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细想马克思引用的那句名言

1986-08-20 04:03湘牛
中国青年 1986年1期
关键词:座右铭做人成就

湘牛

(一)

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分析,正常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生理、安全和归宿需要,又有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人们在选择生活道路的时候,既想保持自己的个性,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成就人,又想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许,做一个合群的社会人。这种两全其美的愿望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两个愿望往往难以兼顾。你要想保持自己的个性,成就一番事业,有时就免不了要得罪人;你要想不得罪人,做一个“好好先生”,有时就得舍弃一些你非常想干也值得干的事。于是,有人感叹:做人难,做事也难,做人与做事两全其美更难。

(二)

有句老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将此奉为座右铭的不乏人在。我以为,“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信奉者大都是个性方面的极端克己主义者,一切都按别人的“角色期待”行事,结果是个性的全面丧失。某种事物明明是对的,但如果某个权威或大家说是错的,于是自己也跟着点头说“错了”。

这是一种人格类型,一位外国哲学家将这种类型称为“买卖型”人格。顾名思义,“买卖型”就是将人格当商品,完全按照别人喜欢的因而容易卖好价钱的式样来设计自己。四处顺风,八面玲珑,左右逢源,除了做圆滑人的念头之外,这种人没有别的理想和抱负。所以,假如不干事对自己更有利的话,他们是宁可什么也不干的。

这种人是庸人,还是少一点好。尤其要警惕这种人占据社会的重要位置,他们不仅扼杀了自己的个性和潜力,而且还危害社会。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不能忘怀的,十年动乱期间,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某个基层,当正常的运行轨道出了毛病时,在我们的社会中,之所以少有惊呼和警告,就是因为这种人太多了。

(三)

很多人都同意这样一个看法:合理的举动,在生活中居然成为“不合时宜”的事情,那是时宜本身的过错。

时宜不是轻易能改变的。问题是,时宜出了错,又该怎么办?

有人说:“现实点,既然人家都那么做,你又何必独树一帜呢?”

这话说得世故,如果服了这药,就做“社会人”而言,或许也会奏效,可代价太大了,它要求你放弃做“成就人”的梦想,而锻就一副“买卖型”人格。

我认为,合理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坚持原则,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只要有事可干,又有成功希望的话,那就义无反顾地干下去。二是如果环境逼得自己无事可干或干不成事的话,那就力图改变环境。虽然仅凭个人的力量无异于以卵击石,给自己添加上不少倒霉事,但是历史就是这样进步的,没有少数人的首先觉醒、奋起,也许中国今天的男人还拖着辫子,女人还裹着小脚。对于人们习以为常而又是错误的东西,哪怕有一个人在他们的背后猛喝一声,也会具有惊醒的力量。

(四)

不过,话说回来,做人和做事并不是处处冲突的。事实上,在大多数场合,做人做得顺,反倒有利于成事。人不仅是经济动物,也是有感情需要的社会动物。如果能够摸清人的心理,并能妥善地顺应人的心理,那么,你做起事来,手里也就会多了几根成功的魔杖。

还应当承认,一些青年朋友在工作单位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己招来的。如果仅仅自认为与众不同、自命清高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们往往还相应地把别人都看作“俗物”或者“群氓”,并且还要作出一副不屑与之为伍的样子来。这自然就会在自己与大众之间竖起一堵墙,既惹恼了大众,于己也无好处。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应当附和大众,而是说做人应有一个更基本的信念: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但是对人的尊重和宽容却不可缺少。

前几年不少人喜欢将马克思引用的一句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作座右铭,笔者当年也是这样。现在回过头来想,看来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这句话之前是有个限制词的,那就是对舆论中的偏见和别有用心的人取这个态度,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行其是。

猜你喜欢
座右铭做人成就
做人,不要做藤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了不起的成就
推荐一个座右铭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失恋“成就”的CEO
读丁梦为人为诗的“座右铭”
做人
从零开始做人脉
李盛秋的“关工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