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山村

1983-08-21 03:00
中国青年 1983年5期
关键词:煤窑小山村团支部

“浅水养不住鱼,穷山留不住人”

我们上张家坟大队是塞外高原土石山区的一个小村,人称“两山夹着一张嘴,年年都有讨吃鬼”的穷地方。七十年代,团支部也带领青年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奋斗过。我们在荒山上建起了高灌站,筑起了蓄水池,使350亩荒地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可是,由于极左路线干扰,农业生产只能搞单打一,搞工副业硬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所以尽管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社员日子还是不好过。青年们寒心地说:“在村里吃不好,没钱花,年纪大了连个媳妇也娶不到家。”因此,千方百计要跳出“农门”。那阵子,党、团支部也教育青年“扎根农村干革命”,可青年只当耳旁风。青年赵海是村里的电工,听说公社农机站要招几个工分加补贴的工人,便三天两头磨缠着非走不可。团支部和社员们都不想让他走,说生产上离不开。他听了,脸拉得老长,连工也不出了,冲着支书直发牢骚。支书无奈只好放他走。临走时,支书还特意跟他说:“兴许过几年村里变好了,你还闹着要回来哩!”他淡淡地笑着说:“就是变成天堂,也不回来喽!”

“穷山变富山,引来‘金凤凰”

1979年,党的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了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党把“靠山吃山,傍水吃水”,发挥优势,劳动致富这把“金钥匙”交给我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团支部组织大家分析家乡致富的有利因素,认为:我们上张家坟大队的南北两面山坡上,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办小煤窑不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符合人民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团员青年们一致提出:“打开‘黑金库!”1979年9月,上级批准了我们开办小煤窑的请求。我们立即召开了团员青年大会,动员大家为煤窑早日投产,使家乡尽快致富,发挥英勇突击队作用。

会后,小伙子们组成了打开煤窑的尖刀班,姑娘们争当装煤车的运输兵。刚开煤窑,条件十分艰苦。想伸伸腰,一不小心就会碰到窑顶上。头上“淋头雨”不断滴答,脚下黑积水足有一尺多深。干一班,衣服从里到外湿个透,加上放炮后的浓烟弥漫,呛得人连气都喘不过来。由于煤巷狭窄,每装一车煤都要费很大的力气。尽管这样,装煤车的姑娘们也不叫苦,每班都要装八十多车。一个班下来,浑身湿得象“落汤鸡”,脸黑得象“包公”,有谁能想到这是些妙龄的姑娘呢!运煤的小伙子们的干劲更是估不透,每人都象一台开足马力的“发动机”,日超定额一吨多。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到1982年,我们大队总收入达到86万元,人均收入1,370元,提前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我们这个穷僻的小山村确确实实富起来了,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一向以莜面、山药蛋为主食,只能吃个半饥半饱的穷山村,如今到处飘溢着炸油饼、炒肉盘的香味;居住条件改善了,过去是“住半坡,贫如洗,一孔破窑一张席”。如今是:“砖墁地,仰尘房,水泥锅台油围墙;红花油布铺满炕,花花被子垛半墙。”

青年的生活情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这个只有55户人家的小山村,就买回了52台电视机,25台收录机,80多台收音机,10台洗衣机,大队还买了电影机。业余时间,青年们看电视、听音乐、下围棋、读杂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消除着一天劳动后的疲劳。1981年我们团支部在农闲季节还组织了34名青年自费去北京旅游。我们这些农村娃子在北京游览了名胜古迹,参观了革命文物展览,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

这些变化使我们这个小山村产生了巨大的魅力。南海之滨,塞北草原,胶东半岛,河西走廊,全国各个省市的青年纷纷来信,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我们这个小山村的赞叹和向往。有的英语教师想来村里教书;有的解放军战士想复员后在这里安家落户;还有远方的姑娘千里情书觅知音。这些都成为远近相传的稀奇事,人们说这是“穷山变富山,引来了‘金凤凰”。

这些变化,强烈地震动了一个青年。这就是当初闹着要走的赵海。有一次他回村正赶上队里公布年终分配方案,社员们高兴地围挤在大队贴出的大红榜前,赵海也凑过来看,见和他不相上下的青年,有的分到1千5百元,有的分到两千元。自己在外面连工分带补贴,满打满算也才七八百元。他后悔得要命,又磨缠着干部要回村,好话说了一大车,到底还是磨回来了。去年年底,他全家分到了4千元,高兴得要命。支书故意绷着脸对他说:“你先别高兴,兴许以后又有啥变化,你又闹着要走哩!”赵海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不走了,这回拿棍子撵也不走了!”

