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寻求什么?(谢飞、姜文谈《本命年》)

1990-08-28 03:47白羽
中国青年 1990年1期
关键词:本命年精神生活

白羽

关于个体户的影片,这几年已经出了不少,尤其在电影界的王朔热之后,使这类题材再有新意似乎很难。然而,不久前的《本命年》却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是什么令人们震动了呢?作为《本命年》的副导演,我感到很有必要将导演谢飞和主角演员姜文的想法披露于众。这不但便于爱我们的广大观众去如何观赏本片,也有利于我们的影界同行进一步思考。

谢飞:前两年,正是中国社会的改革遇到许多困难的时候,产生的种种怪现象:一方面是拜金主义盛行,唯利是图;另一方面是封建愚昧沉渣泛起,在精神文化方面表现为“大滑坡”。这引起人们特别是我们这些创造精神产品的艺术工作者的思考:在经济调整的同时,是否还需要一种精神文化上的调整?一个民族如果在精神文化上堕落了、毁灭了,那么经济改革是否还能成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选择了青年作家刘恒的小说《黑的雪》拍摄影片。小说的主人公李慧泉是一个变革时代的城市下层青年的典型形象,曾因打架斗殴被劳动教养,出来后又碰到今天商业大潮中的一些污泥浊水,不得不随波逐流,所以在精神上特别痛苦。因为他身上残存着一些原始、朴素的真、善、美,想要改邪归正,想要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但苦于办不到。他特别看重歌们儿义气,主张为朋友两肋插刀,却因此包庇了逃犯。他自身的局限和社会的压力使他最终走进了死胡同。虽然,我并不大熟悉这一类青年,但是,刘恒以他艺术的笔触揭开的新鲜而又真实的社会图景和李慧泉这个复杂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我,我认为,他们具有较高的认识与艺术审美价值,是今天整个民族和时代现状的一种反映,搬上银幕,亦有一种警世作用,能引起处于成长中的年轻人的警觉,也能引起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平平安安的善良人的冷静思考。

警觉什么?思考什么?绝不仅仅是年轻人成长与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我们人人都应该思考的社会问题。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和浩劫之后,物质上的破坏还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创伤才最可忧虑;而精神上的重建,则是他们重新崛起的关键。德国是这样,日本也是如此,经历了“文革”浩劫的中国也面临着这一课题。

近来,人们常常感叹世风日下,令人忧虑。有人以为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其实不然。根本的原因是“文革”摧毁了我们过去的信仰与价值标准。一种对理想主义盲目的反叛,一种精神信仰上的迷茫与空虚,对民族、国家现状的强烈自悲感弥漫社会各处,于是,各种歪门邪道纷纷出笼。李慧泉所代表的,正像战后西方出现的“垮掉的一代”、“愤怒的青年”和日本出现的“太阳族一代”一样,是某些理论家正在研讨的所谓中国的“第四代”、“迷茫的一代”的写照。其实,迷茫何止是青年人?我熟识的一位老文艺评论工作者最近说:过去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在被打成右派的20年中,我都不曾丧失信心与希望。可是现在生活、待遇都好了,我却看到一些人不知追求的是什么,更不知道过去的信仰奋斗还对不对?在一次选举大会上,面对着一些人公开的争权夺势,他当众失声大哭,精神上的痛苦之深,可想而知。

艺术家与其艺术作品不能承担解决问题的重任,他们的责任是提出问题。本片通过对李慧泉形象的塑造,就是想提出这一精神信仰的问题,供人们思索。因为,“人正是凭着理想这一资秉,不断地从野蛮走向文明,从现在走向未来”。(马克思语)“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重压下死于荒野”。(罗森堡语)李慧泉的悲剧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赋予他的同情与那些初级的善与美的追求,就是在表达对重建理想,重建一种全新的富有凝聚力的民族精神的呼唤。呼唤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应找到一种理想和信仰,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使心灵上有所寄托,别再那么糊涂地生活了。影片最后李慧泉死去躺在地上,周围飘着废纸,意味着没有精神的生活就像垃圾一样无用和可悲。

此外,本片是一部悲剧样式和写实风格的艺术片,开拍之时正值中国电影的商业大潮到来之际,出现了许多惊险片、武打片、喜剧片、神怪片和歌舞片——很能赚钱,但其中确有一些片子的艺术性和内涵均比较差。我以为,现在的观众确实需要娱乐,但并不是因些便意味着他们只需要浅薄的娱乐;他们也要看一些有较高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警醒之作或匡世之作。这次我没有采用那些极端风格化的手法,没有故弄玄虚地去强调所谓哲理性,而是通过现实、朴素的方式去写真实的人和事,就是希望易于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我也有些担忧,就是这部片子所反映的是前两年人们的精神面貌,经历了最近的一些变化之后,这片子是否过时了?还能不能引起观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共鸣?

姜文:这是我参加拍摄过的影片中表演最满意的一部。过去我饰演过的角色(溥仪、秦癫子、“我爷爷”等)都超过了我的实际年龄,角色的生活年代也与我相距很远。这次是演同时代的同龄人,对角色的心态似乎更容易理解了,但表现起来其实更困难。因为黑色和白色很容易区分开,而两种有细微差别的黑色就难以区分了。特别是既要用自我去补充角色,又不能把角色混同于自我。

我的工夫是下在了心灵的努力上,每天的日常生活都尽量处在角色的心境中,从我日常接触的各种人与事中体会角色的心态,也即生活在角色中。我特别看重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的积累。由于是饰演一个个体户青年,我特别注意观察这一拨人。原来看小说和剧本时,我总觉得编导把李慧泉的心理活动写得太深刻、太细致、太文人化了,那些半文盲青年究竟有多少清晰、敏感的心理感受和自我意识呢?可是实际一接触,我才发现,编导们写得并不假。这些人,尽管读书不多,但毕竟都是新一代青年人,毕竟都有正常人的感受和思维能力,毕竟耳闻目睹了一二十年来的种种社会变迁,毕竟每一个人都有一番酸甜苦辣的独特经历,因此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并不见得肤浅。比如一个极普通的个体户青年讲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后脱口而出:“生活就是悲剧。”我听后一点也不觉得突然和矫饰,因为他的生活经历自然而然就使他得出这么个结论,这与他对生活的整个看法非常协调。我感到他们才是真正深刻体验着生活艰辛的人,而我们搞艺术的人则常常“隔”着生活,把生活肤浅地戏剧化了。我深深地感到,每个人都有头脑,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无疑充实了我表演的内心依据。

同时,演什么就得像什么,还得从根本上像。什么“本色表演”与“性格表演”之分,我觉得是看戏的人“侃”出来的,越是拿这东西“弄”越乱。上学时我看斯坦尼越多就越乱。我不管什么“本色”还是“性格”,角色得从实际生活中来,演着像就成。当然,也得因人而异。有的老演自己那一类人,有的老演嘎七马八的人,都挺好!演员最重要的是日常积累,拿到剧本后再考虑就晚了。平常多琢磨各种人和事儿,等遇到好剧本时就该“收获”了,不能再现“播种”、“插秧”。所以演员虽然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素质,但首先得是正常人,像正常一样有七情六欲,不能太脱离常人了,否则就没法儿演了。生活中对一般人怎么要求,对演员也应怎么要求。老演员们有一句话说得好:“要表现舞台上不常见而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演员最重要的是观察、体验和理解生活。至于专业技能——演技,我认为无非就是对生活的某种独特理解。

猜你喜欢
本命年精神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本命年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小狗狗过本命年
本命年的最后一月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