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辍的处女地”给我们启示

1953-08-17 02:18
中国青年 1953年24期
关键词:达维可夫集体化

还是在过去做土地改革工作的时候,我们就熟悉了、热爱了这部书,这部史诗般地反映了苏联当时全面展开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在紧张斗争的间隙,在小小草屋,豆油灯下,我们不止一次地读着它,深深地为它描写的伟大斗争所激动,而对它所刻划的生动鲜明的英雄人物群像念念难忘。

天才作家萧洛霍夫,以他对于现实和现实底革命发展中的“人”的精湛的理解,卓越地创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典型的形象。通过那些形象,作者不仅深刻而广阔地表现了当时顿河哥萨克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而且是极其真实动人地揭露了农村各阶级的本质、农民各阶层本质的不同的特征。这就为广大的读者对认识农村、对农村事物具体地进行阶级分析以至进入革命斗争实践,打开了眼界和门径。在我国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今天,它对我们的普遍的教育意义,首先正也在这里。

诚然,今天我国的农村和当时苏联的农村,两者所处的历史情况和具体条件,并不完全相同。当时在苏联,“由于社会主义工业已经发展到能够大宗出产供给农业的拖拉机和农业机器,由于在一九二八年和一九二九年粮食采办运动时进行过反对富农的坚决斗争,由于有逐渐教导农民加入集体经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增长,以及由于有第一批集体农庄与苏维埃农庄的优良经验”(注一),因此,在一九三0年开始,他们实行的政策,是“全盘集体化”,是在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消灭富农阶级。而今天在我国还不是采取马上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而是采取限制富农的政策;对于农民的个体经济,也不是马上实行全盘集体化,而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逐步把农民组织起来,经过由小到大、由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互助合作运动,把现在的土地的个人所有制逐步地过渡到集体所有制,就是说逐步地实现和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是和当时苏联的情况不同的,是我们学习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注意的。

我们知道:农民经济,这是一种“站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间的十字路口的经济”(注二),它不走向社会主义,就必然走向资本主义。即令是在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的国家,如果不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想在农村还是存在着原有的生产关系、还停留在原有的个体经济的基础上,要求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要求农民最后地摆脱贫困,那是不可能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格内米雅其村最初的生活图景,正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组织起来、富农还存在着的时候,不单是贫穷的罗比西金们、老奚西卡们以及顿姆卡的老婆似的妇女们,都只能吃一点面包和洋葱,穿一件在严冬也只好光着身子穿的破旧的羊皮袄或者稀薄得像筛子似的短裙子;就连那些劳动力较多而又善于精打细算的中农梅谭尼可夫们,也不过有收成才算好过,没有收成就变得贫穷。结果,像罗比西金这样的始终以肩膊支持着革命的人,还得受雇于富农,受富农的剥削。因此,这就不能不激起罗比西金的愤怒:“我们斗争是为了什么!”也不能不引起梅谭尼可夫的疑问:“我能够这样生活下去吗?”

当然,问题还不单单在于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生产方面有着莫大的困难。作里说明:革命前,农民是用一只手赶牛,一只手揩着眼源;革命后这开头几年,既然是没有农业的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也还不过是有牲口的才可以用牲口驾犁,没有的还是只好没有。这样,收获自然是不多的是不够我用来支援国家建设事业的;这样,农业生产也就不能突破现状,来改善农民自己的生活。就是说:这样的生产现状和生产方式,是既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于农业的需要,又不能满足农民自身继续发展生产的需要的了。而富农却握有连机器在内的大量的生产工具,剥削着农民的劳动,像牛蒡草一样地滋长着,遮着劳动农民的太阳。因此,这就不能不使罗比西金坚决要求斩断富农的命脉,把集体农场组织起来;也就不能不使梅谭尼可夫热忱拥护党的政策,而自愿地加入了集体农场。

然而,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改变为先进的合作化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是容易的吗?决不是的。因为:这是一个革命的转变;是由

