、卒中、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是由于华法林抗凝治疗起效慢,加上需要通过反复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来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因此影响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近年来,关于房颤性卒中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进行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关临床应用效果也逐渐获得了临床认可[4-5]。现有的新型抗凝药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本文对上述新型抗凝药物的药理机制、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逐一综述,以期为广大同仁提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2期2023-09-05

  • 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疗[4]。口服抗凝药能够有效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但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降低直接影响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导致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目前国内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的依从性欠佳[5]。因此,提高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性对改善抗凝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药物依从性的概念、评估方法、口服抗凝药的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四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行为的管理提供借鉴。1 药物依从性的概念药物依从性指患者的行为与医疗保健提供者(HCP)建议的相符程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6期2023-08-18

  •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用药,新型口服抗凝药不仅有华法林同样的预防卒中的疗效,且与较低的出血风险相关。尽管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性房颤相关卒中预防中的作用得到一致认可,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较大的卒中发生风险,而此类患者本身除了心源性栓塞因素外,还可能与脑血管病卒中机制相关。对于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该文在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选择、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启动时间,以及脑出血、微出血抗凝问题等相关研究中进行综述。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房颤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都是缺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期2023-02-22

  • 2019—2021年某院门诊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的使用情况分析
    床上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但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引入,VTE的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关指南[2]指出,建议将新型口服抗凝药作为VTE治疗的常规药物。201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发布的第10版VTE抗栓治疗指南[3],第一次将新型口服抗凝药作为VTE治疗的首选药。AF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AF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引发脑卒中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于大多数AF患者,建议进行抗血栓治疗,以降低脑卒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4期2023-01-14

  •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
    究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的安全性高于华法林,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且由于新型口服抗凝药不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和食物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房颤患者中大约有20%的患者有瓣膜性心脏病,有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通常年龄更大,且出血风险、卒中及系统性栓塞风险更高[1-2]。由于既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大型临床试验纳入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较少,故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房颤合并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不明确,笔者针对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对瓣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4期2022-12-27

  • 静脉血栓抗凝治疗药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剂(如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等药物。这几种抗凝治疗主要有单药使用和联合用药等给药方式。2020年10月,美国血液病学会(ASH)更新发布了《静脉血栓栓塞的管理指南之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治疗》的相关内容。韩丽珠[5]等对这篇指南进行了解读:ASH指南将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治疗管理分为3个阶段:初始管理阶段推荐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对于大多数近端DVT患者推荐单独抗凝,但对于肺栓塞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建议先进行溶栓再抗凝。初级治疗阶段推荐采用短程抗凝(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2年2期2022-12-14

  • 上海房颤患病率0.88%,近六年抗凝率增长近两倍!3000万医保居民数据分析
    上海房颤患者中抗凝药物治疗率从19.46%上升至56.57%,增长近2倍,主要是因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处方明显增加。2015年,抗凝药以华法林为主;至2019年,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处方量相当;2020年,新型口服抗凝药处方量超过华法林。作为预防中风的一种措施,左心耳封堵术的比例从0.16%上升至1.23%。节律控制策略(抗心律失常药物、消融、心脏复律)的应用率明显增加,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率增倍,消融治疗率增长了21%。与男性相比,女性较少接受节律控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11-25

  •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前多种新型口服抗凝药被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地减少了缺血事件的发生,但容易导致出血事件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评价不同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属于缺血性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冠心

    广西医学 2022年16期2022-11-19

  • 如何预防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血风险
    刘祖春新型口服抗凝药主要指凝血因子Xa和Ⅱa的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利伐沙班,Ⅱa因子抑制剂代表药物是达比加群酯。与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具有作用靶点单一、起效快、药物间相互作用少、剂量固定、疗效可预测和无须常规凝血监测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用于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以及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新型口服抗凝药为什么能抗凝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少有13个凝血因子及多种酶的参与,最终使血液变成血块。抗凝治疗就是抑制

