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友给我的座右铭

1982-08-28 05:46金子宣
中国青年 1982年3期
关键词:燃烧热培养能力学生会

金子宣

一位老校友,曾对我们讲过这样的话:知识有可能遗忘,但能力却不会被丢弃,它将伴随你的终生。几年来,我一直把这位老校友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我走过弯路。一开始我认为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书看得越快越好,知识背得越熟越好;可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好。比如,数学课学习因式分解,我做了上千道因式分解题,题虽做了不少,但水平仍然不高。后来老师告诉我,不要每题必做,只要将每种类型的题目选做几道就行了,关键在于总结和掌握规律。在老师的启发下,我把题目分类总结,归纳出十几种解题方法,很快掌握了因式分解的规律。过去我认为“熟”能自然“生巧”,现在我认识到,不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不会分析和思考,“巧”不会自然到来的。

有一段时间,我总想在学习上快跑。我曾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一本化学书。但回过头来一看,全是夹生饭。我不得不塌下心来,从基本概念入手重新学。在学习热化学反应时,书上对“燃烧热”下了这样的定义:一摩尔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为了掌握这个定义,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关键词语,即“摩尔”“完全燃烧”“稳定氧化物”。我把这几个词一抠懂,“燃烧热”的概念就清楚了。从这里我体会到,读书有读书的本领,抓不住要点,再快也是白费。

记忆和背诵,在学习中很必要,但没有真正理解,就去死背,只能使脑子越来越僵。以前我认为政治课就是靠背,谁背得多,谁就能得到好成绩,其实不然。后来我逐渐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我改变了学习方法。比如学习哲学时,讲到人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个概念,如靠死记硬背,就觉得很抽象。我结合历史课上讲的人的进化过程去理解,这个概念就变得具体而又丰富,再没有枯燥的感觉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这也是一种能力。

除了学好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外,我还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我认为这是培养能力的极好机会。我参加了上海市中学生数学爱好者协会。一位大学教师讲的《计算机的语言》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买来有关计算机的书,课下钻研。我校一位数学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同学们总结了一套“学习自我质量管理”的方法。这套方法用“数理统计”去计算很费劲,要统计和排列出同学的“标准分数”,要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计算。我想,能不能借助于计算机呢?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钻研计算机理论,终于编出了计算程序。我又利用星期六下午到复旦大学,花了八九个小时,把程序输入到计算机里,经过几次修改,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方案,并得出了精确的结果。全班四十多人的成绩,计算机只要502秒就算好了,比数理统计的方法快多了。这个课题搞完后,我写了一篇小论文,题目是《用计算机进行学生学习质量的管理》,华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老师们看了之后,鼓励我继续努力。有人问我,搞这些课外活动,会不会影响课内正常的学习?我告诉他们,这全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不仅没有妨碍我的课内正常学习(上学期七门功课,我的总成绩是676分,年级里排第一),而且正由于参加了这些活动,还大大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想,我们如果能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做一些小小的“研究”,那一定能迅速提高我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是个范畴很广的概念,它需要在学习中培养,也需要在工作中锻炼。我在学校做学生会主席的工作。我想在自己的任期内,努力使“学生会”这部机器开动起来,为同学服务。为了促进“教”和“学”,学生会组织了几次评教评学座谈会;为了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学生会请人作学术报告,组织了文娱活动;为了改进学校的工作,学生会发动同学们提出了二百多条提案……虽然我总是忙忙碌碌地学习、工作、生活,但我觉得生活是那样充实和美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渐渐悟出了那位老校友的话寓意深刻。当能力和基础知识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掌握了一把万能的钥匙。这把钥匙,的确象我们老校长段力佩说的那样,这是终生受用的。

猜你喜欢
燃烧热培养能力学生会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燃烧热知识常考题分析
燃烧热知识常考题分析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燃烧热易错题直击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3种自选煤样燃烧热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