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奴才气贵族气市侩气

1960-08-20 05:12郑治
中国青年 1960年7期
关键词:老师傅陶粒资产阶级

郑治

清华大学机械系金相专业五年级,有十七个对建筑材料完全“外行”的同学,仅仅用了四天时间,就成功地烧制出了陶粒“专家”烧制了七十多天没有成功,而且认定还要试验七百二十天才有可能成功的陶粒。(陶粒,是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建筑材料,它可以代替混凝土中的卵石,重量只有卵石的二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用于大型高层建筑,可以大大减轻地基负重,降低造价,具有很大的国民经济意义,目前北京很多工程都等着用。过去国内外都是用高级粘土烧制的,但在北京,土源和运输都有困难。党根据多快好省的精神,要求用一号劣土烧制陶粒,并把这任务交给清华大学等六个单位去完成。)这真是一件值得人们深思的事情。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

这十七位同学来到烧陶粒的工地。他们是来参加公益劳动的。一到工地,他们就发现这儿到处是冷清清的,没有大跃进的气氛。经过打听,他们知道了在烧制过程中,老师傅的意见得不到专家的尊重:专家轻易不下来,下来也只是交给方案,要工人们照着干;烘干炉设计得不好,里面结了冰,老师傅提出修改,专家却说:“这是从外国书上抄来的,不能乱动。”同学们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刻感到这儿烧制陶粒的方向有问题。虽然他们在来工地以前还不知道什么叫陶料,然而出于高度的革命置任感,他们向党提出了要参加陶粒的试制和生产。党支部支持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在参加工作前,负责试制陶料的“专家”给他们上了一课“现场教学”。这位“专家”提 出了一个有36种方案、需要720天和试验9000次的计划,而且一口气就说了十来个关键,但就没有说出什么是主要关键。总之,陶粒“专家”把烧制陶料说得玄之又玄。同学们听了以后,没有被这位“专家”所摆的迷魂阵吓住。他们认定专家这一套是严重地脱离实际。同学们开始虚心地向老师傅学习操作技术,并向老师傅请教。老师傅告诉他们:“同样是一号土,实验室里烧得出来,工地上为什么烧不出来?关键就在‘烧字!”老师傅短短的话,使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关键,他们就在“烧”字上下功夫。开始两炉失败了,烧第三炉时,他们发现有几颗烧成的陶粒,同学们高兴得跳起来,热烈地讨论为什么一炉中会有几颗是烧成的。陶粒“专家”却在旁冷冷地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过去不也烧出过几颗吗?!”同学们可不像他那样想法。他们学习过毛主席的著作,认为:既然有几颗好的,就会有千千万万颗好的:因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抓住特殊进行分析,就能够找到普遍规律。经过分折,同学们发现这几颗陶粒是在炉子的特定地区,所受到的温度影响和别的不一样。烧制陶粒的道路有些端倪了,顺着方向走去,终于烧制成功。他们所花的时间不是720天,也不是七十天,甚至不是七天,而只用了四天。在事实面前,这位“专家”还不甘心认输,他认为:“这是打游击打出来的,不科学!”“没有理论根据”。

看了上面的故事,人们一定要问,为什么“专家”烧制了七十多天没有成功,而且认定还要七百二十天才有可能成功的事,在这些同学手中,四天就成功了呢?事实已经作了非常清楚的回答:这些同学所以能在这样短短的时间内烧制出了陶粒,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参加试制过程中,坚持政治挂帅,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同资产阶级专家迷信外国、迷信书本的奴才气、不相信群众和不重视实践的贵族气,以及为了个人名利的市侩气,进行了尖锐的坚决的斗争,并且取得了胜利的结果。

这种奴才气、贵族气和市侩气,并不是清华大学的这位陶粒“专家”所独有,目前在一部份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较深的青年知识分子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因此,横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奴才气,贵族气和市侩气,仍然是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进行思想斗争的主要课题。

清除奴才气

在像清华大学的这位跑粒“专家”一类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看来,只有外国的和书本上的东西才是“标准”、才是“科学”。甚至当烘干炉实际已经变成了“冰箱”,还坚持说“这是从外国书上抄下来的,不能乱动”。对外国已经有的东西,不敢根据实际情况改动一下:对于外国还没有的东西,他们当然就想都不敢想了。这不是毫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十足的资产阶级奴才气又是什么呢?

而清华大学机械系金相专业五年级的同学们,一发现烘干炉竟结了冰块,就不管什么“专家设计的”、“从外国书上抄来的”,马上肯定这样的烘干炉必须改造,而且毫不犹疑地着手进行了改造。同学们这种从实际情况出发,破除一切陈规旧律,不受任何外国陈规的束缚,创造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的品质,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这是一切有民族自尊心的人们共同具有的品质,也是我们无数革新能手们和那些奴才气十足的资产阶级专家们的根本区别之一。

这些奴才气十足的专家们,根本不相信我们自己有创造新事物的力量。在他们的思想上早就肯定我们只能落在别人的后面,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他们根本不了解,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道路。资本主义社会几百年中才能达到的科学技术成就,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几十年、几年,就可以实现;为资产阶级偏见和唯心主义世界观所束缚的资产阶级学者,用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探索的东西,在我国的从资产阶级枷锁下解放出来的、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手中,往往只要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可以解决。解放十年来,特别是从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是最好的明证。