    家庭医学 2022年16期2022-11-04

  • 如何预防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血风险
    刘祖春新型口服抗凝药主要指凝血因子Xa和Ⅱa的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利伐沙班,Ⅱa因子抑制剂代表药物是达比加群酯。与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具有作用靶点单一、起效快、药物间相互作用少、剂量固定、疗效可预测和无须常规凝血监测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用于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以及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新型口服抗凝药为什么能抗凝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少有13个凝血因子及多种酶的参与,最终使血液变成血块。抗凝治疗就是抑制

    家庭医学 2022年13期2022-05-30

  • 心脏瓣膜病术后用药有讲究
    胃肠炎的发生。抗凝药人工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被植入后血液容易在其周围凝固,造成血栓。因此,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后要终身使用抗凝药,比如华法林。当然,若过量服用抗凝药则会引起身体各部位出血,所以患者必须遵医嘱服药,并注意几件事:1.清楚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2.根据医嘱每日在同一时间服用,不得随意改服抗凝药的品种、剂量及时间,认真填写抗凝手册并在复查时携带。3.出院第一年每1~2周抽血化验凝血酶原时间一次,以后应每隔1个月化验一次,第二年可3~6个月化验

    家庭医药 2022年5期2022-05-18

  • 下肢DVT患者抗凝药服药知识、信念与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个月或更长期的抗凝药[1],文献报道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会增加复发、死亡等风险[2-3]。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关于依从性的报告[5]中指出患者的依从性受社会经济、疾病、治疗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服药知识及服药信念等得到广泛的关注。知信行模式[4]认为当患者掌握正确的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信念,采取积极的态度,而去改变行为。本研究旨在评估下肢DVT患者出院后抗凝药服药知识、信念及依从性水平并探讨三者间的相关性,以便为今后干预计划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广州医药 2021年6期2021-12-14

  • 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有何区别
    抗静脉血栓多用抗凝药。抗动脉血栓: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是血小板聚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阻止血小板聚集。对于动脉血栓的患者(冠心病等),服用抗血小板类药物是必需的。抗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是凝血因子的激活,使用抗凝药能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纤维蛋白网的形成。对于静脉血栓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房颤),服用抗凝药有助于治疗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具体用药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

    家庭医药 2021年12期2021-12-09

  • 房颤 选华法林还是新型口服抗凝药
    节。用于房颤的抗凝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抗凝药如华法林,另一类是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这两类药有什么区别?特殊人群该如何选用呢?两类药的区别1.华法林华法林为传统抗凝药,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个体差异大。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及合并瓣膜疾病的房颤。2.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艾多沙班等,无须常规抽血化验,饮食影响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小,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听起来,使用华法林较烦琐,而

    保健与生活 2021年20期2021-10-15

  • 二尖瓣能修复就别置换
    ,不需要长期吃抗凝药,只需吃三个月,半年就可停了。但它耐用性差,一般10-15年后就需再次手术;而金属瓣,它的优点是寿命非常长,一般一生换一次就可以了,体外实验金属瓣的寿命能达到100年以上。但金属瓣的缺点也非常突出,它需每天服用抗凝药,而吃抗凝药很有讲究,吃多了、少了都会出问题。总的来说,一般我们建议,60岁以下患者换金属瓣膜,60岁以上患者换生物瓣。学会自己调整抗凝药很重要●本刊记者:之前也有读者询问关于抗凝藥的问题,怎么吃比较好?○孙宏涛:做了置换手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1年8期2021-09-05

  • 抗血小板药与抗凝药有啥区别
    子的激活,使用抗凝药能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了纤维蛋白网的形成。常见的抗凝药包括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对静脉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房颤),服用抗凝药将有助于治疗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常用抗血小板药与抗凝药抗血小板代表药物:阿司匹林血小板在凝血过程的启动和血凝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动脉内膜斑块破裂或者人体出现伤口时,首先是血小板被激活,之后诱发凝血过程。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通过

