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孩子焉能理直气壮?

1994-08-24 06:03何金浩
中国青年 1994年7期
关键词:游戏厅鬼怪希尔顿

何金浩

前几天我在市区街道的文化娱乐市场漫步,看到如下的场景:

某电子游戏厅里,16个电子游戏机周围拥挤着五六十个男孩子,大的十七八岁,小的八九岁,孩子们的眼睛都盯着“电子麻将”或“电子武打”的荧光屏。一名十一二岁的男孩瞪着带有血丝的眼睛,鼻尖渗着汗水,嘴里叼着香烟,双手左右开弓推动着操纵器,不时唠叨着“妈的!妈的1”游戏厅的黑板上写着:“四暗刻,大三元,奖‘希尔顿一盒;满16分至100分奖‘喜梅一盒;打够10元者奖‘喜梅一盒。”有个十四五岁的男孩脸带笑容,接过老板奖的一盒“希尔顿”,老练地拆开,发散给旁边的孩子,打火机“噗嗤”一声,吐出一口烟雾后,随手给了老板一张“大团结”便又开机了,那神情分明是要再次取胜。也有几个很倒霉,已经投了50多元,还毫无收获,但又不忍离去,神情沮丧地等待着运气。听说这里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生意红红火火。

另一真正挂着“俱乐部”大牌子的镭射录相厅,门口的音箱里传出的是男男女女喊叫厮打的声音,招牌上醒目的大字是:“香港惊险枪战片、香港艳情鬼怪片、香港艳情片、美国性爱片、香港爱情武打功夫片……”我以找人为由,闯进那黑洞洞的演播厅里转了几圈。一百几十号青少年,目光注视着宽大的银幕,吸吮那“鬼怪偷情、豪侠打斗、性狂色魔”的精神食粮,竟然极为安静。后来我问一位收门票的老者:“这些片子怎能给孩子们看?”“这有什么?前几天还放‘毛片呢1他们来看,我们挣钱,这有什么?”

我又走进一个书店,大大小小的书架上摆放的尽是“武打、鬼怪、性爱、暗杀、红粉丽人”等书。门口高悬的黑板上写着:“新书已到:《六军大侠》《土街》《箫十一郎》《狐女传奇》《红粉怨》《色狼》……凡看者每套一天付0.4元。”

学生王某9岁不到,想玩电子游戏,又没钱。偶见学校门卫一时不在,偷出校门上的钢筋门关和大锁链,卖给收破烂的,用此钱大方地走进了游戏厅。13岁的李某,为了在同学面前摆阔,偷了一辆自行车,卖了100多元,领着同伴整日在游戏厅内争相上机。一技校学生万某,长期到录相厅寻求刺激,花光了家里寄的500元不够,又撬开老师的抽屉偷走了刚发的工资。女生陈某16岁,成天闷在家里看从书店借来的黄书,神情恍惚,无心读书,后来被人引诱走入歧途……

所见所闻,真是愤然。给当今的孩子“吃”什么精神食粮,是一个培养什么样的后代的极为严肃的政治问题了。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如今父母寄希望于老师,老师埋怨社会风气,到底责任在谁?问游戏厅老板,答曰,不干这一行用什么挣钱糊口?问书店、书摊业主,说经销的书都是正式出版社出的,都有正式书号,没违法。再问录相厅经理,说片子是从同行手里租来的,别人敢放,我为啥不行?谁也说不清孩子会变成啥样,谁也不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我们的新闻媒介多次呼吁“给孩子留下一块净土”,向社会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青少年的教育已成了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有些人认为商品经济就是多赚钱,改革开放就是个人发财致富。因此,把眼睛盯在孩子们身上,从“黄金身”上捞黄金,引诱孩子们“吃”上了影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有的教育工作者感慨地说,“学校教育一天,比不上看录相一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我认为,培养青年一代是根本大计和战略工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下一世纪的主力军。因而,在商品经济大潮猛烈的冲击下,一切有头脑和希望中国长治久安的人们,都应该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给孩子们多“吃”些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情操、人生、价值等科学配方的营养食品,重塑一代新人,把黄金用在“黄金身”上,牢固占领社会主义的文化娱乐阵地,让健康向上的、丰富生动的精神营养品,注入孩子们的心灵。

猜你喜欢
游戏厅鬼怪希尔顿
自负的鬼怪
语文游戏厅
偿还52年前的良心债
“饿着肚子”参加自己的纪念日
画鬼怪最容易
“饿着肚子”参加纪念日
诱惑
银发游戏厅
乌克兰游戏厅大火暴露隐患
希尔顿:想要改邪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