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芬克思提出的难题说起

1983-01-01 08:57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0期
关键词:林彪社会性本质

晋 江

司芬克思之谜——矛盾两方面有主次之分

传说埃及金字塔前曾有过一个人首狮身的怪物,叫司芬克思。每个通过那里的人,都要回答它提出的难题: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是什么?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就放行,回答不出的就被吃掉了。据说有一个智者通过那里,他回答说,你说的是人呀!人生下来不能走,爬行,不是四条腿吗?这就是早上四条腿;人长大了,站起来了,用两条腿走路,这不是两条腿吗?这就是中午两条腿;到了晚年,人老了,拄个拐杖,不是三条腿吗?这就是晚上三条腿。听了这个回答,这个叫司芬克思的人首狮身怪物逃遁不见了。人们把这个司芬克思称之为人之谜,说是解释“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人是什么?按照这个人首狮身像的作者的回答,人不完全是人,人是人和兽的混合物。后来,人们关于人是什么还有些说法,诸如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等等。我们不要简单地把这些说法看成是毫无道理的胡说。在这些似乎纯属胡说的后面,包含着某些真理的颗粒。

但是,这毕竟是属于人类幼年时期对人是什么的解释,它是聪明的,但总归是带着某些稚气和荒唐。这稚气和荒唐就在于说到底它还是没有从本质上回答出人是什么,或者说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问题。

其所以未能从本质上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它只看到了人是矛盾体,而未能看出人内在的这种矛盾中有一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一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前者才能决定人的本质。

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包含有矛盾。同时,世间的每件事物都包含有自身独有的特殊矛盾,以此互相区别,成为每个事物存在的根据。每件事物的这种特殊矛盾的双方并不是均衡地共处在一起的,其中必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占支配的、主宰的地位,矛盾的次要方面则居于被主宰的、从属的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以人来说,人是从动物转化来的,具有一般动物所具有的那种自然属性。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说的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并不就是人的本质特点。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地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社会性则是人的本质特点,离开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无所谓人。自然性是人的存在的生理基础,社会性则是人的灵魂和特征。它决定了人所以是人,不是人面兽。

要掌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就要分析事物的内在矛盾,尤其要掌握事物的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要把矛盾的双方均衡看待。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在我们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千万要注意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不可将其孤立起来,光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将其次要方面弃置不顾。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例,决定一部作品是否是革命的、进步的,当然首先看这部作品是否表达了革命人民的要求,是否揭示了社会前进的规律,从而是否有利于革命,有利于人民的事业。这是决定革命文艺的本质和特点的首要因素。就是说,革命的内容是革命文艺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这是不是说革命文艺只抓这个主要方面就可以了呢?是不是作为艺术形式、艺术性的这个次要方面就可以忽视了呢?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忽视了这个次要方面会直接影响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影响到革命文艺功能的发挥。所以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着重解决革命文艺的内容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丝毫也没有忽视革命文艺的形式这个矛盾的次要方面,而且强调地指出,缺乏艺术性的作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这是很自然的,一部艺术上不生动,比如语言不生活化,情节不吸引人,没有真正感人的细节描写,那末无论思想意图多么美好,多么革命,也是不会吸引人的,因此,也就不会有真正持久的感染力。古人也懂得这个道理:“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就是说语言没有文采,不漂亮,文章就流传不开,就象腿短的人走不远一样。

文艺如此,其他世间一切事物都莫不如此。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除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面,还有相互转化的一面,就是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当事物内在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做一个清醒的革命者——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矛盾的两个方面

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认识和掌握它们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对我们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正确地解决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或特殊性,都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有一个时期,对林彪一伙搞的是极左还是极右搞不清楚,硬说是极右,当极右批,越批越不对劲,越批越叫人糊涂,就是因为没有抓住林彪一伙的口号、纲领、手段的主要倾向和主要特征。林彪一伙两手并用,两种货色都有,而主要的矛盾方面是极左。打倒了“四人帮”,特别是在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坚定地、尖锐地、如实地把林彪、江青一伙搞的一套称为极左,而且深刻地揭示他们的极左是对我们党内左的指导思想的利用和夸大,这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林彪、江青一伙搞反革命的主要特点。对他们那一套的批判,也就符合实际、顺理成章。这是我们党按照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认识事物,解决革命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个生动的范例。

掌握不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主要倾向,就会在认识事物、解决矛盾时迷失方向;不注意矛盾的主要与次要方面的互相联系和转化,看问题就会片面,思想就会僵化,行动就会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并掌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做一个清醒的革命者。

(小青摘编)

(柏峰推荐,摘自《理论与实践》1983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林彪社会性本质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林彪最后一次题词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林彪之病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