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辨奸

1984-11-01 03:34曹晓波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0期
关键词:霍光大将军外人

曹晓波

咸阳八月,秋色宜人,长乐宫里的菊花正吐着幽香。丁外人却没有半点赏花的兴致。

丁外人面目俊秀,风度潇洒,原是盖侯的门客。盖侯娶了汉武帝的女儿长公主,他背着盖侯与长公主眉来眼去,盖侯一死,两人做了露水夫妻。汉武帝归天后,长公主的胞弟汉昭帝即位,长公主更无所顾忌,竟把丁外人接进内宫,不久,丁外人对神仙般的皇宫生活觉得有点儿乏味,想封个一官半职,暗中托了左将军上官桀。丁外人正叨念,内侍进来禀报:“左将军在外求见。”

丁外人把上官桀迎进“赏菊亭”,迫不及待问道:“拜托左将军之事,未知可有眉目?”

上官桀摇摇头说:“老朽虽为丁兄力荐,但大将军霍光不允,他说当今选官,务必举贤。今朝皇上看重霍光,大小决策,皆由霍光定论。倘若长此以往,不仅丁兄得不到一官半职,恐怕你我都有杀身之祸。故霍光不除,我辈不宁。”

“左将军所见极是。然霍光乃皇上重臣,要搬掉这棵大树,比登天还难矣。”丁外人忧心忡忡地说。

上官桀微微一笑,压低声音说出一条计策。丁外人惊出一身冷汗,问道:“皇上岂会相信?”

“皇上虽天资聪睿,但年未弱冠,在位只有六年,岂能明察秋毫?!只是要行此计,还须丁兄出面同长公主周旋,并施以枕上蜜言。内宫决策之事,何惧不成?”说罢拈须大笑。

未央宫的秋菊也已吐艳,昭帝正在窗下读《孟子》,左将军上官桀求见。他给十四岁的皇上叩安后,用惊惶的口吻禀报:“启奏皇上,燕王派来密使,说有十万火急要事求见。”

燕王刘旦是昭帝的兄长,因他为人骄妄,汉武帝把他派往边塞。昭帝即位后,燕王不服,曾起兵谋反,兵败后本该加罪,昭帝听从霍光的建议,宽恕了刘旦。他把燕王的密使传进内殿,那人双手捧上一封密信。

汉昭帝接过密信,举目看去,见上面写得分明:“臣闻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私自调遣校尉,阅羽林郎。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还符玺,入宫宿卫,密察奸臣变故,免生不测。事关紧要,谨飞驿上闻。”

躬立一旁的上官桀偷眼打量着昭帝的神色,他原以为皇上一定会露惊恐之状,不料昭帝读了两遍,却神色如故。向燕王的密使问道:“你何时进京的?”

“小人奉燕王之命,马不停蹄,行程六日,适才赶到皇城。”

“好,退下!,昭帝把密信搁在一旁,只命内侍去调查霍光调遣校尉的虚实。

上官桀悻悻退出内殿,赶紧驱车往长乐宫而去。随后,长公主来见皇上。姐弟二人见礼后,浓装艳服的长公主力劝昭帝依法重办霍光。这时内侍进来禀报,十日之前霍光确实去校阅过羽林郎,也私自决定调遣过校尉。长公主听了,心中暗喜,说:“反情已明,皇上还不快下手!”

汉昭帝片刻无语,踱了几步,突然回身说道:“孰忠孰奸,朕明日临朝,秉公而断,请皇姐只管放心。”他又轻轻自语道:“噢,是十天前。”

翌晨,汉昭帝临朝。大臣们行君臣礼后,分立两旁。昭帝举目看去,发觉霍光不在,忙问:“大将军何在?”

上官桀从旁闪出奏到:“霍光被燕王弹劾,不敢朝见。”

汉昭帝胸有成竹地说:“宣他上殿!”

霍光免冠而入,汉昭帝又当众说:“大将军尽可戴冠,朕知大将军无罪。”

上官桀赶紧闪出奏道:“燕王弹劾心事,件件俱实,皇上为何说霍光无谋反之意?”

昭帝淡然一笑,说:“大将军去广明校阅之事,往返不到十日,燕王远居蓟地,怎能了如指掌?即使有人告他,他得知消息也须在五日之后,燕王派的密使来京,他已供认用了六日路程。由此可见,燕王之书必是有人伪造,以诽忠臣。”

“这……”上官桀料不到有这个破绽,不由哑口无言。

汉昭帝又对众臣侃侃而言:“大将军手握重兵,若有谋反之心,何必调一个校尉。朕虽年少,何至受愚如此?”

不久,上官桀、丁外人等勾结燕王刘旦谋反,被昭帝及时察觉,一齐斩首。至于那个忘了手足之情的长公主,羞得没脸见人,用一根漂亮的丝带结束了她的风流生涯。

(石明摘自《福建青年》)

猜你喜欢
霍光大将军外人
霍光:废立皇帝的大臣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大将军搬砖
斗蟹
西汉名臣霍光的变化
谚语趣画
燕王的信是假的
怎样和最亲的“外人”处好关系
请你把我当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