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怒有益

1981-08-20 05:12于文华
中国青年 1981年2期
关键词:轻率部将林则徐

于文华

一百多年前,著名的抗英英雄林则徐曾经书写一块大匾,告诫自己:“制怒”。所谓“制怒”,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不随便“动肝火”,坚持冷静地待人处事。这一点,对青年人说来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生活里,当碰到气人的事情的时候,很多人常按捺不住自己,容易“动肝火”,“怒发冲冠”。从表面上看,这种人性格暴躁,实际上也是意志软弱和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盛怒之下,理智控制不了感情,往往引出不好的结果。三国时,张飞在其结义兄长关羽被东吴杀害之后,怒气冲天,急于率兵报仇,强令部将范疆、张达在三日之内做出几十万套孝服,否则立即杀头。结果,自己被两个走投无路的部将刺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很多的。有的人往往在“一气之下”,把对人的批评变成粗暴的斥责和辱骂;在“一气之下”,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轻率和错误的决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也有的在“一气之下”,说出一些伤人感情的话,弄得彼此吵嘴、打架……当火气消退、心情平静以后,不少人对自己所作所为深感后悔,但多已“悔之晚矣”。

发怒非但有损于工作和同志间的感情,而且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对自己身体也极为不利。据测定,人在发怒时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身体各部平衡被打乱,就象动力机“飞车”一样,损伤极大。易怒易病,从爱护身体出发,也应该注意“制怒”。

发怒容易制怒难。要真正做到“制怒”,必须努力陶冶自己的性格,尤其是那些脾气暴躁的人,更应该象林则徐那样,把“制怒”当作座右铭,随时注意控制自己。遇到令人气恼的事时,一定要沉着冷静,遇事想宽一些,想全面一些,既摸清前因,更考虑后果。不要轻易地、无确切根据地批评一个同志;不能随意向别人发火,损害别人的人格和自尊心;也不要在火头上对一些问题轻率作出决定。要努力控制自己。断然脱离引起争吵和发怒的场所,是自我制怒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一时控制不住,对人发火了,当心情平静以后,一定要采取补救措施,挽回损失。尤其是出言不当,伤害了同志,要马上给人道歉,解除误会,求得别人的谅解。朋友,消除你的怒气,做一个有理智、有修养的青年吧!

猜你喜欢
轻率部将林则徐
《林则徐》
自然资源部将从四方面支持地热产业发展
阿基与乌龟之轻率的结论
生态环境部将对环评信用管理对象失信行为记分惩戒
林则徐禁烟
狗仔VS自媒体时代的“轻率”
间接故意的司法认定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工信部将启动云计算十三五规划 重点推进4G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