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卫机制的七条原则

1991-01-01 08:41多湖辉谢德辉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7期
关键词:合理化冲动外界

〔日〕多湖辉 谢德辉

人对外界环境随时都怀有紧张感。为了对付心中的不安,自然得采取种种手段进行防卫。这些手段或称心理防卫机制。大体说来,自我防卫机制总是遵循以下7条原则进行的。

1.压抑。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欲望冲动如果过分强大到使自己无法忍受的地步,心理上就会产生混乱和不安,这时,心理防卫机制便会把那些欲望冲动封锁在无意识之中,这就是“压抑”。引起这种压抑的,往往是态度过分严厉的父母所订下的规矩,本人自我限制的良心作用,以及宗教观念、价值观等。

2.吸收。当对某人怀有憎恶、恐惧或征服欲却又怕被对方看破的时候,心中当然会不安。于是就会把这个招来不安的因素——对方——加以吸收,使之与自己合而为一。凭借此种防卫作用,便可对对方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好象对方根本未存在过似的。

3.同一化(认同)。这与上一项所说的吸收有密切关系,实际上也很难截然加以区分。自己对某些人存有发自心底的自卑感和羡慕,于是就试图模仿该对象的职业、身份,才能、态度、言词、服装等,其中大多数隐藏着嫉妒。

4.投射。这是与吸收相反的心理防卫机制。吸收是把外界之物取为己有,投射则是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投向外界。例如自己向他人借了钱却又很长时间还不出,这时只要一碰上这个人,就会把自己心中的不愉快投射到他身上,使他看起来令自己不愉快。换言之,自己借钱没还本应是令他人不愉快的,现在因这种防卫机制,反使对方成了令自己不愉快的人。

5.反作用。产生了性冲动或恐惧、敌意、憎恶等情绪后,害怕被对方意识到就会产生以防卫为目的的压抑。但如果上述情绪或冲动十分强烈,强行压抑就不啻是火上加油,这时便会产生以相反倾向来冲抵心中不安的防卫手段,结果是“做出心中并不那么想的事”。

作出过度谦恭态度的人,其心理结构就属此项。此外较常见的例子是,某些女子听到他人言及淫秽事时会不自觉地捂住耳朵。这动作是由于深恐被旁人看出自己对性方面的事情怀有强烈兴趣,心中产生了羞耻感与不安感,于是采取了反作用防卫。

6.合理化。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原本就是由着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而产生的,但如果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并承认这一点的话,又会产生不安,于是便使用诡辩、强词夺理等方法,赋予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以其他理由。这种心理防卫机制就称为合理化。

7.退化。面对现实心中产生了不满却又无力克服,于是让自己的心理返回以往成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以期获得心理满足。这就是退化作用。例如受到上司的叱责而感到愤怒时,常借喝酒以求缓和情绪,实质就是让自己的心理退化到寻求口唇满足的哺乳期。

(小河荐)

猜你喜欢
合理化冲动外界
合理化建议
深山里的部落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艺术行走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合理化建议活动在高扬烟草的创新和改进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冲动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