    家庭医学 2021年12期2021-08-23

  • 抗凝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的传统抗凝药物较为多样,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虽具有一定效果,但亦存在诸多局限性,导致部分严重心房颤动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近年来,随着现代药物的不断研究与探索,越来越多的新型抗凝药应运而生,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5-6]。现就抗凝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传统抗凝药1.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属血小板抑制剂,为既往临床常用的抗凝药之一,其治疗范围较广,包括感冒、流感、牙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疾病,可有效抑制各类炎症反应,并缓

    医疗装备 2021年4期2021-04-04

  • 新型口服抗凝药能代替华法林吗
    求换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来代替华法林。那么,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吗?常见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有: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这些药有以下优点:①不用像华法林一样要常规监测抗凝强度。②除特殊情况(肾功能不良、高龄、低体重等),一般治疗人群不需要调整剂量。③口服后吸收快,血药浓度较快达到峰值并发挥抗凝作用。④半衰期较短,停药后抗凝作用消失较快。⑤不受食物影响。因此,新型口服抗凝药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但是,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来说,新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5期2021-03-27

  • 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目前常应用抗凝药治疗,华法林属于传统抗凝药,虽能够降低栓塞风险发生,但起效缓慢,且容易受到食物、药物影响,需频繁检测INR值,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新型口服抗凝药开始广泛推广,其具有性价比高、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可给抗凝治疗带来新的选择,更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2]。而本文进一步探索新型口服抗凝药优势以及在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作用,如下文报道。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择80例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抽签随机化分组,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8期2021-01-20

  • 心房颤动病人口服抗凝药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房颤动病人口服抗凝药依从性欠佳[6⁃8],因此,心房颤动病人的口服抗凝药依从性值得医护人员关注。本研究从心房颤动病人口服抗凝药依从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1 依从性的概念Hayness等[9]于1979年将依从性定义为个人的行为与医务人员的建议相一致的程度。该定义说明依从性并不只有依从或不依从两种情况,而是应根据程度进行区分。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依从性定义为个体的行为(服用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与医疗保健人员的建议保持一

    护理研究 2021年13期2021-01-06

  • 做支架前该不该停抗凝药?JACC子刊瑞典研究
    对于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需要介入治疗是否要停用抗凝药,国际指南对此推荐不一。近日,JACC子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提示,对于这类患者,维持抗凝药治疗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并且还缩短住院时间。研究数据显示,停用或不停用抗凝药,调整后120 d的出血风险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和缺血性事件)没有显著差异。停用抗凝药组和不停用抗凝药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8.2%(269例)vs. 8.2%(254例)。调整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在两组间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1-03

  • 房颤用药三大误区要当心
    林或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2 怕出血而不敢使用抗凝药有些患者不敢使用抗凝药,怕引起出血。其实,抗凝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查就可以避免出血。一般情况下,应使用抗凝药使凝血酶原时间达标,控制在2~3秒,此时抗栓效果最好,出血风险也最低。3 抗拒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一些患者习惯使用华法林,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比较抗拒。其实一些新型药物的抗凝效果和华法林一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自我保健 2020年2期2020-12-04

  • 学会与心房颤动为伴管控血栓栓塞风险
    老药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不需频繁取血检测抗凝强度,出血风险相对华法林少些。对华法林使用管理得越到位,它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差别越小。如果上述危险因素都没有,只有心房颤动,则不需要抗凝。下面这位84岁的高龄患者,了解了心房颤动不可怕后有了乐观的心情,又真正学会了自我监测华法林的抗凝强度,调整剂量细致入微,十分到位,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学会自己管理华法林病情回放:84岁刘爷爷,5年前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当时到医院查心电图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2期2020-06-23

  •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监测
    原因。临床常规抗凝药物一般包括抗血小板、华法林、肝素、还有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等,这些抗凝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抗凝药物的用量不足会导致患者形成血栓性疾病,相反抗凝药物应用过量或不当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出血性疾病。所以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关键词】抗凝药;临床应用监测;价值意义【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14-02在临床疾病中,无论内科学还是外科学,出血或是血栓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2020-04-05

