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读书会

1980-07-15 05:54陈企霞
读书 1980年7期
关键词:读书会报刊读书

陈企霞

《读书》曾发表过于光远同志回忆他参加读书会,以及他对于读书会这个方式的赞许的短文章。这引起了我许多有关读书会的回忆,触发我个人好多难忘的回想。现在,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我也发表一些感想式的意见。

报刊和书籍的编辑机构,想了解读者的反映,从而得到改进、甚至改变自己工作的一种依据,这可以说是文字宣传工作的群众路线。从我个人阅读的历史来回忆,我记得刊物上最早留出一定地方来和读者联系的,是邹韬奋先生的《生活周刊》(最近曾看到过一篇回忆这件事的很感动人的文章)。表面看来,这是编辑部为读者的服务;实际上,也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广大读者对报刊提供了反应、要求,确实也帮助了报刊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后来,很多进步报刊,都有类似的活动,如“读者来信”、“读者问答”、“读书顾问”、“读书指导”等等栏目,都发生过很大影响。

三十年代,在我们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文化围剿”的那些岁月里,在学生、青年知识分子中间,就比较普遍地有了读书会这类的组织。我们的党组织,很重视在群众中出现的这个活动方式,有意识地去领导,去组织,去推动这些活动。尤其是在三十年代后期,在高涨的救亡运动中,这种进步的读书会运动,发展得更为普遍,更为活跃,扩大了我们党的影响,动员和组织了革命群众。我记得当时流行的一些革命书报,如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何干之同志的《中国启蒙运动史》,等等,以及当时很著名的一些进步书刊,都曾经在成千成百的读书会中作为讨论的内容。

当时读书会所采用的方式,大体有三种:

第一,长期的。这是一些进步的社团,作为自己经常活动的方式,定期向成员推荐书刊,进行座谈。例如有关中国农村经济问题,又如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和影响的问题等等方面,好多学术团体、群众团体都进行过有相应内容的读书会活动。

第二,短期的。当某一个重大的或特殊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发生的时候,文化宣传的活动家们,选择有关书报,在自己周围的群众中,组织对这些专题的读书会。从我个人的记忆中,在当时实际上是反对抗战的蒋介石大喊“攘外必先安内”的时候,又如在反对“唯武器论”的口号时,笔者就曾参加过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读书会。

此外,还有一些临时性的读书会,比如说:出版了一本有争论的作品,或新翻译的、引起了反响的外国小说、电影,临时举办一些读书会。如高尔基、辛克莱的小说,以及后来的《铁流》、《毁灭》,都有过这些活动方式。我还记得当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在上海上映时,也就有过这类活动(当然,这已经不是读书会了)。

(这里应当声明,这些记忆,当然是非常粗疏的,而且现在手边没有现成的材料,只好写成这样。)

有关读书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其广泛的作用和影响,实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而且这种活动方式,正象于光远同志所提到的,认为可以继续采用和推广。对这方面的活动,我有以下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第一,一个普通的读者,自己看一本书,看了,就算了。一般的说,得益是不多的。他如果同别的人聊聊书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或三五个人一起谈谈,甚至多找几个人座谈一次,那么他对这本书的理解,必然会大大提高,这是不言自明的。如果引起不同的意见和讨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照我看来,这大有好处。再如果能把这些争论的内容,反映给报刊,那末各方面的得益就更不用说了。

第二,对各种专业的研究工作来说,这也是很必要的,交换意见,互通情报,集思广益,有多么大的好处,这是研究者们能体会的。

第三,对书籍、报刊的编者和读者的关系来说,有步骤、有计划地、主动地在读者中间进行这样的活动,它的好处也是很容易了解的。

我以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大概很少是不读书的吧!(多读点或少读点罢了。)还得说一句,如果你的周围真有不读书的年青人,也应该启发他,诱导他:爱好书本吧!(过去的读书会就这样艰苦地工作过。)“书为灵魂添羽翼,时间空间可逾越!”再说,在目前很多青年中间,思想上、精神上,不是有所谓“危机”吗?那么,我要说:要激发人们对生活的信心;要加强人们对我们的事业,以及正确地领导这个事业的党的信任;要培养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那么,读书吧!比较有组织地读书吧!

话还得说回来,我说的是读书会,这里有个“会”字。早就有人说:共产党会多。在“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那些黑暗岁月里,“学习班”、“学习会”,甚至“读书班”,还有“住读班”之类,已成为束缚,甚至是虐待人民精神生活,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桎梏。很久以来,所谓“学习”、“开会”,甚至使人一听就感到头疼;聊空天、混时间的所谓“学习”、“开会”,比比皆是。即使在当前,也还存在着好些会风不正的社会现象。那么提倡开读书会,岂不是不大合时宜吗?这就该有一个原则了,那就是在这些活动中,要提倡和发扬充分的民主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坚决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不勉强,不贪多,可来可去,没有约束。要求要适当,方式要灵活,不强求一律,要活泼生动。

最后,我建议:(我不知道我有否这个权利)我们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的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以及各群众团体:采用,学习善于采用这一种活动方式吧。我还想说:各大专院校中,无论是教研室,无论是团组织中的活动,学生会的活动,各种群众学习运动的方式中,如果能减少一些实际上是确确实实没有多大用处的“填鸭式”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也采用,和学习善于采用这一方式吧。

猜你喜欢
读书会报刊读书
爸爸的读书会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我们一起读书吧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