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性格中的悲剧

1988-11-01 03:16王润生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8年9期
关键词:人格性格

王润生

性格悲剧就是那种由于性格缺欠而造成的“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的悲剧。在我们的性格中就有许多将我们引入歧途的弱点,遵循人格心理学家常用的方法,通过表层行为趋向去描摹深层的性格特征,可将这些性格归纳为七个方面:欺瞒症,近视症,非我症,守旧症,不合作症,良知麻痹症和依赖症。揭示这些性格弱点,意在引发人们的联想与共鸣并强化自我改造的决心。

一、欺瞒症

隐瞒真相,自欺欺人;面对挫折,采取否认、抵消、“合理化”、文过饰非或“酸葡萄态度”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欺瞒症。“面子”效应就是其中一个症状,其特殊之处在于:重形式胜于重内容,重外表胜于重内里,重外在评价胜于重行为后果。“面子”效应有四种表现:一是虚伪的客套。这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做生意,本来是为了盈利,可是谈判桌上,提到钱却期期艾艾,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张口闭口“我的问题好说”;二是打肿脸充胖子。如外国人或海外华侨访问普通人家,屡屡有从宾馆往百姓家里搬运豪华摆设以应“访问”的闹剧发生。三是“合理化反应”。其心理特征是把挫折的原因外推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上去,实质是随遇而安,推卸责任。比如面对人为的苦难,自嘲成必交的“学费”,面对现实的挫折,念起“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咒语,于是便万事大吉。四是抵消与过渡补偿。作为一种社会性格,我们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是造出了一个“中国精神文明第一”的神话。经历过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大批判”硝烟的成年人,恐怕不会忘记,当年人们这样振振有词地攻击西方:“别看他们物质生活丰裕,可他们精神空虚!”言下之意是,我们有道德资本,我们精神不空虚!由此可见,欺瞒症的危害是:第一,模糊和冲淡了既定的价值目标,将现实的追求转化为“白日梦”式的心理追求。第二,冲淡了现实的苦难,讳疾忌医,化“应有所为”为“无所作为”。

二、近视症

心理上的近视症是指连兔子都不如的鼠目寸光,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得过且过。从认识上看,缺乏对事物之复杂联系的通观把握能力,有近忧而无远虑;从心态上看,对未来,既无把握,亦无所求,“今朝有酒今朝醉”。以“毕其功于一役”的表现为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大多不愿意一点一滴地积累,不屑于去做小事,一味祈求投机性的暴发机会。虽然暴发欲本身不一定就那么坏,但是只要看看暴发欲后面隐藏着的动机,便可知道,不愿干小事的人并不意味着想干大事,不过是想一蹴而蹴,然后坐享其成。三十年前就有人提倡过“一本书主义”,至今这种主义仍有其信徒:“写出一本书,够吃一辈子!”做生意的,不管是“跑单帮”还是办公司,大都不乐意小打小闹,能“发”就发,不择手段,搞它几万元存款够吃够喝了,就“洗手不干了”。

三、非我症

非我症,用人格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亦称权威型人格,基本特征是自己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等同于社会所给定的社会角色,有义务意识而无权利意识,对权威取奴隶般的顶礼膜拜的态度。“不怕人笑话,就怕自己夸”,历来是不少中国人的座右铭;故作谦恭,自我贬低在中国则几乎历来是一张步入天国的通行证。从称谓上看,第一人称代词“我”是很少登上大雅之堂的,取而代之的大都是一些自贬性的字眼。比如过去,子女对父母自称为“不肖”、“不孝”,学生对师长自称为“不才”,女婿对岳父母自称为“寓婿”,乃至成年之后,这种尽量降低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习惯依然表现在各种场合,如称自己家为敏舍、寒舍,称自己的文章为拙作,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等等。倘若受人夸奖,第一反应就是连声否认,轻者自称“过奖了”,重则把自己大贬一通,说得一钱不值才罢休;请人吃饭,即使在烹调上亮出了十八般武艺,受到客人赞赏,也得赶紧声明是“粗茶淡饭”;同出了差错没人认账的的情形恰恰相反,奇怪的是,即使个人千出了成绩,也不敢自认自领,非得说成是大伙的。比如独立地完成了一个科研项目,在总结成绩的时候,就得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诸路菩萨全请出来,利益均沾,什么“离不开领导的鼓励”啦,“离不开同事的合作”啦,“离不开食堂大师傅的支持”啦,等等。