打掉贵族气

在外国、在书本面前奴才气十足的人,在群众面前必然表现出十足的贵族老父气。在清华大学这位陶粒“专家”身上,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

贵族老爷气十足的知识分子,他们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是“群氓”。特别是像科学研究和技术革命,那只能是他们这些所谓受过专门训练、有高深学问的“天才”和“专家”的事;“群氓”根本不应问津,只能听从地们的指挥,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我们的观点恰恰和他们相反。我们认为,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历史上的创造证明了这一点;一九五八年以来的大跃进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次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中的成就也说明了这一点。大量的创造发明,都是由劳动群众中提出来的,有的则是由于“三结合”才得到实现的。有专门知识的知识分子,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他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工人农民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成就,清华大学的陶粒试制成功,最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自誉为陶粒“专家”的人,闭门自搞了七十多天,毫无成果;然而“外行”的同学们相信工人,并且和工人老师傅结合在一起,只花了四天功夫就成功地烧制出了陶粒。这究竟是谁有“天才”,谁能创造,不是很明显了吗!

为什么这些老爷气十足的人,硬是不相信群众的创造呢?其原因在于他们轻视实践,不相信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线”。群众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实践者,因此,他们有最丰富的实践知识。但是资产阶级专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从科学家们脑子里想出来的,因此,他们不听取工人在实践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而只要工人照着他们的方案做,要客观事物的变化服从他主观想出来的方案。这样做是极其荒谬的,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其结果,当然一事无成。最荒谬的是当同学们已经烧制出陶粒来的时候,他们却还是不肯承认,说什么”这是打游击打出来的,不科学”、“没有理论根据”。而同学们恰恰相反,他们以毛主席的思想为武装,他们重视实践,和工人们一起劳动,相信工人们有丰富的知识,他听老师傅的意见 他们对实践中为第一步骤都加总结。当出现了几颗陶粒的时候,他们就抓住了这一现象不放,进行探索,再试验。他们这种实事实求是的态度是正确的、科学的,由于他们遵循了这种唯物主义的办法,终于和老师傅们一起烧制成功了陶粒。在全国各地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为什么往往是工人甚至是青年徒工能够“鸡毛飞上天”,而一些自认为有知识的人却显得一筹莫展呢?最根

本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扫净市侩气

清华大学的那位陶粒“专家”,在开始是并不想搞陶粒的。他觉得搞陶粒这种科学研究项目“太琐碎”、“理论低级”、“没油水”。而后来发现搞陶粒可以创造所谓“国际第四派粘土膨胀理论”,能够有名有利,就很热衷于这个“冷门”。他的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生产的需要,不是为了社会主义,而是为了个人的名利,把试制陶粒的工作当做验证他假设出来的什么“曲线”和“万能公式”的手段,当成他成名成家的阶梯。正因为这样,他对生产上的迫切需要是无动于衷的。已经试验了七十多天没有成功,他还打算试验上七百二十天,至于国家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他是根本不考虑的。正因为这样,他就不顾意倾听老师傅的意见,因为,如果这样做了,将来一旦成功,岂不是功绩要被人分去一半,显不出他的伟大科学家的理论的高深和预见性了吗?

和那位陶粒“专家”相反,机械系金相专业的同学对建筑材料专业虽然是外行,甚至速“陶粒”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但是,当他们知道了陶粒是一种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目前很多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物都非常需要的时候,一种强烈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促使他们要下决心很快地烧制出来。“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在这一响亮的口号下,把所有人的智慧都高度地集中起来了。正因为这样,他们勇敢地担负起烧制陶粒的任务,能够虚心地向老师傅学习,和老师傅们一起参加劳动实践;他们不怕困难和打击,勇敢地以毛主席的思想战胜了资产阶级专家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和方法,成功地烧制出陶粒来。

这是多么解明的对比啊!一个是处处为了个人的名利打算;一个是全心全意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前者是腐臭不堪的的资产阶级市侩气,后者是祟高无尚的共产主义风格。共产主义风格在我们的事业中将发生伟大的作用,而资产阶级的市侩气,对我们的事业只能起腐蚀作用。一切愿意使自己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真正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人,都应该坚决扫净这种资产阶级的市侩气,树立和发扬共产主义风格。

知识分子在革命事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毛主席早就说过:“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特别是一支人数众多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科学技术队伍。我国青年知识分子应该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力军,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艰巨任务,在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中大显身手。但是要真正担负起这个任务,如毛主席所指出的:“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而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结合,关键在于改造思想,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清华大学烧制陶粒的斗争,对于改造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来说,是一篇极为深刻的教育材料。

猜你喜欢
老师傅陶粒资产阶级
卖早餐的 小贩
不同陶粒掺量下透水混凝土性能分析
卖早餐的小贩
粉煤灰陶粒石油压裂支撑剂的制备与表征
“企业可以少赚钱,但苗不可以掉价!”虾苗界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你一条好虾苗是如何炼成的
减水剂对陶粒混凝土坍落度及扩展度的影响
盲人推拿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利用石煤提钒尾矿制备免烧陶粒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