  • 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吗
    求换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来代替华法林。那么,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吗?在临床上常见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有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这些药有以下优点:一、不用像华法林一样常规监测抗凝强度。二、除特殊情况(肾功能不良、高龄、低体重等),一般治疗人群不需要调整剂量。三、口服后吸收快,血药浓度较快达到峰值并发挥抗凝作用。四、半衰期较短,停药后抗凝作用消失较快。五、不受食物影响。因此,新型口服抗凝药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并受到广泛关注。虽然这些药有诸

    婚育与健康 2020年12期2020-02-26

  • 房颤患者更应警惕卒中
    常人高出5倍。抗凝药可抑制血液中血栓的形成,从而减少卒中风险。因此,定时定量、坚持服用抗凝药物,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房颤患者应视预防卒中为“头等大事”,积极进行抗凝治疗。高血压、心功能下降、糖尿病及肥胖等均为卒中高危因素。即便没有这几种情况,65岁以上房颤患者也是卒中的高危人群,他们的凝血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房颤时心房里容易形成血栓;此外,存在血管病变的人群,特别容易引起血栓脱落,更要警惕,需使用抗凝治疗。在所有的患者中,风险程度最高的是7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7期2020-02-14

  • 我国肺栓塞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疗费用以及不同抗凝药治疗组患者直接医疗费用等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价可能影响肺栓塞患者医疗费用的因素。结果:纳入肺栓塞患者475例,就诊记录共计1 090次,次均住院天数为12.37天。患者人均年医疗费用为10 847.42元(中位数为4 113.00元),人均住院费用为19 056.30元(中位数为13 042.86元),人均门诊费用为1 049.61元(中位数为418.70元)。亚组分析显示,东、中、西部城市人均年医疗费用为9 203.54

    中国药房 2019年22期2019-10-20

  •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的凝固,可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如华法林或其他新型的抗凝药。预防“白血栓”,则应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可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药理机制不一样。阿司匹林并不是抗凝药,对于房颤导致的“红血栓”没有预防效果。(摘自《爱你·健康读本》2018年第12期,郭旺启荐)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9年4期2019-09-10

  • 如何安全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
    被称为新型口服抗凝药。大多数人对新型口服抗凝药了解甚少,今天就来给大家一一解答。新型口服抗凝药有哪些?目前国内可使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有: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每种药都有两种或三种不同剂量的剂型(达比加群有110毫克、150毫克的,利伐沙班有10毫克、15毫克、20毫克的,阿哌沙班有2.5毫克、10毫克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比华法林有哪些优势?华法林需要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不同患者药物剂量可能会有差异。新型口服抗凝药可固定剂量服用,使用方便。无需监测

    自我保健 2019年3期2019-08-01

  • 心房颤动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剂是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以华法林作为主要代表。相关的临床试验也证实了华法林能够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率[6-7]。但是,由于华法林起效相对缓慢,个体用药剂量差异和不良反应较大,且华法林易受多种药物或者食物的影响,加之自身的治疗窗窄,出血风险大,需要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来调整用药,因而需研发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起效快、t1/2短、不需要定期检测和调整剂量、与食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其疗效在临床逐渐得到认可。目前常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20期2019-07-12

  • 心房颤动合并肝硬化患者使用抗凝药的利弊分析
    合并肝硬化使用抗凝药的利弊比较。1 抗凝药介绍目前上市的口服抗凝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与维生素 K拮抗剂(VKAS)。直接口服抗凝血剂(D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直接因子Xa抑制剂 (阿哌沙班、贝曲沙班、依杜沙班和利伐沙班)。这些药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中风和全身栓塞,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VTE),以及二级预防慢性冠状动脉或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动脉缺血事

