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人口

  • 台湾去年60岁以上就业人口破百万台
    ,65岁以上就业人口为909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约14%。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岛内服务业吸纳大部分中老年人。以2021年数据为例,仅服务业就有超过50万人,其中批发零售业因行业规模大,中老年就业者数量也最多,达17.5万人。台“主计总处”官员陈惠欣分析称,批发零售业有许多小本生意,进入门槛不高,只要体力允许就没问题。“中央社”称,支援服务业占比15.25%最高。台湾求职网站“Yes123”发言人杨宗斌分析称,支援服务业涵盖保安、清洁派遣等工作,这类工作大多工

    环球时报 2023-03-012023-03-01

  •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口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然而,21世纪初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人口抚养负担加重,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2008年之后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传统人口红利的缩减和资源环境的约束,提出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2012 年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经济转型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和措施。与此同时老龄化进程仍在继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学刊 2022年6期2022-12-03

  • 青年就业特征及变动趋势研究
    岁,但在统计就业人口时则以16岁为起点。为了便于与国家宏观数据进行比较,本研究在遵循国家统计局青年界定标准的基础上,针对青年就业人口做适当调整,着重关注16~34周岁人群的就业状况。某一时点青年人口数量的多寡取决于历史出生率水平,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1]。在数据上体现为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起,青少年人口绝对数量及其在人群中的占比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20》数据测算,1

    中国青年研究 2022年1期2022-03-19

  • 中国旅游就业人口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课题。在旅游就业人口特征的文献中,国外的研究涉及应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门学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指标分析[1-4],研究旅游就业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诸现象间的相互关系[5-7],关注地区就业问题[8]和就业政策效应[9],针对各利益群体提出促进就业的对策。国内学者更多围绕旅游就业效应、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研究[10-11],其中,旅游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时间和地区的差异性,郭为等[12]针对旅游就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1-27

  • 兵团发展战略下阿拉尔市就业人口分析
    区位商指数;就业人口;阿拉尔市一、引言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城市的发展和人口就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并以此展开研究,对一些地区的发展和人口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大多学者仅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的一般结论缺少微观建议。倪娜、易成栋、高菠阳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北京总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城市郊区化和远郊区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1]。崔锦荣、刘云海指出,辽宁省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均衡[2]。在现有

    青年时代 2020年17期2020-09-02

  • “高铁公交化”下人口流动的经济学研究
    化”而引起的就业人口流动现象。本文以成渝地区为例,以连接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的交通线路成渝线和成遂渝线以及沿线城市为代表,研究成渝高铁沿线地区就业人口以及其流动的具体推动的作用和表现,希望反映“高铁公交化”对经济圈就业人口流动的影响,为解决其他地区人口和就业分布问题、劳动力供需问题的高铁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分析。本文主要对成渝高铁沿线城市就业人口数量在高铁开通前后数据变化进行比对、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乘客的出行目的、外出工作意愿与“高铁公交化”的联系,对结果

    商情 2020年36期2020-08-20

  •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就业影响的简单实证分析
    (年均值)与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之比呈反向关系,即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利于就业情况的改善;而城镇失业率与人民币汇率(年均值)并没有表现出线性关系,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并不能说明城镇失业率下降的原因。【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城镇失业率 线性回归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就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水平等诸多经济变量与人民币汇率变

    商情 2020年18期2020-05-18

  • 上海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人口转移(2010-2019)
    业结构变化与就业人口转移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上海地区经济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上海市2010年至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上海的产业结构变化历程、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开展研究,运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对此进行说明分析并对2025年前的产业变化情况做出预测,并与发达国家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对比。最终得出上海地区的就业人口转移相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滞后3至4年,预计上海将在2025年达到发达国家城市产业发展水平的结论。【关键词】上海;产业结构;就业人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5期2020-02-22

  • 河南省就业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分布关系及演化规律
    本要素,其中就业人口与产业布局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受资源禀赋和历史地理条件的影响,区域间人口分布和产业布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若这种不一致性超过一定的界限,将会带来区域人口压力过大、劳动力不足、地区发展差距过大以及“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河南省就业人口从2005年的5662万人增至2018年的6692万人,13年间增长了1000多万人。河南省GDP从2000年的5052.99亿元增至2018年的48055.8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2020-02-22

