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963-08-16 03:36向任宸
中国青年 1963年24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资产阶级科学技术

向任宸

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岗位上的青年同志们,让我们都来读一读《攀登医学先进技术的高峰》这篇报道。让我们大家想一想:王忠诚、白广明、陈炳桓等这一批年轻的神经外科大夫,为什么能够这样顽强地排除万难,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攻克了我国医学的空白点,攀登上世界医学科学的高峰?他们的动力从何而来?对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动力才能真正推动自己不断前进,使自己在科学上作出重大的贡献?

王忠诚、白广明、陈炳桓等年轻大夫的事例,生动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伟大的动力,只能由伟大的目的而产生。他们攀登上医学高峰的动力,就是从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目的而来,就是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目的而来。

有人说,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这不是太抽象了吗?是的,对于没有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们来说,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很抽象的,远不如为了个人的荣誉、地位、金钱、享乐那么具体,那么“亲切”。但是,对于千千万万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来说,这就一点也不抽象,而是十分具体,十分亲切的。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目的,在王忠诚、白广明、陈炳桓等这些年轻大夫的身上,是怎样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使他们在祖国医学史上创建功勋。

第一,伟大的目的,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正确地选定奋斗的方向,树立起革命医生的雄心壮志,奋发图强。我们看到,摆在王忠诚、白广明、陈炳桓等这一批年轻大夫面前的,是世界医学上一个难攻的堡垒——神经外科。在中国,这更是一个人们望而生畏的空白点,既缺乏专家的指导,又没有专门设备和图书资料,前进道路上充满着困难和风险。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条道路呢?为了个人的名利吗?不是。如果为了个人的名利,他们早就会动摇和退却,去选择更为平坦的道路了。王忠诚就有过思想斗争,他考虑过:对个人来说,如果继续当外科医生,确实是一条比较平坦的道路。那么怎么办?退却吗?不!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决不能动摇和退却!他想到了最可爱的志愿军伤病员,怎样因为脑外伤而遭受痛苦和牺牲,他想起了政治指导员的话:“伤病员同志都是社会主义的坚决保卫者,对待伤病的阶级兄弟,应该像亲手足一样,不能有一点私心!”于是才下定决心:“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个人付出代价,迎着困难和风险前进!”白广明在毕业时,坚决要求把他派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去,党委书记对他说:“创建神经外科,填补祖国医学的空白点,就是最艰巨的任务!”白广明从此就树立起攻下这个医学尖端的雄心壮志。这不是十分清楚地表明,革命医生的雄心壮志,只能从发展我国现代医学事业的伟大目的而来,只能从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伟大目的而来吗?

第二,伟大的目的,使他们能够刻苦顽强地学习和工作,勇敢地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胜利地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风险,攀登上医学的高峰。我们看到,王忠诚、白广明、陈炳桓等这一批年轻大夫,忘记了休息和娱乐,日日夜夜地刻苦钻研一切能够找到的文献资料,熟读牢记几千份病历和X光照片,不辞劳苦地锻炼动手术的基本技能。这是为了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吗?是的,他们对于精通神经外科所必须付出的艰巨劳动,是完全自觉和怀有强烈的兴趣爱好的。你看,他们为了熟悉头颅骨的构造,没有标本,就自己去挖掘荒zhong的尸骨,制作出标本来。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爱好腐尸的臭味。他们对神经外科的兴趣爱好和战胜困难风险的顽强精神,不是天生而来,而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这一强大动力的产物。

第三,伟大的目的,使他们能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病人,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把病人的欢乐当作自己的欢乐,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当他们遇到病人的疑难重症的时候,也不怕承担责任和风险,尽一切努力把病人从死亡和残废的威胁中抢救出来。这一切,对于一个追求个人名利的个人主义者,是根本办不到的。只有充满崇高的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革命医生,才

能够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我们看到,王忠诚、白广明、陈炳桓等同志正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一个把自己全部身心交给社会主义的革命医生,在他的心目中只能有病人,而不能有自己。想到自己多,必然想到病人少。

