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表情能力的培养

1986-12-31 07:24徐瑞泰
祝您健康 1986年3期
关键词:面孔言语微笑

徐瑞泰

婴儿是善于体会人意的,可惜如今不少家长却不愿意也不懂得去理解他们。婴儿是纯洁而重感情的,一旦母亲离他而去,他便急得要流泪。然而少数家长却总是武断地限制或威吓婴儿,以求得自身安逸。多数家长所重视的,也仅仅是让婴儿吃饱、睡好,稍大些教他们识数、认字。这是何等的疏忽!殊不知缺乏感情交流的婴儿,即使营养条件、保健措施再好,也不可能使他们得到健全的发展。我国古代育婴堂内的孤儿,现代产房中的弃婴都是很好的证明。

人类的交际可分为表情交际和言语交际两种。成人是以言语为主、表情为辅的交际,而早期的婴儿,就象不识字的聋哑人一样,只能凭借表情动作与成人交流感情。当婴儿眼前出现某种异常情景时,比如恶狗的出现,陌生人的逼近,或是谁拉下脸来狠狠骂他,他便会大哭起来,并试图躲避。这种哭,实质上是向家庭其它成员发出的求救声。可见,婴儿的表情是相当丰富的。他们面对成人的表情动作直至言语指导,或是皱眉摇头,或是含笑点头,或是拍手迎接,或是挥手告别,或是泪水汪汪,或是悄悄后退……。所有这些表情动作都包含有婴儿的某种意愿或需求,具有一定的交际性质,成为婴儿适应人类生活的必要手段。

婴儿的表情能力是在与成人交际过程中提高的。它既取决于大脑皮层各种机能的相对成熟,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及时的教育和培养。

根据婴儿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将婴儿表情能力的培养大致分为;微笑表情的强化,“对答”表情的启蒙和动作表情的练习三个阶段。

一、微笑表情的强化。婴儿最初的微笑不存在交际性质,但由于成人温存而具有图象特点的面孔反复出现,终有一天婴儿对照顾他的成人发出了欢笑。为了建立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强化并发展笑的表情功能,成人应该“逗孩子笑”,如时隐时现的成人面孔,新鲜柔软的大气球,忽远忽近的红色画面都可能引来婴儿的笑,但最值得重视的是“对笑游戏”。这种游戏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成人富有表情的面孔出现→婴儿微笑→成人笑出声→婴儿笑出声→成人提高音量反复以某种腔调逗引→婴儿用尽全身力气,手舞足蹈大声笑。这类游戏经过多次反复,婴儿从中获得乐趣,以后面对熟人哪怕是平静的面孔,婴儿也会主动地笑,这一类笑已经具备最初的表情交际性质。

二、“对答”表情的启蒙。婴儿四个月便能分辨母亲的说话声,五个月就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情绪。肚子饿了想吃奶,尿布湿了不舒服,感到寂寞要妈妈抱,其哭声都不相同。甚至同是想吃奶的哭还可分为迫不及待的急促声调和近乎哀求的低缓声调。后来,他就不满足于凭声调表示需求,而是咿呀学语,有了跟成人说点什么的需要。这时成人在尽量理解婴儿的同时,应坚持与婴儿进行“对答”活动。“对答”的方法有两类。一是模仿婴儿的发音一一相答,促使婴儿形成对答的习惯,二是成人经常重复一些单、双音节话语,为婴儿听懂语言打下基础。还可以进行“拉拉手”。“婴儿操”一类的配音游戏,随着有节奏的口令或童歌的旋律,婴儿便会微笑着配合并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对答”一类的活动使双方表情相互怍用,形成较为稳定的双向交流模式。

三、动作表情的练习。对七、八个月以后的婴儿,要特别重视动作表情能力的培养。成人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借助于实物,配合以语言,或指手、或招手、或拍手欢迎,或摇头、或点头、或侧耳倾听,这样,由简单到复杂,指导婴儿反复练习并熟练地运用于表情交际。一旦母亲悲伤流泪时,婴儿也流泪,当母亲脸上重新出现笑容时,婴儿也眉开眼笑,这表明婴儿已经掌握了言语交际前最完善的表情方式。

婴儿的表情和言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婴儿发:出的“a”与成人的“a”意义相差很远,但是婴儿啼哭时那急促或舒缓的节奏,欢笑时那咿呀断续的吐音,仔细推敲,其实质就是成人语音、语调的“前奏”。就人类交际而言,婴儿的表情属于初级阶段,成人的言语属于高级阶段。就婴儿自身而言,表情是创造性能力形成的第一步。所以说重视婴儿表情能力的培养对于言语能力的形成,对于充分发挥新一代的潜在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面孔言语微笑
本期面孔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种微笑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
我们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