    系统医学 2019年18期2019-02-21

  • 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孰优孰劣
    适用于新型口服抗凝药,房颤伴中重度二尖瓣狭窄(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也不建议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而应选择华法林。临床实践表明,华法林抗凝效果明确、可靠,其代谢易受药物、食物、疾病状态、种族、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影响,难以维持稳定的治疗水平,使用时需要常规监测。而由于频繁的实验室检测和剂量调整,患者的依从性很差,且难以维持在治疗窗范围。由于其治疗窗窄、起效慢,有效抗凝的INR常常和出血的INR相互重叠,故出血是华法林常见的并发症。华法林应用于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剂量差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期2019-02-12

  • 分清“红”与“白”
    固的程度,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如华法林或其他新型的抗凝药。预防“白”血栓,应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很显然,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药理机制不一样。阿司匹林并不是抗凝药,对于房颤导致的“红”血栓没有预防效果。想预防脑血栓的患者,最好遵医嘱用药。

    爱你 2018年35期2018-11-14

  • 预防脑梗死分清“红”“白”合理用药
    固的程度,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如华法林或其他新型抗凝药;预防“白”血栓,应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很显然,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其药理机制不一样。阿司匹林并不是抗凝药,对于房颤导致的“红”血栓没有预防效果。想预防脑血栓的患者,最好遵医嘱用藥。

    家庭医学 2018年8期2018-10-17

  • 心脏病患者常备三种药
    血栓症患者需服抗凝药抗凝药作用在凝血系统,主要作用是稀释血液,使血液不易凝固。除了曾做过心脏外科手术例如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需要服用外,还有几类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也需要服用。第一,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就有可能顺着血液流到肺动脉引起肺栓塞,这是一种致命的疾病。第二,部分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藥。心房纤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医生通过专业的评分系统对患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被评价为血栓高危人群,该患者就需要服用抗凝药。第

    幸福·健康版 2018年6期2018-08-23

  • 心脏病患者常备三种药
    血栓症患者需服抗凝药抗凝药作用在凝血系统,主要作用是稀释血液,使血液不易凝固。除了曾做过心脏外科手术例如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需要服用外,还有几类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也需要服用。第一,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就有可能顺着血液流到肺动脉引起肺栓塞,这是一种致命的疾病。第二,部分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心房纤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医生通过专业的评分系统对患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被评价为血栓高危人群,该患者就需要服用抗凝药。第

    幸福 2018年18期2018-07-05

  • 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抗凝药
    ,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来预防中风。然而有些患者却不知道要吃抗凝药,或是吃错了药,从而造成中风悲剧的发生。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中风,阿司匹林具有明确的预防复发的作用。但是有一种特殊的中风类型,阿司匹林却无能为力,这种特殊类型的中风叫脑栓塞。脑栓塞是由来自心脏的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栓在脑血管,导致偏瘫、偏盲、失语等一系列致残症状,而阿司匹林对这种特殊类型的脑栓塞毫无预防作用。大部分心脏血栓由房颤引起首先,简单说一下心脏里为什么会有栓子。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大众健康 2018年1期2018-02-08

  • 心脏病患者应常备三种药
    栓症患者需服用抗凝药抗凝药作用在凝血系统,主要作用是“稀释”血液,使血液不易凝固。除了曾做过心脏外科手术例如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需要服用外,还有几类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也需要服用。第一,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就有可能顺着血液流到肺动脉,引起肺栓塞,这是一种致命的疾病。第二,部分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心房纤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医生通过专业的评分系统对患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被评价为血栓高危人群,该患者就需要服用抗凝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11期2017-11-28

  • 急性孤立性远端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分析
    端深静脉血栓;抗凝药;治疗[中图分类号] R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9(b)-0126-04Analysis on effect of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olated distal deep vein thrombosisWANG Ping-jiao1 WANG Wen-ming2 CUI Guang-he3 CHEN G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26期2017-10-27

  • 1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围术期抗凝策略并文献复习
    ;桥接;肝素;抗凝药;便血;混合痔[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5(c)-0167-03[Abstract] Clinical pharmacists and clinicians help to analyze and develop practical strategy for 1 case of patient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high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15期2017-07-05