工人阶级领导和必需贫农同中农支持的、向富农——农村中的资产阶级进攻的一场阶级斗争。由于当时反革命分子波罗夫则夫和富农雅可夫·洛济支这些人的存在,由于他们对于集体化运动公开的和隐蔽的阴谋破坏,就使这个斗争更加复杂、尖锐而严重。党的首要任务,便在于教育农民克服困难和进行斗争,教育农民克服自身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和因循守旧的习惯,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这一些,便构成了这部长篇叙事诗的中心的思想和生活内容。在作品中,可以看到:格内米雅其村是怎样从初次集合动员农民加入集体农场,又怎样由于执行政策上的偏差而有许多农民退出了集体农场,终于又怎样由于端正了政策特别是斯大林同志论文的发表而重新争取了更多的农民加入集体农场。这之间,不用说是经历了许多的极其曲折艰难的斗争的。

而在这个斗争道路上,我们看到: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教育,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最先,是在那次动员大会上,看有多少农民提了多少问题:“一切东西都要公有吗?”“屋子怎么办?”“集体农场只是一时的呢?还是永久的?”“那些各自干的人怎么办呢?他们的土地会被没收吗?”“我们要一道吃饭吗?”……,还有:一个主张:“穷的人参加一个,富裕的人加入另外一个”;反对“除了富农,全村都加入一个集体农场”。一个表示:既然要自愿,他就“愿意站在外面看”:好就签名,不就不。另一个则认为:他和他兄弟住在一道都吵架,要是全村的人在一起,就再也收拾不了了,因此他说:“我不加入集体农场!”……。这一些问题和见解、错误的主张以至反对的态度,说明了:这时候的这些人们(主要是中农,特别是富裕中农),或者对集体农场这一新鲜事物还十分缺乏认识和理解,因而不可能一下子接受这个新的生活底变革;或者对自发地倾向于跟着富农走的那一条旧的道路还存在着依恋和幻想,因而就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了抗拒的情绪。……

从康德拉脱·梅谭尼可夫的形象中,更可以使我们明白而深刻地感觉到:农民是怎样进入了集体化运动道路,怎样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而在逐渐改造的过程。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以十分鲜明的色调,极其突出而细腻地刻划了那些在思想和行动上具有双重性格的中农的典型的特征:一方面,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事实,从他自己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梅谭尼可夫深深懂得旧时代生活的艰辛,时刻恐慌于那样生活下去的无出路,因而衷心倾向于革命,热烈地加入了集体农场;然而,同时一方面,深植在灵魂深处的小生产者的私有观念,却又不时地使他痛苦,使他时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于私有财产的留恋。作品令人信服地描写了他在加入集体农场前夕的这种精神面貌、这种复杂的矛盾的思想情绪。当他从会后回到他那熟识的小屋,看到他的公牛和母牛、他的马……一切原来属于他的而第二天即将交给集体农场的时候,他的心是这样地收紧了。他给公牛多添了一捆乾草,这和他的家庭在贫困里一道长大的公牛的命运使他担心:把它交给集体农场,交给生人,这是痛苦的。这样,他整个晚上在辗转反侧,在吸烟——

在快要天亮的时候,他睡着了。但就是在梦里,他也感觉到情形是困难而又烦重。康德拉脱接受集体农场的原则是很不容易的。带着眼泪和血,他扭断了把他和财产所有权,和他的牛、他自已的一块田地连系着的脐带。

此后,在一个时期内,梅谭尼可夫虽然已经在劳动中表现为不愧是一个优秀的突击队长,如同拉古尔洛夫所称赞的是第一等的集体农民,但是,他自己却不得不承认:他的良心还不够让他入党。为什么呢?因为,一如他自己所说:“就是在现在,我加入丁集体农场,我也还是依恋着我的私有财产。”当然,党将会帮助这一个淳朴的谦逊的真正苏维埃人最后地摆脱掉私有观念的残余,而提高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水平,最后地使他的良心能够让他入党的。如上所述,把农民组织起来,使个体农民转变成为集体农民,实在是十分困难而巨大的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主要是依靠党的教育、党的工作和党的政策的指引。在这里,党的政策和它的体现者——达维多夫的形象,有着巨大的意义。

