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之恋

1995-01-01 09:35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5年3期
关键词:爱因斯坦科学

杜 杜

爱因斯坦说上帝给他的唯一的礼物,是他“固执如骡子”,他凭着这份固执去研究科学,也凭着这份固执克服了爱情上的阻碍

我们很高兴知道大科学家一样需要谈恋爱。爱因斯坦在研究E=MC2之余也写情书,写起来也一样肉麻,把美莉华(MilevaMaric)唤作“娃娃”、“小猫”、“小亲亲”。

美莉华是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第二位情人。她生于1875年12月,来自匈牙利南部,出身中等家庭,父亲是公务员。她自小有志向研究科学,中学时特准读全男校,成绩优异。上一个世纪的女子入大学并不简单,精通法文的才可以去瑞士。美莉华于1896年前往苏黎世就读教师训练课程,并在那里遇上了爱因斯坦。这年爱因斯坦17岁,美莉华已经20岁了。

我们常见的是成名后的爱因斯坦,头发似爆炸的星云,但17岁的他却长得温文尔雅,几乎是英俊的。是年的美莉华也颇为神气,照片中的她并不美丽,但眉角嘴角之间流露出果断自信,英姿勃发,自有动人之处。事实上美莉华意志坚强,能在那个时代排除万难上大学,当然是个出色人物。可能她的性格才是吸引爱因斯坦的主要因素。美莉华患有先天性股骨脱臼,走路微瘸,又比爱因斯坦大3岁,这些都无碍两人的感情发展,皆因他俩有共同的理想,愿意献身科学,照爱因斯坦的说法,就是藉着研究科学把“自己从个人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不为一己的爱恶所限制”。

两人同校一年之后,美莉华请假数月前往另一所大学读物理和化学,于是两人开始通信。开始时比较拘谨,互称“您”,口气也比较平淡,但美莉华曾邀请爱因斯坦到她家中和父亲会面,可见对他已经很有好感。

因为美莉华曾告假数月,爱因斯坦于是将笔记借给她补抄,而她则指出爱因斯坦笔记中的某些错误。事实上,爱因斯坦常在情书中和她讨论科学上的问题,并且承认她对自己的影响:“你是我的私人圣殿,我知道你是最爱我和最了解我的人……当我俩共同研究的‘相对移动有了成功的结论之时,我会非常的快乐和骄傲!”

爱因斯坦回家度假之时,将美莉华的照片给母亲看,并写信给美莉华:“你的照片给我母亲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事实并非如此,他的双亲都不赞成这段女大男小的爱情。于是后来他又在信中说:“我的姐姐和母亲对我有点挑剔和不满,虽然我已经对他们很体谅。奇怪,生活渐渐地改变了我们灵魂深处的微妙的地方,以致极亲的家人也变成了惯性的朋友,在大家的内心深处都不再互相了解,不能再和对方感情有共鸣。”

到了1900年,两人的感情有了很大的进展,他们同意互称“你”,并且互赠昵称。爱因斯坦称美莉华做“娃娃”、“小亲亲”、“小猫”,而美莉华则称爱因斯坦为她“重要的一半”。

1900年两人同考毕业试,爱因斯坦顺利通过,美莉华不及格,她心情落寞,离开了苏黎世。爱因斯坦写信给她:“我告诉妈妈我的考试通过了,但是你不极格。妈妈于是若无其事地接口:‘那美莉华会怎样?我也若无其事地说:‘她会成为我的妻子。但我已有心理准备妈妈会大闹一场。果然妈妈扑倒在床上,把头埋在枕头里,哭得像个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她开始不顾一切地攻击,企图说服我改变主意:‘她和你一样是书虫,但你需要的是一位妻子。你30之时,她已经是老妖婆了,等等……但愿我能和你在一起在苏黎世,我的小宝贝。给你一千个问候和最大的吻。你的约翰。”爱因斯坦总是在给美莉华的情信中自称“约翰”。

爱国斯坦说上天给他唯一的礼物是他“固执如骡子”,他凭着这份执去研究科学,也凭着这份固执克服了爱情方面的阻碍,他自认“我父母两人体内加起来的顽固不及我的一个手指头”。可谓语出惊人,亦是天才本色。家人越是反对得凶,他越是爱美莉华。

1900年8月他在信中说“我热切期望我所钟爱的女巫给我回信,我真难以相信我俩分手已经这么久了……我现在才知道你对我这么的亲近,没有你,我也就失去了自信心、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生命的享受。换言之,没有你,我的生命就不成生命。

1900年8月30日他又写信:“我唯一的娱乐就是读书。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你,我亲爱、忠诚的灵魂。”他又在信中和美莉华讨论原子理论和电力动力学。是年爱因斯坦20岁。在1905年,爱因斯坦写了他的第三篇重要论文:《论移动物体之电力动力》,而这些字眼在1900年已经出现在他给美莉华的情信里。值得留意的是爱因斯坦在情信中和美莉华谈论科学往往是一厢情愿的做法,因为美莉华的回信中甚少回应他科学上的讨论,只是偶然提及一些她听过的课和看过的书。

1900年9月19日,他在信中写道:“无论如何,我俩将过世上最开心的生活,愉快的工作,并且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能尽情享受我们的青春,还有谁比我们更幸运!我们一旦储蓄了足够的金钱,便可以买脚踏车,那时候我们就可以隔星期去旅行了。”

1901年,爱因斯坦拿到了教师证书,并且有了工作,而美莉华却担心自己再次不及格。她的情绪陷于低潮。而爱因斯坦则兴致勃勃地在信中和她讨论原子物理问题,同时期,爱因斯坦对其他女同学的注意,颇为引起她的妒忌。她说家人给她的信迫使她失去所有的欲望,对享受和生命本身都失去了兴趣。

爱因斯坦于是在1901年4月写信安慰她,并叫她前往科木(在意大利北部)找他,“我亲爱的小孩,我绝不放松,你一定要来科木。你这甜蜜的小女巫。……我会很高兴和你在一起。如果有时我对你凶,是因为我太着急的缘故,你一定不认得我了。因为我变得开心并充满希望。我热切希望见到我亲爱的……快来科木吧。并且带来我的蓝袍子。我们俩可以共躲在那蓝袍子内。不要忘记你的望远镜。”

这时期爱因斯坦的学业、事业都有进展,但美莉华学业却处于困境。但爱因斯坦一再给她信,她终于前往科木和他会面,一对情人在山青水秀的环境中果然有进一步发展,两人终于结为眷属,后来并生了两个儿子,汉斯爱拔和爱德华。生活得十分满足幸福。

1914年他们举家前往柏林,爱因斯坦在那里有一份教职。是夏美莉华带两个儿子前往瑞士度假,却因大战爆发而不能回柏林,这一被迫分手却导致数年后两人离婚。爱因斯坦于1919年再次结婚。他的次子爱德华崇拜父亲,一方面又怨他抛弃了他们母子3人,并且因此精神崩溃,给爱因斯坦很大打击。

一段爱情如此收场,亦是始料不及。爱因斯坦说他的理想是借着研究科学摆脱个人的观点和情感困扰。但大科学家到底还是凡人,科学并不能带来彻底的解脱,但总是一种安慰与补偿。

(钟之泉摘自《国际人才交流》1994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爱因斯坦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你和爱因斯坦的时间一样多
成功来自谦虚
“爱因斯坦”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