“党有富民策,民有爱国心”

随着我队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社员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在一些青年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有的富而浪费,花钱似流水,外出吃饭要摆满桌,一花就是几十块;有的富而摆阔,到北京旅游,不坐公共汽车,非要出租小轿车。甚至个别青年的收录机还播放出西方颓废堕落的资产阶级靡靡之音。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我们团支部看到了一个严重的现实:物质的富裕,可以使人幸福,也可以使人堕落。物质文明的提高,能够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但终究不能代替精神文明。就在这时,党中央发出了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号召,给我们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去年,我们对青年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育:

“财大气粗”,要为国家和集体多贡献。1982年4月份认购国库券开始后,我们在广播上一宣传,不到半小时,青年们就把大队办公室挤得水泄不通。团支部书记韩存瑞动员说:“党有富民策,民有爱国心。为了积极支援国家建设,我们青年要带头多认购国库券,给我报上1000元。”青年们纷纷响应:“对!说得对!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富了不能忘了国家啊。”“我报6百!”“我报5百!”……一时把会计忙得记不过来。不一会儿,青年们就认购了1万3千元,每个青年平均达3百多元。

“富而不奢”,教育青年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我们经常把青年领到旧社会“窑黑子”住的破窑洞前,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这个办法我们过去也用过,可就是不灵验。那时你在台上忆苦思甜,他在下边肚里饿得咕咕叫,哪能听进去。如今就不同了,我们说起道理来气也粗了,青年们也心悦诚服。去年,有一个记者到我村采访,写到大半夜,钢笔没水了。第二天,记者见到了团支书兼会计的韩存瑞要瓶墨水,小韩给他在一个瓶子里装了少半瓶。记者开玩笑说:“你可真够意思,一瓶子墨水几毛钱,也看在眼里了。”小韩笑眯眯地回答:“不够,用完了再倒,这东西放久了容易跑。”老支书知道了这件事对记者说:“这娃大方得很,为了活跃小青年文化生活,在他的建议下,一下子就拿了5千元盖了文化室。可一到花钱上,就心细了,他说这是‘众人的血汗,胡花了冤,良心上过不去。要不大家叫他当会计哩。”

“百世不殒”,引导青年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今年我们大队投资10万元,兴建一栋三层文化楼,里面设计了文化室、阅览室和青年娱乐场所。现已购置了电影机、电视机、收录机、照像机,订阅了报刊杂志30多种,购买各种图书、科技书籍8百多册,还有乒乓球、羽毛球、克郎棋、围棋、扑克等活动器材。收工后,青年人就来到“青年之家”,有的学文化、学技术;有的下象棋、打乒乓球;有的看电视;还有的学习世界语。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青年的道德情操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张建成主动承担起照顾“五保户”老大娘的义务。他象照顾自己的亲奶奶那样,经常给老大娘担水磨面,背粮拉炭,请医送药,烧水做饭,十分周到。喜欢得老人逢人就夸:“建成这孩子,真象俺的亲孙子,党教育出的青年就是好啊!”有的青年一段时间只好打扮,不爱劳动。通过团支部引导教育和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的陶冶,现在衣着整洁大方,谈吐文雅,劳动中勤勤恳恳,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昔日穷山沟,今日幸福乡。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就要切切实实做到两条:带领青年识党富民策,当好建设物质文明的突击队;引导青年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先锋。

猜你喜欢
煤窑小山村团支部
文登,小山村打造漫画界的“博鳌”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小山村走出的女强人
深山中的璞玉,最美小山村
王旭辉??《小山村》
借势
红土地上的黑色较量——永顺县万坪镇关闭非法小煤窑整治行动侧记
意会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如此猖獗的小煤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