作为党的政策和列宁、斯大林思想在格内米雅其村的主要传达人,达维多夫这一来自红色布替洛夫工厂的普通工人、政治上思想上已经足够成熟了的优秀的布尔什维克,他的对待事物的党的思想立场和党的政策观点,是始终显示在他的活动中的基本的特征。在作品中,我们首先看到:达维多夫是怎样以无产阶级思想感情对待农民,怎样以高度自觉地为人民服务的热忱从事农业集体化的工作。达维多夫原来一直是习惯于工人阶级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生活,乍一来到农村,对他来说这一环境不仅是陌生的,而且由于当时的农村也确是处于落后的状况,这不能不使他的工作更加困难;但是,他并不害怕困难,并不曾丝毫抱怨农民以至农民干部的落后,相反,却以极大的爱、全心全意的工作和积极的行动来影响他们,改造他们。我们忘不了;正是他的行动,推动了格内米雅其村的新生活的前进。我们更忘不了;他在行动中的一切模范作用,都十分自然地表露了工人阶级的精神品质和他的朴实然而执着的分明的爱憎。比方,在消灭富农阶级的过程中,当村苏维埃主席安德烈·拉兹米推洛夫被富农孩子们哭叫所烦扰,而丧失了自制,并因而对阶级敌人表示怜悯的时候,达维多夫就这样严正地指出:

“你替他们难受……你可怜他们。而他们可怜过我们么?我们的敌人看到我们的孩子们的眼泪,曾经哭过么?他们曾经为了他们杀死的人们的孤儿哭过么?唔?……”

接着,达维多夫又这样批评了安德烈:

“你想我们驱逐富农的家族是可怜吗?再想一想吧:我们把他们驱逐是使他们不能妨碍我们建立一种新的生活,那种生活再没有那些……你是格内米雅其苏维埃政府当局,可是还要我来对你宣传 !”

这些话及时地提醒了人们,是足以激发起人们的阶级意识来的。又比方,在分配没收得来的衣物的场合中,当贫穷的顿姆卡的老婆说出要求给她七个小孩子几件衣裳,而混进集体农场内的富农分子雅可夫·洛济支对达维多夫居然胡说什么“这样她要阔起来了!”这样的话的时候,达维多夫以其工人阶级的直觉立刻发觉他的错误,而愤怒起来,予以斥责:“你说的什么话?唔?”作品的这样一个细节描写,确能充分而动人地传达出达维多夫的工人阶级的浑厚的阶级感情。那看来平常的一句对话就显示出人物内在的力量,显示出达维多夫是日常地具有这种对待事物爱憎分明的原则精神。

当然,仅仅有政治热情,有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愿望,是还不够的。只有正确地掌握了党的政策路线并将它贯彻到实际工作里边去,这才能真正地和最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党的政策——这是人民利益的最集中的体现,是一切工作的南针。在作中,深刻而有力地表现了这一点。其中,拉古尔洛夫和达维多夫的形像,互相映照来看,是很有意义的。