  • 黑龙江省县域就业人口受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
    负。关键词:就业人口;受教育结构;经济增长;县域经济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0-0024-03引言黑龙江省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但随着国企改革深入,老工业基地改造,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近些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力净流出,特别是高学历人口流失严重。经济增长理论证明了人力资本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大量实证研究运用中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0期2019-10-16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就业结构对土地开发度影响研究
    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呈先增加再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持续增长,东、中、西地区3个区域就业结构变动有所差异。②2009—2015年,全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均有显著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3个区域土地开发度的主导驱动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影响较显著,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有显著作用。劳动力不同就业行业对土地开发度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关键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2019-08-10

  • 国际贸易对我国就业结构及规模的影响
    结构的变化、就业人口总量以及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得出国际贸易对扩大我国的就业规模、改善我国的就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指出我国的就业随着在国际贸易开展出现了各地区不平衡等问题,并提出了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地区采取相应的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等相关建议和措施。关键词:国际贸易;就业问题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在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之后,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1]据海关数据统计,20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6期2019-06-24

  •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研究分析
    增长能够带动就业人口的增长,对一个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徽省1998-2017年的GDP和就业人口数的数据分析,运用弹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安徽省近20年来经济增长与就业人口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关键词:GDP;就业人口;分析;建议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5.0051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攀升,安徽省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也良好,经济稳步上升的同时就业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就业人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5期2018-11-06

  • 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耦合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发展与该产业就业人口之间协调与否,反映着地区第三产业经济对劳动力人口的容纳度,亦影响着地该区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产业与就业人口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各自观点并进行实证分析。方鸿和曹明华[1]考察了地区第三产业对提高人口就业率的贡献度。马玉香和刘旭玲等[2]基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互动机制的原理,分析了新疆第三产业及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轨迹。肖智和张杰等[3]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系统考察了中国各省市劳动力流动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两者之间的

    生产力研究 2018年8期2018-10-12

  •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商业就业人口变动实证分析
    徽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持续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持续增长。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不仅数量上超过第二产业,增速上也有更好的表现。这说明第三产业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吸纳安置就业的功能,突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兼顾了社会效益。图3 安徽省历年各产业就业人口变动图商业企业根据其主要的经营业务可以分为零售企业、批发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务服务企业等等,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7-25

  • 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均寿命延长、就业人口减少、养老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等情况使得延迟退休年龄成了必然选择,然而时至今日,各界对延迟退休的看法不一。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对各年龄阶层就业的影响,最终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人口老龄化 延迟退休 就业研究背景2017年3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在2020年前肯定会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利用,对缓解养老金压力也会起到积极

    财讯 2018年18期2018-05-14

  • 我国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会保障支出;就业人口;失业率;积极效应一、引言及文献综述研究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快速發展,但是失业率也一直较高。在排除结构性失业与工资刚性之外,研究我国的就业与失业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投资率、产业结构、劳动力流动、教育水平等都对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研究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李绍光认为失业保险是在我国人口压力过大且劳动力供给绝对剩余的特

    环球市场 2017年7期2017-09-10

  • 我国就业率及就业结构的区域效应分析
    的社会活动。就业人口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包括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的人员。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以上,符合以下情况者都属于就业人员的范畴:(1)正在进行工作的人;(2)有工作单位但因休假、疾病或劳动争议而临时不工作的人,以及由于单位某种特殊原因而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2期2017-08-17

  • 主要统计指标概况
    50.8工业就业人口比率 (%) 36.2 36.2 36.1 36.0 35.9服务业就业人口比率 (%) 58.8 58.9 58.9 59.0 59.2失业率 (%) 4.2 4.2 4.0 3.8 3.9工业及服务业月人均薪资(新台币元) 45589 45664 47300 48490 48790工业 44011 44076 45378 46735 47035服务业 46850 46921 48815 49861 50146公共安全刑案发生率 (件

