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星火的使者(共青团工作专版(四川省))

1990-08-28 03:47
中国青年 1990年3期
关键词:双流县养兔团县委

四川双流县曾经是一片科学技术贫瘠的土地,1988年团县委根据团中央、国家科委的部署,开展了“千名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在这里,我们选取了双流县几位“青年星火带头人”苦心耕耘的点滴事例奉献给青年朋友。

——新科技的进步,也许举步维艰,但是,在执著的追求者面前,它让出了一条路。1988年龙池乡团委书记王志祥往自己肩上压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承包160亩杂交稻丰产示范田,作为指导全县的样板。王志祥为了在龙池迎桥村推广杂交稻,消除农民的偏见,挨家逐户地讲解杂交稻的优良高产性能,说服农民试种杂交稻。其后他又组织全村86户农民进行播种栽培技术培训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从种子下田起,100多天中王志样带着几个骨干天天往田里跑,手把手地对示范农户进行各个时期的技术指导。苍天不负苦心人,王志祥他们负责的迎桥村100多亩杂交稻终于获得了空前的好收成,平均亩产达592.5公斤,比常规稻亩产增加75公斤。

——星火在闪烁,它孕含着传播人的心血,也体现着无私的奉献精神。1989年,团县委向县政府承包了推广200亩油菜套种蘑菇项目。金马河畔红石乡合水村团支部书记丁远伦承担了培训传授技术的全部义务。他走乡串村,不收一分报酬。天黑了就自己掏钱住店。一年多来他培训了1000多人,带动了500多人种植蘑菇,共种25万袋,增收20万元。在这期间,为了帮助别人,丁远伦家的一万多袋蘑菇经常无人收摘,无人上街去卖,为此他损失了600多

元,妻子埋怨他白传给别人技术,太吃亏,他却说“我是团支书,星火带头人,有了技术不能当自己的摇钱树!”

——探索,的确需要勇气,但只要与科学结合,成功不是没有希望的。颜祥清是双流县天桥乡安宁村团支部书记。他不甘心在贫困乡守一辈子穷,决定走科学养兔的路。他借钱买了书,自费在四川农大学习养兔技术。通过辛勤劳动他终于在1986年实现养兔收入4000多元。这一举动在天桥乡真算是放了一颗卫星,上门求艺的人络绎不绝。1989年他在团县委的帮助下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由共青团领导的农民协会——天桥乡养兔协会,通过学会带动了500多户家庭科学养兔,年收入增加60万元。使这个乡养兔业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小有名气的养兔专业乡。

——失败,在尝试中并不可怕,相反会鼓起人们百折不挠的信心。活拔鹅鸭绒毛这则短讯像闪电般照亮了她的心,这位金马河畔石马村团支书江良英忽然意识到,土地肥沃,野草丰茂的金马河畔是一个发展养鹅业的好地方,如果掌握了活拔鹅毛技术将会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她用自己节省的钱买了30只鹅,试着摸索活拔鹅毛的技术,第一次失败了,两只大肥鹅硬是活生生地痛死了。江良英心痛了,村里的人骂她了,但她没有停止试验。经过几十次失败,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中草药麻醉剂,使一只成鹅一次可拔毛绒7钱,价值5元多;一只鹅一年至少可拔7次毛。为了把技术传播开,她培训了来自全省20多个市县的学员5000多人。这些人已养鹅18万余只,全年拔毛总收入540多万元。

随着成千上万青年星火带头人的涌现,科技兴农的种子已深深地根植在双流这片肥沃的土地。

猜你喜欢
双流县养兔团县委
春季养兔防病重四点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冬末春初 养兔抓五要点
通海团县委开展“青年之声”团支部授牌活动
双流撤县设区获批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研究——基于成都市双流县的调查
坚持低碳发展致力发展与环保双赢——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为例
草原深处养兔忙
让幼儿园环境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