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蒋抗日

1981-08-20 05:13刘文军
中国青年 1981年11期
关键词:东北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

刘文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袭击沈阳,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日本很快地占领了我东北全境,随后又侵入我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时刻!

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分析了形势,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爱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1936年4月9日,张学良将军与周恩来同志在延安会谈。双方同意一致抗日,互相帮助,互派代表,帮助东北军进行抗日救国教育。1936年9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可是,蒋介石依然坚持反共。1936年12月初,他到西安,以临潼县华清池作为临时行辕,把张学良、杨虎城找来,提出两个方案逼他们抉择:一是服从“剿共”命令,将两军全部开赴前线,进攻苏区;二是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分别调往福建和安徽,陕甘两省让给“中央军”。张、杨秘密商定,一不再打内战,二不离开西北。对策是:第一步“苦谏”,尽量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如果“苦谏”无效,第二步就“兵谏”,设法捉蒋,逼他抗日。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清晨5时,东北军包围了华清池,在骊山一块大石头后面的乱草丛中捉住了蒋介石。

在捉蒋的同时,西安城里十七路军和部分城防部队解除了中央宪兵第二团、省公安局、别动大队等反动武装,控制了飞机场、火车站和邮电局等要冲,并且逮捕了蒋帮陈诚、蒋鼎文、朱绍良等几十个军政要员。

西安事变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全国人民热烈欢迎张、杨的爱国行动。国民党内部一片混乱: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轰炸西安,趁机置蒋于死地,以便取而代之;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亲美、英派,反对讨伐,力主用和平方法营救蒋介石。张、杨所部爱国将士,特别是东北籍将士,他们的父老兄弟在敌人的铁蹄下成了亡国奴,认为不杀掉蒋介石对不起东北父老。在共产党的内部,也有不少的党员觉得不杀掉蒋介石,对不起被蒋介石杀害的革命先烈。机会主义分子张国焘半夜去敲毛泽东同志的门,提出要杀蒋介石。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预示着两个前途:或者由于事变的发动,引起新的更大规模的内战,造成日寇侵略的顺利条件;或者停止内战,使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早日实现。

在这复杂的局势面前,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杨邀请,派出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同志组成的代表团,前往西安谈判。与此同时,应西安方面请求,红军主力集中于西安附近的三原、泾阳等县,准备配合东北军、十七路军迎击国民党亲日派的进攻。

12月23日,谈判正式开始。蒋方宋子文出席(次日宋美龄亦出席),西安方面张学良、杨虎城出席,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参加谈判。经过两天的谈判,以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六项主张为基础,达成了六项协议: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其他具体的救国办法。蒋同意六条协议,被释放回南京。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胜利地实现了党的逼蒋抗日方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实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猜你喜欢
东北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纷争
罗登贤与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聂荣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践行与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论西北“三位一体”大联合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
刘澜波抗日救亡活动之武汉篇
张学良谈『西安事变』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