    中国财政年鉴 2017年0期2017-07-04

  • 全力促进就业 稳固民生之本
    调查数据,对就业人口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问题。一、就业人口平稳增长,劳动参与率有所下降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2015年广西常住就业人口为2820万人(范围包括城镇和乡村),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197万人,增长7.5%。其中,外来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为16.3%,本地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为83.7%;城镇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为46.0%,乡村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为54.0%。作为衡量人口

    人事天地 2016年12期2016-12-23

  • 云南省就业人口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00)云南省就业人口空间结构演变特征潘永平,潘玉君,余祖亮(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以地理集中指数、多样性指数为研究方法,从集中—多样性的实证研究维度刻画了云南省就业人口多样性的分布演化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云南省就业人口集中指数整体下降,部分行业就业人口集中指数小幅上升。就业多样性分布格局整体上朝着就业多样性丰富的方向发展,云南省就业多样性日趋丰富和合理。滇中的昆明市及周边几个州市保持着较高的就业多样性,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10-14

  • 英国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和工资水平较高
    所下降,其中就业人口(16~64岁)下降了1.3%,年轻就业人口(21~30岁)下降2.2%。但与未获得高等学历的就业人口相比,高校毕业生在经济衰退期间也具有较强的抗失业能力。本科生、研究生和未获得高等学历就业人口在2006-2008年之间均实现了平均工资的增长,但自2008年之后,上述人群的工资水平大部分都未提高,只有研究生毕业人口和未获得高等学历就业人口实现了小幅增长。而学位等级对于年轻就业人口的影响更大。获得优等学位的年轻高校毕业生要比获得二级甲等学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14期2016-09-10

  • 对我国就业状况的分析及预测
    未来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变化采用马尔科夫链预测,发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较多。考虑到未来就业人口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通过组合预测方法对三大产业以及未来总的就业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并提出有关建议。关键词:就业人口;三大产业;影响因素;预测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对我国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充分就业一直是个难题。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问题一直存在。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和城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8-04

  • 产业转型背景下就业人口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摘 要:就业人口变动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与就业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检索,重点梳理了关于就业人口与产业发展在数量、结构和空间等方面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业与就业是互为因果,彼此作用的,但以产业和经济对就业人口的作用为主,就业人口对经济和产业的效应作为一种反馈,作用力较弱。关键词:就业人口;产业发展;关系;综述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6)03

    人口与经济 2016年3期2016-05-30

  • 贵州省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5)贵州省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占凤婷(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本文对贵州省1996-2014年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对贵州省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作用,其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3%,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小于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还是在物质资本上,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当代经济 2016年27期2016-04-26

  • 跨省流动就业人口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重庆户籍人口为例
    0)跨省流动就业人口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重庆户籍人口为例桂河清1,2(1.聊城大学 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2.西南财经大学 消费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采用重庆市人口计生委于2012年进行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获得的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排序模型研究了重庆户籍跨省流动就业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大部分为“一般”和“幸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房租、子女是否在身边、流入地(是东部、中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12-16

  • 流动性就业人口劳动合同风险规避研究
    003流动性就业人口劳动合同风险规避研究黄小敏 赵拥军 丛建妮滨州医学院 264003流动性人口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研究流动性人口的关键性问题,流动性就业人口具有流动性大,职业选择主观能动性强,就业素质相对较低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企业在雇佣他们时面临人力资本投资的道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会选择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劳动合同等方式规避风险。合理有效的解决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的利益冲突,需要政府,企业,流动性就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4期2015-11-29

  • 长三角核心区就业人口格局演变研究
    3)0 引言就业人口是区域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结构和分布变化既是区域发展模式变迁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表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等诸多方面。30多年来,在制度方面,制约人口迁移的约束力弱化,使就业人口可以在市场的调节下自由流动;在产业方面,产业转型升级改变了就业人口原有的发展路径。在宏观背景大变动的情况下,需要对就业人口的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出就业人口变动的规律和特征,从而引导就业人口合理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年1期2014-08-08

  • 从北京市就业人口特征看促进就业的努力方向
    ■ 从北京市就业人口基本特征来看,现阶段的就业不仅存在总量矛盾,也存在结构性矛盾2008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的就业人口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经济结构调整趋势一致,但二者未处于均衡状态。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反映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北京市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2005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为1.4∶29.5∶69.1,到2008

    数据 2009年3期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