拉古尔洛夫——这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红旗动章获得者、格内米雅其村的党支部书记,像他自己所说的,他是“用心为党和革命流过血的人”。的确,他对革命是无限忠心的,他带着病也不辞劳苦地工作着,并且吃力地学习着英文,幻想着世界革命;他总想把一切事情快快地办好,一下子把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消灭,以便以进一步达到消灭世界资本主义的目的。照他自己的看法,这个愿望未始不好,但是,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才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拉古尔洛夫的错误正在于他往往不凭主观愿望而不顾客观情况及其可能,以感想代替政策而离开了党的的路线,因而表现了对农业集体化的急躁冒进的左倾偏向和强迫命令的粗暴作风。比方,他独出心裁地主张“家禽公有”,强迫农民交出所有的家禽;比方,为了征集秽物,他又欧打了中农班尼克,和禁闭了三个集体农民……这样,他就把好事办成了坏事,妨碍了集体体化运动顺利的进展,在不少地方损害了劳动农民群众的利益,严重地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与拉古尔洛夫相反,达维多夫则是善于领会党的政策的精神实质、善于把政策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善于随时随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的优秀的榜样。虽然,由于对农村的复杂环境和它的历史情况一时还不熟悉不了解,他也有个别的看不到和看不透的地方,这主要就是对暗藏的敌人、富农分子雅可夫·洛济支还不曾识破;在这里,作者表现了这一点,富有极大的生活的与实性,揭露了生活中的矛盾,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阶级斗争极端的复杂性和艰苦性,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这一点,并不妨害这一英雄人物形象的光辉与他的崇高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深刻感人的力量。这,突出地表现在他是怎样正确地执行党中央的政治路线,而和一切违反与脱离这一路线的错误思想与作风作坚决的不可调和的斗争中,例如,在他与党区委会书记的几场的对话中,就充分地显示了这个力量。

当时,以区委书记为代表的错误倾向,一方面是在于以极端官僚主义态度对待农业集体化运动,完全不顾及农村的具体的实际的情况和群众运动的规律,错误地要求一下子就“百分之百的集体化”,而向达维多夫推出所谓“我将凭着你所获得的百分数来评判你的工作”。这显然是以盲目冒进的“左”倾思想代替了党的政治路线和具体的政策方针的,显然也是迫使像拉古尔洛夫那样的下级干部发生强迫命令以致违法乱纪现象的一个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另一方面,这个区委书记在对待富农的问题上却又表现了右倾。要达维多夫“审慎的对待富农”,非但不听取达维多夫关于斯大林同志的论文的引述,这篇论文是说到在当时苏联应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清算的;并且藉着党内负责人的地位,以极其恶劣的官僚主义态度,蛮横地向达维多夫说道:

“你可以随便去解释领导者的任何言辞。但是对区负责的是区委常委会和我个人。记着,你到我们派你去的村庄去,一定要遵照我们的路线,不能依照你自已发明的路线。我没有工夫和你讨论了……”

面对着这此严重错误的倾向,达维多夫怎么办呢?一方面,他始终清醒而坚决地坚持党中央的路线并为保卫它而进行了决不容情的斗争,向区委书记当面指出:

“我当然要依照党所决定的路线,而且我用工人的方式坦白的告诉你:你的路线是错误的,这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事实如此。”

同时一方面,又在对区会负责、严格遵循党的组织纪律的原则下,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避免了上述错误的发生,并主动地及早纠正了“一切家禽公有”的错误;对于富农阶级,则采取了毫不动摇地坚决进攻的政策,这一些,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是符合于党的政策因而也真正符合于广大劳动农

民群众的利益的。

达维多夫之所以能这样正确,不仅由于他懂得政策,具有政策观点;而且由于他懂得对党和上级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具有坚强的群众观点。不但如此,他还十分懂得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而又必须有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坚强的领导的真理,因而他能够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和群众的自觉自愿的程度来进行工作,并又在一切活动和斗争中提高群众、带领群众前进。这,正是我们所见到的在达维多夫身上的领导的艺术。这,正如当时斯大林同志在关于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一篇历史性文件“胜利冲昏头脑”中所指出的:

“领导的艺术是一件严重事情。不可落在运动后面,因为落在后面,就是脱离群众。可是,也不可跑得太前,因为跑得太前,就是丧失自己与群众的联系。谁愿意领导运动,同时又愿意保持自己与千百万群众的联系,那他就应进行两条战线上的斗争:既反对落在后面的分子,又反对跑得太前的分子。

我们党之所以强而有力,不可战胜,就是因为它领导者运动,同时又善于保持并增加它与千百万工农群众的联系。”(注三)