四、不合作症

1+1=2似乎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懂得。但是,算术里的常识在生活中未必全可靠。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一般力量加另一股力量却不一定等于两股力量的总和。社会生活中的内耗往往呈现这样一种状态:表面上人们确实采取了合作的形式,因而看上去确实是1+1,只是由于貌合神离,才造成了分力之间的彼此抵消。所以,1+1=0的算式更接近生活的原貌。前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种名目的公司,这一两年又象秋风落叶似的关闭了一大半,除了部分源于经济原因外,自行倒闭的大都由于内部“火并白衣秀七王伦”而导致了“树倒猢狲散”的悲剧。外贸方面,自主权下放之后没多久,主管部门便惊呼:真是一放就乱!为什么呢?因为“政出多头”又无默契配合,于是便互相拆台,竟相压价出口,一块钱的货最后卖两毛。鹬蚌相争,渔翁(洋人)得利。

五、良知麻痹症

鲁迅说过“看看中国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信”和“从”呢,还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持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鲁迅的这个归纳是否符合“大数定理”,在判断之前我们不妨举些例子:一群朋友上饭店吃饭,大家总是争着付款结账,其礼让精神看上去让人感动,可同是这些人,单个地在商场排队购物,“夹塞”时却是脸不红、心不跳;单位里的“谦谦君子”,挤起公共汽车来却“勇猛无比”;卫生监督员在大庭广众面前对随地吐痰者罚超款来毫不客气,可在僻静之处,他却可以连吐三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原因很简单:人们的内心深处缺乏是非感,他们对待道德、纪律和社会规则,完全是从怀赏畏罚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之所以遵守社会规则,只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怕“丢脸”,因为“脸面”关系到自己的地位和名声;二是有外在监督,而监督者的评价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在本单位装出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是必要的,因为周围的同事、领导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在挤公共汽车时放肆一点是无所谓的,因为在这里大家都是陌路相逢,“谁知道谁是谁啊!”

六、守旧症

守旧症,亦称僵尸迷恋症,特征是:迷恋死去的东西,以死去的东西为蓝本来衡量活着的一切,过于重视传统的验经,本能地排斥新生事物。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某种方案,某种设想,或者某条道路的选择,人们习惯于以它们是否符合传统的选择来证明其合理与否。反映在教育方面,我们至今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沿习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老路,崇尚知识而不崇尚创造,注重书本教学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实践目的而调整教学内容的敏感性、灵活性,把学生仅仅看作为知识的容器。以高校教学为例,整个教学过程大都有几条类似不成文法的惯例:一、在内容上,无定论的不讲,讲授内容大都由部颁教学大纲规定范围和定下调子,难怪学生抱怨:教师的讲稿都发黄了还在讲;二、在备课方式上,推崇集体备课,集体审定教案,以保证大家讲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连学生都习惯了这种千篇一律,倘有“不一律”之处,便会感到惊异或惶恐。

七、依赖症

不同的文化造成不同的人格。一般说来,偏重个人目标的文化造就独立自主型人格;偏重家庭目标的文化产生依赖索求型人格;偏重社会团体目标的文化既有可能滋生独立自主倾向又有可能滋生依赖索求倾向。包括我们这一代青年人,以在父母面前当“伸手派”为耻的,仍属少数;多数人还非常羡慕(或者嫉妒,至少不是藐视)那些“有个好爸爸”的幸运儿。但是仅仅这个家族主义的遗风还不足以解释在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社会依赖心理。一个更为重要的现实原因是建国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大锅饭”加“铁饭碗”体制。“大锅饭”加“铁饭碗”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个人的一切生活全由国家大包大揽下来。由于模糊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界限,利益不清,功过不明,只要锅里有,不愁碗里无。于是个人的责任意识冷化了;又由于“大锅饭”加“铁饭碗”没有给个人提供任何选择的自由,于是独立奋争的功力也消失了。其结果是:

1.由于“社会主义饿不死人”,于是造就了得过且过的懒惰习性;

2.由于学生毕业分配的统包方式,于是形成了只挣文凭而不在乎本事的“文凭主义”;

3.由于个人缺乏主宰自身命运的能力和机会,于是强化了老百姓当中的古已有之的“清官期待意识”;

4.由于人事制度上的“单位所有制”,所以,“千里马”只能等待伯乐去发现,人们缺乏自己发现自己的勇气。(其实,即使有勇气也无意义)

5.由于依赖惯了,所以本能地惧怕自主沉浮的机遇。听说要搞合同制,不少人心里反倒忐忑难安,甚至怅然若失了。

(东方摘自贵州人民出版社《我们性格中的悲剧》)

猜你喜欢
人格性格
以鸟喻人
人格测验的起源、发展与未来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
网络晒照突显性格
性格描绘词
性格描绘词
漫画之页
12星座“吃”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