  • 吃药多少剂量合适,可以问基因
    架手术之后要吃抗凝药抗凝药吃多少,剂量很关键:吃少了,会出现栓塞;吃太多,又容易出血,而且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所以,找到合适的量,得经过一番摸索:先吃一点,测一下凝血,再调整用量。“其实,借助基因检测,了解病人的药物代谢能力之后,选哪种药、多少剂量,可以更加方便,更加準确。”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基因诊断中心负责人王伟说。今年初,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检验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联合成立了临床基因检测中心。这里主要进行病原体微生物的基因检测及分析,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支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7年5期2017-05-04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增高1例
    随即根据公式在抗凝药量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出血液量,然后通知临床护士重新抽血后检测INR为1.21,然后报告给临床,医师随即下医嘱加用华法林片2.5 mg口服1次/d抗凝至5月15日,5月16日抽血检查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其中HCT为65.1%,INR为7.29,随即又经过换算通知护士重新抽血后复查INR为2.76,然后报告给临床,医嘱将华法林用量减为1.25mg口服1次/d抗凝,出院。患者两次检验结果见表1。表1 凝血及其他检验指标检测结果3 讨论临床上凝血酶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4期2017-04-18

  •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药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作者Hum J等)肝硬化患者中,凝血障碍复杂,存在出血和血栓风险。尚无研究证实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是否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来自美国的Hum等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比较肝硬化患者服用两类药物的结局。主要的纳入标准:肝硬化患者服用3年以上抗凝剂以治疗血栓;或肝硬化伴有房颤患者服用抗凝剂以预防卒中。主要观察终点包括出血、血栓或卒中复发。研究期间,27例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药,18例肝硬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7期2017-03-06

  •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50,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使用抗凝药的认知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并观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对术后使用抗凝药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药; 认知程度; 依从性;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26期2016-11-30

  • 房颤患者做好3件事远离中风
    ”。医生给开了抗凝药,叮嘱要按时用药。前些日子,周大伯感觉身体没什么不适,自己就擅自停药了。可万万没想到,后来就突发中风,落下了半身瘫痪,后果已无法挽回。“明明是心脏问题,怎么会中风了呢?”山东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宋尚明教授表示:“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但房颤患者若能做好3件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卒中风险测评、坚持正确用药、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就能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房颤症状虽轻,危害严重房颤是临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11期2016-11-24

  • 房颤患者做好三件事远离中风
    ”。医生给开了抗凝药,叮嘱要按时用药。前些日子,周大伯感觉身体没什么不适,自己就擅自停药了。可万万没想到,后来就突发中风,落下了半身瘫痪,后果已无法挽回。“明明是心脏问题,怎么会中风了呢?”山东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宋尚明教授表示:“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严重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11期2016-11-23

  • 我国县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抗凝药物应用情况及临床效果分析
    征患者住院期间抗凝药物应用情况及临床效果分析孙博雅, 武阳丰, 孙艺红, 李珅珅, 李贤, 李敏, 张爱华, 武弢, 杜昕, 孔灵芝, 霍勇,胡大一,高润霖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CPACS-3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县级医院未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抗凝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在真实世界医疗环境中抗凝治疗与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09至2014-06期间,我国15个省或自治区99家县级医院未接受介入治疗的ACS住院患者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6期2016-07-26

  • 利伐沙班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
    词]心房颤动;抗凝药;华法林;老年人心房颤动(AF)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接近10%[2]。具有中高危卒中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使用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凝血相关指标和调整剂量,且与多种药物和(或)食物存在相互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利伐沙班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起效快而且不用监测,同时药物、食物的影响相对较少,是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年4期2016-07-26

