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张床=1间屋的科学问答

1982-08-28 05:46李世华
中国青年 1982年11期
关键词:劳动价值生产

李世华

生活里许多常见的事物,往往不被人们重视,而科学家却从其中发现了许多奥秘。1921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乘轮船回国途经地中海时,象千百人一样被深蓝色的海水迷住了。但他没有停留在对美丽自然景色的陶醉上,而是冷静地思索着:这深蓝的颜色必定是由某种光散射引起的。回国后他又和同事们一道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拉曼效应”。商品,人们同它打交道已有六七千年之久了,到资本主义社会更是“不可一日无此君”,但千万人都对它熟视无睹。即使有些人,如古希腊奴隶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冥思苦索地寻找过5张床同1间屋相交换的“等一性”的基础;后来的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对商品作过探索和研究,但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和科学发展进程的局限,他们不可能找到科学的答案。“只有马克思科学地研究了它,他从商品的实际发展中作了巨大的研究工作,从普遍的存在中找出完全科学的理论来。”(毛泽东语)

谁都知道,一个人要生活下去,需要许许多多的物品。可是,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人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而且,在私有制条件下,产品又都归各个私人所有。那么,人们怎样生活下去呢?原来,大家都将自己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同别人的产品交换,通过交换来满足彼此的多方面需要。这种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或出卖的产品,就叫商品。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商品也是这样。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告诉我们,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

任何商品,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例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许多商品往往还有多种使用价值。过去人们只知道石油可用作燃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能利用石油制造合成纤维、人造橡胶、塑料等几十种化工产品。不过,并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是商品。如果生产的粮食供自己吃而不交换,生产的衣服供自己穿而不出卖,那么这些粮食和衣服虽有使用价值,却不是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供别人、供社会使用的,而不是供生产者自己使用的。一个药厂的资本家,不是自己要吃那么多的药,只是药对别人有使用价值,他靠出卖这种商品来赚钱。

商品生产者想换回的是商品的价值。价值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我们不能从商品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找出价值来。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只有在交换时才表现出来。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得到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将商品卖出去。消费者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才得到商品的价值,这时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得到了实现。而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实现不了价值。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有个英国商行向中国输入了大批吃饭用的刀和叉,并声明决计把它推销到全中国。结果出卖刀叉的所得,几乎抵偿不了这些刀叉的运费。这个商行为什么会遭此厄运呢?因为中国人吃饭向来只用筷子,刀叉对中国人几乎没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谁都不买,所以其价值得不到实现。“偷鸡不着蚀把米”,英国商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还有另外两种情况,就是或供过于求,或消费者买不起。这样,商品价值就不能实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卖不出去的现象是普遍地、经常地存在着的,特别在经济危机时期,产品更是大量积压甚至不得不销毁掉。商品卖不出去,反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商品是劳动创造的。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呢?商品的这种一身二任身分,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劳动的这种性质,是马克思的天才发现。

生产某种商品,总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农民生产粮食,要用各种农具在田里耕作;织布工人利用织机把布匹生产出来;木匠通过使用锛、凿、斧、锯在木料上加工,制造出各种木器来。每一种劳动,无论在目的方面,还是在劳动对象、使用的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上,都可以通过观察区别出来。这种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叫具体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各种具体劳动生产的商品尽管千差万别,却可以互相比较,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这说明,在这种具体劳动的背后,存在着共同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不说,生产商品的各种劳动,无论是农民的耕作,还是木匠的加工,都不外是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种抛开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就是一般的人类劳动,也称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同一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只有在社会分工和存在不同所有者的条件下,生产者的劳动才表现为价值。当这种经济条件消失了,比如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所有产品都归社会所有,不存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劳动也就不表现为价值了。所以,价值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同样,商品也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交换商品,实际上是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本来是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却是物与物的关系,真象被掩盖了,使人们不容易看得清楚。只有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才使其真象毕露。

价值既然是劳动创造的,那么,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只能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亦即劳动时间来决定。也许有人会说,一个人越不熟练,越是“磨洋工”,制作商品的时间越长,他的商品也就越有价值了。这是一种误会。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不是哪一个生产者和生产单位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凡是完成商品的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者,就赚不到钱,甚至亏本和破产。解放前,江南流行一首《卖布谣》,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卖布买米,有饭落肚。谁人买布,前村财主。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当国外的先进纺织技术和机织棉织品进入中国后,决定棉布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逐渐缩短,而使得手工织布的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首民谣以简练悲愤的语句,概括了当时使用传统操作方法的织布工人的窘迫境遇。那时,除了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外,“哥哥”“嫂嫂”没有其他出路。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一百多年前,铝稀少得比银还贵。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大摆宴席,宾客用的是银碗,唯独皇帝一人用铝碗。可是现在铝制餐具已非常普遍。事情变化的原因就在于,那时铝的冶炼方法十分落后,生产一吨铝比生产一吨银花费的劳动时间多,现在冶炼方法进步了,生产一吨铝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于是,铝制品也就以它的物美价廉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商品的交换是按照等价原则进行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价值规律。货币产生之后,商品交换通过货币作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就是价格。在私有制社会里,由于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商品价格自发的波动,时而高于商品的价值,时而又低于商品的价值,但这种波动总有一定的限度。物以稀为贵,不能无限度地贵;物以多为贱,不会无限度地贱。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如同挂钟的钟摆总是围绕着中心线摆动一样。价格背离价值而波动,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它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价值规律正是通过这种波动,自发地指挥着人们的经济活动。

上述马克思对商品进行的深刻而科学的研究,不仅使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关于5张床同1间屋相交换的“等一性”基础的问题,得到了科学的回答,而且还得出了无产阶级一定要起来革命的结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关系是最普遍最大量的关系,就连劳动力也成了商品。资本家与工人,是通过商品买卖关系联系起来的。在资本主义关系下,工人创造了大量价值,但得到的报酬(工资)却只是劳动力的价值。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就是这样鲜明地对立着。工人阶级要摆脱这种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就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商品和无产阶级革命,这两桩看来毫无关联的事,从此被马克思深刻地联系在一起了。

猜你喜欢
劳动价值生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热爱劳动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