第四,伟大的目的,使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经常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政治上和业务上永不满足于已得的成绩。王忠诚等就是这样。他们并不满足于手术成功率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而放松努力。他们总是精益求精,深益求深,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课题。这是因为他们自觉地认识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对于我们这样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人民来说,是不值得骄傲的,还应该更辛勤地努力,达到更光辉的成就。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岗位上涌现出来的奇迹,正是由无数具有光辉理想的人民所创造的。我们时代的人民,所以能够比任何时代更快更好地攀登科学高峰,一方面是由于先进的社会制度为科学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途,另一方面就是由于人民愈来愈自觉地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作为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青年在努力学习科学技术,钻研业务的同时,一定要加紧思想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增强前进的动力。只有又红又专,才能不畏艰险,攀登科学高峰,为祖国建设创建丰功伟绩。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科学成就都是受到党和人民支持的,那么,科学工作者是不是可以保留一点个人主义作为“动力”,推动个人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同时也就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这是不对的。所谓个人主义的动力,就是把个人的科学成就,当作“资本”,来猎取个人的荣誉、地位、金钱、享乐等等。这样的人,心目中没有劳动人民,没有社会主义,一心为个人名利而奋斗。他们可以为了个人的私利去钻研科学,并且取得一时的成绩。但是这样的积极性,是决不能持久的。个人主义是一种麻醉剂,当个人主义者看到某种工作有私利可图的时候,他可以像吸过鸦片一样,精神提高百倍。然而瘾头一过,精神立刻下降百倍。例如,对“一本书主义”或者“一篇论文主义”的个人主义者,一本书写成了,一篇论文写成了,有了名,有了利,他的动力也就到头了;或者中途遇到困难,个人的目的没有达到,也就灰心丧气,鼓不起干劲来了。而且,如果对个人主义思想不进行坚决斗争,个人主义就会不断滋长,小个人主义会发展到大个人主义。一旦发展到个人欲望同集体事业的需要发生尖锐冲突的时候,个人主义思想就要“爆炸”,个人主义者就会同人民的,集体的事业相对抗,走上反对人民利益、反对集体利益的道路。

还有人以资产阶级科举家的成就作为“论据”,来证明个人主义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

我们应该承认,当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尤其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初期,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一些有杰出成就的资产阶级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的确在科学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们也直接参加了反对反动的封建教会统治的政治斗争,来捍卫他们的科学真理。为了捍卫科学真理,有的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这些科学家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都在时代运动中和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参加政党进行斗争,一些人用笔和舌,一些人用剑,而许多人则两者并用。因此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满和坚强”;这样,他们就能在科学上得到突出的成就,而另外那些躲在书斋里不问政治的学者,“他们不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人物,便是生怕烧坏了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给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打下基础的大科学家,正是坚持进步理想的人。但是,不管怎样,资产阶级的科学家总是存在着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的。资产阶级科学家做出的科学成就,总是被资本家所占有,它不能带给人民以最大利益,相反地常常会被资本家用来危害人民。资产阶级科学家所处的阶级地位,也使他们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他们的思想中,往往既有进步的唯物主义因素,又有反动的唯心主义糟粕;他们的唯物主义,也往往带有片面的、形而上学的缺点。还有的科学家,前半生是战斗的唯物主义者,当他们成名成家以后,就变成了保守的唯心主义者。他们的这种局限性,成了阻碍他们的科学思想获得充分发展的枷锁。例如牛顿,当他站在自发的唯物主义立场上的时候,他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但是他同时存在严重的形而上学思想,并且笃信上帝,因此最后得出了一切运动的起源是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的荒谬结论。资产阶级科学家,也不可能真正摆脱个人主义的束缚,成为真正的集体主义者。这种束缚也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依靠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充分适应广大人民的需要,促进科学更大地发展,使个人在科学上有更高的成就。

因此,我们青年同志,决不能把资产阶级科学家看

做是完美无缺的榜样,甚至把他们的思想糟粕当作精华来吸取,走入迷途。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需要完全摆脱资产阶级局限性的、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科学家,这种以最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专家,将以空前未有的速度,超越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的成就,成为进一步发展科学的伟大旗手。我们不应该在前人面前妄自菲薄。

我们要鄙弃个人主义的“动力”,还因为社会主义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根本矛盾的,而这种矛盾则是由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事业,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必须使科学与生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为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服务。这就决定了每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科学技术专家,必须严格地按照人民的需要,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生产目前的和长远的问题,在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选择科学研究的题目,往往是寻找付出最少劳动获得最大名利的捷径,这就必定同社会主义的需要发生矛盾。

第二,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事业,必须走群众路线,把科学从少数专家的垄断下解放出来,交给广大群众。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项目,必须是集体的工作,依靠集体力量、集体智慧的合作才能迅速取得成果。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喜欢“个人奋斗”,不肯真心诚意地在集体中互相帮助,有时甚至互相封锁、互相“保密”、留一手等等,这就使他们同集体格格不入。

第三,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事业,要求科学技术工作者坚持严谨老实的科学态度,对科学研究工作有高度的负责精神。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很不容易始终如一地坚持这种科学态度和负责精神,很容易把抄袭、粗制滥造、自我炫耀等资产阶级作风带进来,造成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损害。

社会主义时代科学技术工作的这些特点,同资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个人主义者离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离开集体主义的原则和社会的支持,只想孤军奋斗,个人成名成家,在集体的科学事业中捞一把,使他们一定不能够在社会主义科学园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会处处碰壁,一事无成。在社会主义时代,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决不是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动力,而是束缚科学事业发展的沉重锁链。它对于人民,对于自己,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只有完全抛弃个人主义,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够获得思想的彻底解放,攀登上现代科学的高峰。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资产阶级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