  • 不同抗凝方法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竭;血液滤过;抗凝药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在重症医学科(ICU)被广泛应用于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严重急性肾损伤及MODS患者的救治[1]。该技术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调节内环境平衡,也可恰当清除机体内过多水分,有利于减轻组织间质水肿,使患者肺、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得以改善,可稳定患者病情,为救治危重症患者争取了宝贵时间[2]。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抗凝方法应用于CVVH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抗凝技术的选择提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年3期2016-07-25

  • 房颤患者没症状也要坚持服药
    ,房颤患者需要抗凝药治疗,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中风的发生。但我国房颤患者由于存在诸多误区,导致抗凝治疗比率不尽如人意。房颤患者没有不适感也不能停药王先生被诊断为房颤,服用抗凝药一年之后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并没有什么异样,于是便停药了,但不到半年便突发中风,出现大面积脑梗不幸离开了人世。朱俊指出,房颤患者的中风与其危险因素有关,而与房颤症状无关。因此,房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风危险因素评分;如果评分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阵发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6期2016-06-30

  • 抗凝药要定期检查眼睛
    考虑与她常年吃抗凝药有关。金大姐说:“自从装了支架后,我就开始吃抗凝药。手术医生说,吃抗凝药有助于改善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血管堵塞。”这不是“救命药”吗,怎么会害得金大姐视力下降呢?吴主任说:“出血是抗凝药常见的副作用之一,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如果凝血指标控制得不正常,就会有身体器官出血的风险,特别是患者眼底有血管异常时更容易导致大出血的发生。”明确诊断后,金大姐决定马上手术,手术由吴苗琴主任主刀。一个多星期后,金大姐视力恢复到了0.1。然而,吴主任坦

    保健与生活 2016年12期2016-04-23

  • 抗凝药比伐卢定临床应用进展
    34000)抗凝药比伐卢定临床应用进展王其海综述(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宿州234000)【摘要】比伐卢定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0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比伐卢定由水蛙素提炼而出,利用其有效控制凝血酶正常机能的特性发挥作用,国际上通过让其他抗凝药物和它做对比实验,发现其能够取代一般肝素以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治疗药物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所起到的效果。现具体介绍该药物对应的药效和它在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6年2期2016-02-21

  • 10例脑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分析
    成像,介入性;抗凝药贾颐,代晓杰,董素娟,等.10例脑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9):90-92.[www.syxnf.net]Jia Y,Dai XJ,Dong SJ,et al.Analysis on imaging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1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J].Practical Journal o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9期2015-12-21

  • 2014房颤指南之四大关键变化
    匹林、新型口服抗凝药(NOA)及何时进行导管消融,为如何管理众多房颤患者指明了方向。美国成人中有270~360万名房颤患者,这一数字在未来25年中将翻一番。房颤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倍、痴呆和死亡风险增加2倍。房颤可以没有症状到症状严重,病情通常比较复杂和难以管理。1新指南中的四大关键变化Craig T Janauary博士指出了新指南的四大关键变化:1.1CHA2DS2_VASc取代CHADS2:为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新指南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3期2014-08-18

  • 新型口服抗凝药优势解析
    新型口服抗凝药优势解析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药代动力学特性稳定,不需按照INR调整剂量,使用简单,患者依从性更佳。以阿哌沙班为例,此高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每日2次给药稳态血药浓度峰谷比更低,可实现更佳的疗效与安全性平衡。第63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公布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n=24596)发现,房颤患者应用阿哌沙班的停药率显著低于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房颤卒中二级预防应采取积极态度,抗凝治疗在房颤预防中的重要地位无容置疑,循证证据更充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0期2014-01-22

  • 获准上市或用于新适应证的药物 抗凝药Brilinta
    适应证的药物 抗凝药Brilinta替卡格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司匹林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开发的口服抗凝药Brilinta(替卡格雷)于2011年7月20日获美国FDA批准用于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以往临床研究曾考察过Brilinta与阿司匹林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心血管及肾脏疾病治疗产品部门主任Norman Stockbridge博士称,临床研究显示,在降低心脏病发

    药学进展 2011年8期201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