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与诗歌

1986-11-01 04:17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6期
关键词:旅居故乡诗人

柳 河

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好象二者结下不解之缘似的。地名是人们赋予地表某一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能起到烘托的作用。

先看律诗。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其首领史朝义自杀而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唐军遂收复了以蓟城(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了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故称“剑外”,说明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之地,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迸发情景,并准备回乡。最后二句立刻进入行动:“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诗人的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这四个地名——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前后两对,末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而且音节响亮动听,累累贯珠。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切,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一向被认为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比比皆是。

以苦吟闻各的唐代诗人贾岛写过一首《渡桑干》的绝句,每句含一地名,颇见匠心。全诗是:“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唐时并州是指汾水中游一带地区,开元中改为太原府;咸阳在陕西关中,桑干河发源于山西宁武,经雁北入河北省,为永定河的上游。诗中所用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并州是指诗人旅居的地方,咸阳用来代表故乡。诗人为衣食所迫,旅居在外,时常思念家乡,本来一心想早日离开旅居之地,返归故乡,不料事与愿违,反而被迫走向更远的地方——竟涉足北国的桑干河,这时,反觉得原来的客地并州是他的故乡了。怎样来表达这种错综复杂、曲折幽微的内心呢?诗人运用这五个平淡的地名,即和盘托出了。

在李白的诗篇中,有不少地方歌咏月亮。当他二十六岁那年将要离开蜀地的时候,写了一首《峨嵋山月歌》来向友人叙别。原诗如下:“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平羌江(今名清衣江)发源于夹金山东侧,流经峨嵋山东北,至乐山入岷江。峨嵋山与平羌江都是这一地区有名的山水。诗人运用这两个地名,既是现实的即景,又驰骋想象,通过江流中的月影表示了别时的依依之情。第三句中的两个地名表示动身的地点和行径的旅程。清溪是驿名,属岷江下游的犍为。第四句中的渝州即今重庆一带地方。下渝州,出三峡,愈走愈远,离情也就愈加浓郁深厚了。这首诗达到了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境界,而诗中之景是借助于地名来表达的。诗中接连用了五个地名,可是不着痕迹,流畅自如,不使人有堆砌、累赘之感,足以见出大诗人遣词用字的功力。

在诗中为何常常使用地名?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柳亭诗话》认为,“诗句连地理者,气象多高壮”,可以使修辞典雅,并列举庾信、杜甫等人的五言联,说明有些地名具有声音美,可以加强诗歌的抑扬顿挫。但这些仅仅是地名偏重于形式方面的作用,最主要的还在于,通过地名能够表达出兴起意境的作用来。如果忽视了这点,就象好用地名入诗的明代七子那样,为了追求形式,将天南海北的地名生拉硬凑在一起,那就全无意义,毫不足取了。

(杨羊摘自1986年2月2日《西藏日报》

猜你喜欢
旅居故乡诗人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诗人”老爸
愤怒
故乡
过冬!避暑! 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过冬!避暑!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超八成老人无法“旅居养老”
故乡常在我梦里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