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设社会主义,青年要奋发有为

1954-08-23 03:48史集
中国青年 1954年19期
关键词:困难祖国建设

史集

在国庆五周年的时候,我们回顾祖国解放以来所获得的成就,的确是伟大辉煌的。祖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不但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斗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而且又进行了巨大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这样就日新月异地改变了自己国家的面貌,胜利地向社会主义的远大目标前进。让我们看一看吧:这几年中,我们的工业农业在不致向前发展。一九五四年预计现代工业的总产值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四点二倍,工业农业总产值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二倍。我们的财政情况已起了显著的变化。我们的文化教育、交通、卫生、水利、国防等各项建设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伴随着建设事业的进展,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提高。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现在更加巩固了,在外交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我们的国家已

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巨大力量。这一光辉的史页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正因为这样,中国青年一想到祖国就产生了无比自豪和自信的情感。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祖国是多么伟大;我们的党和领袖是多么英明;我们的前途是多么宽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这充分说明了青年对祖国、对党、对毛主席的热爱和感激。对我国人民几年来艰苦奋斗的伟大成果充满了无限的喜悦。

但是,新中西的青年固然不应该停止在称赞祖国的伟大,歌颂生活的美好,满足于现在的幸福。我们应该把胜利的欢呼,作为又一次前进的号角,当作要将我国各项建设事业推向新的更大胜利的起点。我们过去的成就是够伟大,够辉煌的,但是,也像毛主席所指示我们的:过去的工作只不过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我们前面的道路还更伟大,更长远。我们今后的任务就是“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国家”。这就是说,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空前宏伟的事业。它将在我国历史上,永远消灭对立的阶级,永远消灭剥削和贫困;它将使百年来不断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变成独立富强的大国;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与文化面貌;它将使六亿人民享受自由幸福的生活。

新中国的青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负有重大的责任。新中国对于青年的特别关怀,就是殷切地期望青年们承担和发展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去年发出的开放加强党对青年国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里指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这个历史任务,主要依靠新中国的年轻一代来完成。”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这个宏伟壮丽的事业面前,新中国的青年英雄般地接受了祖国所交与的重大责任。他们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在各个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在我们青年工人中。有成千成万的先进的生产革新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有力地推着历史车轮飞快前进。在青年农民中,有无数的农业劳动模范,他们带头推进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准备要把汪洋大海一样的分散落后的个体农民经济尽快地改造成为先进的集体农庄。在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志愿军中,无数青年战斗英雄以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保卫着我们的祖国。广大的青年学生都在奋勉砥砺。为做到德才兼备。体魄健全而努力。这些青年不愧为祖国的优秀儿女,为祖国的希望。但是正像对待我们祖国的成就一样,我们青年决不应该满足于自己一点点的成就,我们应该看得更远,看得更大。我们应该深深体会毛主席所说的“我们正在做我们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句话的深刻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但是在这几千年里,有那一个时代会赶上现今这个时代的光明伟大;我们中华民族在这几千年里是在不断前进,但是又有那一个时代的脚步能像今天这样飞快;我们优秀的祖先在中西历史上建树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业,但那一个专业能比得上今天建设社会主义这样光辉灿烂,这样壮丽宏伟。我们目前,真正是处在伟大的时代。对于新中国青年来说,正是“生逢其时”,祖国用她的英雄儿女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祖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宝藏,等待着青年朋友们去勘探开采,以使大地堆满了黄金、钢铁、石油、煤炭;祖国的宽广天空和绵延万里的海洋,期待着青年们驾驶着飞机和轮船飞来驶去,使自然能够为我们服务,祖国现有的工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园地,正像刚被开垦的处女地,期待着青年们去用自己的血汗,把它提成,为灿烂的花园。因此,我们目前所从事的事业,真是英雄的事业。青年们不论做那一项工作,只要奋发有为,自强不息,都可以在祖国英雄儿女的行列中,成为光荣的一员。正是这种对祖国的责任感,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心,鼓舞激励我们青年不停地前进,再前进。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青年中,有些人并不是以这样的积极态度对待这个伟大的事业,也并未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所担负的任务。他们因为生长在胜利的环境:经常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但他们未能认识到这些条件正是为了使自己能更快地成长,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他们反而受了旧社会思想影响滋长了某种程度的依赖思想。有的青年说,上有毛主席,中有党团员,我可以不用操心,有的青年不想作火车头,认为只做火车皮被火车头拉着走就可以了,也有少数青年叹息“生不逢时”,如果晚生几十年,一降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就用不着自己奋斗。类似的依赖思想在青年的日常生活里也有所表现:例如有的青年学生要锻炼身体,一定得学校行政把一切设备都准备交全了,自己才去锻炼,而不肯大家亲自动手,创造有利条件,有的青年把别人的帮助做为自己进步的唯一源泉,经常抱怨同志们对他的帮助不够;有的青年自己不善于独立思想,不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处处依赖领导。工作中遇到一点小问题,就伸手向领导要办法……。青年处在成长的时期,知识和经验都很不足。在一定条件下需要长一辈的指导和别人的帮助,这是自然的。但青年自己不能有依赖思想,因为如果有了依赖思想,就易失去青年应有的蓬勃朝气,就不会奋发有为,自强不息。这样,不但青年自己将变成一事无成的庸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也将失去了依靠。这样,我们革命前辈几十年来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打下来的人民天下,以及辛勤建立起来的革命事业将不能为我们这一代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下去。斯大林在一九二八年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对当时的苏联青年说:

“你们知道,我们与全世界资本家打了三年的仗,就是为了赢得这些和平发展的条件,你们知道,我们赢得了这些条件,我们认为这是我们最伟大底成就。

但是,同志们,任何胜利,连这个胜利也在内,还有自己的反面。和平建设的条件对于我们并不是没有影响的。这些条件在我们的工作上,在我们的工作人员身上,在他们的心理上都刻下了自己的标志。在这五年中,我们就像在轨道上一样平静地前进着。因此,我们许多工作人员便有了这样的情绪:一切都好是一帆风顺,我们差不多是坐在特别快车上,沿着轨道一直不换车地到社会主义那里去。

“在这个基础上便产生了‘自流论,以为名然而然‘一切都会搞起来的理论,以为我们这里已经没有阶级,我们的敌人服贴了,一切都将如意而行的理论。由此便产生了懒惰、打磕睡的倾向。这种打瞌睡的心理,这种让工作‘自流的心理,正是和平发展时期底反面。

斯大林当时对苏联青年的告诫,同样适用于今天我国的青年,我们应该及时警惕起来,克服那种由于处在和平时期所容易产生的不健康的错误思想倾向,做一个奋发有为的社会主义战士。

要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艰难困苦呢?有艰难困苦的。我们要不讳言困难,正视困难。

我们面前有些什么困难呢?一个是在生产斗争上的困难,另一个是我们还处在极复杂的、尖锐的阶级斗争的环境。在生产斗争方面,正如周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有计划的工业、生产加工业建设对於我们是一个完全新的课题。”我们的技术是非常不够的,可是没有技术就没有工业。我们要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这自然就是困难。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就很簿弱,这几年工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较,产量还是低的,这与我国六亿人口的大国是不相称的,而重工业的建设只是不能一蹴而成的,这又需要我们克服很多困难。我们的农业生产是落后的,这几年来虽然产量已大大超过我国历史上最高的水平,但是仍然赶不上人民和国家对农产品的需要。我们巳耕地的面积还不足,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不少农业合作化正在开展,农业机械化还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事情,要把落后的分散的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起来。毫无疑问是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克服的。在阶级斗争方面,外国帝国主义还包围着我们,解放台湾的任务还是一个严重的斗争。国内已被消灭的阶级和即将被消灭的阶级之中的少数顽固分子,正用各种方法破坏我们的事业。还有一些旧社会渣滓,如骗子、流氓、惯窃、惯盗等也在为非作歹,盗窃公共财产,危害社会秩序。所有这些情况,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真理:要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横在我们面前的一切艰难困苦呢?这就是要我们人人抱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排除困难的斗争中前进。自然,我们所指的艰苦决不是限于生活作风上的朴素(当然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的是要求我们在各种建设专业中老老实实地学习本领,掌握知识,刻苦地钻研工作,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以便扫除一切阻碍,打倒一切困难。如果离开这些来谈艰苦奋斗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艰苦奋斗是我国人民的一种优良的传统,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艰苦奋斗中,创造了五千年中国历史,我们革命长辈,在艰苦奋斗中进行革命。我们青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勇敢地同困难作战并战胜困难。我们知道,一个青年的真正锻炼,是要在和困难作斗争中,在克服困难的斗争中取得的。暖室里培养出来的花草,生命力是脆弱的,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只有从艰难困苦中斗争出来的人,才是坚强的人。我们是要担当起艰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就应当要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锻炼。对待困难态度不同,使青年有的能成钢,有的有成渣的危险。例如最近有两个学地质的人,毕业后同派至某地工作,一个能克服困难,努力钻研,结果自己提高了,工作做好了,当上勘探队副队长,负了更大的责任。另一个躲避困难,说工作太苦,又不合他的兴趣,最后就脱离工作,逃跑回家。但是同一学校成绩差不多的两个人的不同表现,如果前者能继续努力,如果后者不改正错误,那两人的前途之不同是不言而喻了。新中国青年要有这样的气概:甚么地方困难,我们就要到甚么地方去。要不屈不挠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在任何困难的面前都要咬紧牙关去征服它,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不要见难而退。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你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引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其实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个寓言充分告诉我们,要有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青年朋友们,英雄的时代在大踏步前进,伟大的时代使命正需要我们担负,让我们发奋有为,艰苦奋斗,亲手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公主义共和国吧!

猜你喜欢
困难祖国建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