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解题(之二)

1985-11-01 04:39赵家莹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3期
关键词:赤壁赋新法大江

赵家莹

《答司马谏议书》

问: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王安石是怎样驳复司马光对变法的责难的?

答:《答司马谏议书》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驳论性的议论文。它以破为主,旨在运用充分有力的论据来驳斥对方错误的言论。在复信中,王安石首先提出了“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概念、名称。实:概念的内容,实际)。把名实一致作为论证的标准,然后以无可否认的、铁的事实一一驳斥司马光强加给他的四条罪状。一是所谓“侵官”,王安石说这是“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分明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推行新法的机构,哪里是什么“侵官”?二是所谓“生事”,王安石说这是“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既以先王之政为依据,又是为国兴利除弊,怎么可以说是“生事”呢?至于“征利”、“拒谏”之言,更是无稽之谈。“为天下理财”,目的是为天下之人,那牟的难道是“私利”不成?“辟邪说,难王人”,更是为国为民,那些好诈巧辩的小人,是国家的蠹虫、社会的败类,他们的胡言乱语不“拒”,拒谁的?王安石就是这样充分利用了有目共睹的事实作为炮弹;在雄辩的事实面前,对方的观点实在是不堪一击的。

除上述所说的四大罪状,司马光以“天下怨谤”为辞来指责王安石。王安石毫无惧色,针锋相对予以回击。他抓住“天下”二字做文章,剥下外衣,看看司马光所说的“天下”到底是些什么人?王安石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不过是一些“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的士大夫罢了,哪里是什么天下的百姓?至于这批人的反对新法,早在意料之中,不足为怪。当初商朝盘庚迁都,反对的人难道还少吗?“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然“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不是大功告成的吗?这一事例既有力地驳斥了对方的所谓论据,同时也表达了王安石义无反顾的坚强决心,目标既经认准,就毫不动摇地走到底!

总之,王安石的这篇驳复之所以具有这样强大的力量,主要就在于他的反驳皆从事实出发,以事实去检验,对方的名实既不相符,赖以成立的支柱也就倒塌,当然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了。

问:复信的末段,王安石意在表示继续推行新法的坚决态度,却为什么写得那么委婉谦和?

答: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确,要说服对方,首先得用事实和道理,然而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如果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讲话不但句句在理,而且完全出自肺腑,处处以国事大局为重,并无私心,更无半点的个人意气,那么他会因为你的赤诚相见而感动,从心里信服你。王安石正是这样做了。司马光是他的前辈,曾有过比较密切的交往,正如信中所言“游处相好之日久”。现在政见有了分歧,但个人的感情还是不伤为好。因此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尽管态度明朗坚决,然在辞令上却始终委婉谦和,这不仅从信的开头结尾可以看出来,而且集中地表现在末段的陈述:“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这里有两层意思,先是说如果你司马光责备的是我推行新法还不够得力,收效还太小,那么,我是“知罪”的,一定接受批评,更加努力。司马光为什么要责难,王安石心中一清二楚,那为什么还要讲这样的话呢?绕个圈子,一是借梯子给对方,让他自己下来。二是委婉中表明自己不改初衷,一走到底的决心,为下一层的进一步表态作了铺垫。第二层明确表示你司马光如果要我放弃新法,“守前所为”,那对不起,我是不敢领教的。话说得客客气气,你要发脾气反不好意思,然柔中寓刚,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锋芒,实际上却咄咄逼人,让人感到更强的力量。

《前赤壁赋》

问:《前赤壁赋》一文是怎样使景、情、理三者

融为一体的?

答:《前赤壁赋》所表达的是作者苏轼身处逆境但始终以乐观处之的旷达态度。这一思想的表现,既非一泄无余地直述,亦不是慷慨激昂地抒发,而是借助于艺术境界的创造,把我们带入到那种有诗情画意、又能牵动无限情思的境地,去体会作者的心中情、景中意。苏轼从月夜泛舟的欢快下笔,继写怀古伤今的悲哀,又转为寻求自我超脱,这一波而三折,却始终没有离开“水”、“月”二字;正是这“水”和“月”把景、情、理三者贯穿而融成了一体。文章一开始即描绘了秋江月夜,“清风徐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多么浩渺空灵的境界!举酒诵诗,苏轼分明是被眼前景陶醉了,他飘飘欲仙,扣舷而歌,那么悠闲,那么忘情!然而亦正是这秋月秋水牵动了他的情思,“望美人兮天一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他借用“客人”之口由赤壁而想到曹操:当年他是多么烜赫,真是一代之英豪,但是“而今安在哉”?想到曹操尚且无迹可寻,何况“渺沧海之一粟”的我呢!于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悲从中来,无限的哀怨,托之于洞箫。

当然,苏轼毕竟是苏轼,他是不会一味消极颓伤的。成为他逆境中精神支柱的佛家思想,这个时候抬头了。他仍旧抓住“水”和“月”来做文章,引出世上万物变与不变的一番议论。既然从不变的观点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尽的。那么又何必去羡慕长江与明月呢?既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这就够受用了,何必还要去追求那些不是自己所有的东西而生出无谓的苦恼呢?当然这算不上什么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然而由此产生的对于人生的乐观豁达态度,却是应该肯定的。于是“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既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抒情文,又是一幅美妙的赤壁夜游图,图中有清风,有明月,有江水,有苇舟,还有歌声,箫声,鼾声。景、情、理水乳交融,让我们领略了苏轼妙造自如的高超艺术手法。

《游金山寺》

问:苏轼的这首诗,题为“游金山寺”,却为什么只写“大江”而不去描写名山古刹?

答:这首诗虽为记游,但决不同于一般的山水风景诗。它是苏轼被贬以后,在赴任途中写的;当时的诗人,根本没有什么游兴,有的只是忠而受辱的愤懑,进退维谷的痛苦。因此,这首诗的基调只可能是他的乡愁和他厌倦仕途的情绪,而这一情感,则只有借助于“大江”的描写,才能够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因为大江在苏轼的一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诗人登高远望,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它从自己的家乡发源,它伴随着自己走入仕途。尚存江边的沙痕,出没涛波之中的石盘陀,都引起了诗人的联想,随着江水的涨落,千百年来,它们时隐时现,这不正如自己的宦海沉浮么?仕途既如此艰险,不如急流勇退,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溯江追源,但“江南江北青山多”,望而不见,愁上加愁。在这里,诗人充分表达了他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矛盾痛苦的情感。诗的后半部分同样没有离开大江,如果说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描写诗人眼见的大江上的实景,那么,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把现实与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江上迷离恍惚的奇幻景象的描绘,着重表现诗人决意归隐的思想。“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这一景象虽然不是诗人凭空虚构的,但的确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由此而引出江神见怪的想象,然后以向江神立誓而结束全诗,让我们直接听到了诗人出自内心的呼喊,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眼下百般无奈的痛苦心境。

可见,诗人感情的起伏正如大江的奔腾,不写大江,不足以抒怀。诗人回环复迭,用了十个之多的“江”字,来抒写他对于大江的热爱,对于大江的眷恋,感情何其深沉而又抑郁!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势,都不是描写一下名山古刹所能达到的,所以,诗人才把自己的笔触始终围绕着大江。

(摘自《语文战线》1984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赤壁赋新法大江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树敌太多DE商鞅
吃货女友的套路
王新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
大江和堤岸
团年饭
树敌太多de商鞅
“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