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达维多夫,正是遵循了斯大林同志的这一教导来领导运动并保持了和增加了他和群众的联系的。格内米雅其村的农民群众(主要是妇女),曾经由于暗藏敌人的煽惑所蒙蔽,为了索取谷种而侮辱、殴打了达维多夫。在那种混乱的情势里,达维多夫既不因为群众的骚动而模糊了阶级意识,而仇恨她们,只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才说过“都是为了你们,你们却在杀我!”同时,他又不因为群众落后而对她们无理的要求有任何迁就,不,他宁死也不交出仓库钥匙——交出去就是牺牲她们自己的利益。达维多夫正是为的保护她们的利益而从容地忍受着她们的打骂的。他的这种明智和镇定的态度,这种高度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但如此。在第二天,村民大会上,达维多夫在指出了一部分农民那样的行动是说明了“他们向着富农分子的方面动摇”的事实以后,他这样地阐明了党对聚众的原则的态度,他说:

“公民们!布尔什维克是没有复仇的心意的,他们只是没有饶恕地惩罚他们的仇敌。但是纵令你们脱离了集体农场,听从了富农的鬼话;从纵令你们偷盗了谷物,打了我们,我们并不把你们当做敌人。你们是暂时走错了路的动摇的中农。我们不曾对你们采取任何行政上的处分的。不过,我们要使你们觉悟。”

而他,更加着重地关心着播种工作。这些,真正十分地感动了教育了群众,打开了人民向着光明的心扉。于是,那五十七个退出集体农场的农民送来了重新要求加入的请求书;而在天亮的时候,个体农民和三个集体农场突击队,全体都到草原里去了。

在群众初步组织起来、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达椎多夫并不满足于这个成绩;他还是不断地把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灌注到工作和生活中,影响他们和帮助他们继续的改造和提高。这,在作品中描写得最出色的是:达维多夫亲自到草原去带领突击队,以身作则地发动了社会主义的劳动竞赛。在这个深具艺术魅力的情节中,我们看到:达维多夫不但是诚心诚意地向梅谭尼可夫学习他所不在行的劳动技术,而且在根本上以工人阶级自觉的行动,有意识地来为农民阶级弟兄树立一个新的劳动态度、社会主义劳动态度的活生生的榜样的。他给自己提出了那样高的生产量,虽然也因此使他一夜没有睡好,但是,他想:“我就是在农田里,我也要做到这点!我就是点起灯笼来耕,我也要耕一公顷又四分之一。我不能耕得再少!那样,对于整个的工人阶级,将是一种耻辱。”我们看到:正是由于达维多夫的这种思想感情和他在劳动中的业绩,引起了群众的仿效而掀起了社会主义竞赛的热潮,结果,不但像生产突击手梅谭尼可夫他们更加前进;而且使人惊讶的是:就连以前原是最落后的群众之一——安脱普·格拉支也突然猛进,创造了最高的新纪录。从这里,我们可以相信:人们是更进一步地在向社会主义迈进了。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还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告诉我们的这一段话,对我们今天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而“被开垦的处女地”这部伟大诗篇,它的主题的极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的说服力量,恰也是反映和证实了这一真理。我们广大的青年同志,可以从它所再现的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个体农民怎样改造自己成为集体农民这一历史运动和斗争规律里,得到了很大的启示,汲取到丰富具体而多样的关于怎样教育农民这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应该以达维多夫为榜样,面对着我们伟大国家生活和斗争,深刻领会我国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深刻理解党的政策方针,而在各种工作和学习中,为配合和参与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斗争、为用社会主义思想去教育农民、把农民组织起来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注一:引自莫斯科版《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三七二——三七三页。

注二:引自斯大林著:《列宁主义问题》第二一九页。

注三:同右书第四一二页。

猜你喜欢
达维可夫集体化
2012年“苏拉”和“达维”双台风影响的近海风暴潮过程
回到赞拉
浅析中苏农村题材小说中的社会主义改革描写
用理想培育班级核心价值的探索与反思
农村集体化时代及集体解散后的婚恋
崔可夫元帅的“礼物”
达维寺庙
把秘密带回家
把秘密带回家
集体化时期基层社队农业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