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 我应不懈

1996-08-28 03:47王隽
中国青年 1996年12期
关键词:目光痛苦农民

编者按:《中国青年》第10期刊发了一个农村女青年十几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及其努力未果的深深困惑,由此引发了一场“我不停地奋斗,为什么成功却离我越来越遥远”的人生大讨论: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还是那奋斗之后的可能辉煌?如何把握成功与机遇,机遇与准备之间的关系?我们是要脚踏实地恪守本份还是寻觅高远、追逐梦想?请你参与我们的讨论。

河北王隽在信中这样写道:“我是石家庄铁道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一直平平静静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进而,有时痛苦,有时无奈。看了第10期《中国青年》刊登的明益的信,我有一种要说点什么的欲望,不由自主写了这些文字,与明益共勉。”

人为什么活着,或者说活着应有何求,这个话题大概在人类有独立思考以来就开始讨论了。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信教的依旧希望死后进入天堂,吃斋的仍在期盼灵魂脱离苦海。可在这茫茫人世又有几人可以超脱?在我的二十载浮沉里,有欢乐,也有痛苦,有迷惘,也有深思。我常像那个达摩祖师一样面壁无语,参悟人生的玄机。人并不是自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当一个人成熟到可以思考评议人生的目的价值时,其人生已然过去了四分之一或者更多。所以,不要问为什么活着,那是很无聊的,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活着能做什么上来。我以为,通俗一点说,活着就是为了活得更好。

活着是为了活得更好。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狭义一点说,是指为了个人、家庭乃至亲友活得更好;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为了让所有人乃至未来年代里的人活得更好。于是现实中就随之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及行为方式,其崇高低下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目光越高远的人遇到的困难挫折和痛苦也就越多。可是又怎能因为这些痛苦而停止我们内心的前进呢?罗曼·罗兰说,累累的创伤便是生命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因为每一处创伤,都是标志前进的一步。的确是这样的,在逆境中,重要的是不能停止追求。明益姐,达尔文的进化论你一定知道,关于他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适者生存。唯有生存,才能发展。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至理名言。每个人在谋求发展以前,都要解决好生存的问题。你现在不必为生计发愁,已是一大胜利。

社会是一片大森林,林子里有鸟语花香,也有致命沼泽。每个人在社会面前都算个孩子,但我们总要长大,在未来。这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努力,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遇,只要我们心存那份真。就我个人而言,现在石家庄铁道学院自费读书,明年就要毕业了,而学校是不管分配的,市里也不允许我们留下。唯一的可能就是回到县里的厂子去。说起来也是前途渺渺。我想像不出一个读了15年书的人会有怎样的命运,但我毫不气馁,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我想我们应该热爱她。

明益姐,10月份的《中国青年》你一定看了吧,整本书中最打动我的就是关于你的几封信。有位北京的刘兄劝你知足,我知道,你是不会接受的。不错,在农村,像我们这样的人很少很少,我们能有幸跳出自己的圈子看一下所处的环境与时代,这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倘因为有了比家乡父老远一点的目光,我们就该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这种说法我是不能接受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农家出身的子弟照样应该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我没有一点看不起农民的意思,但农民就应该世世代代做农民吗?不过与此同时,我要谢谢湖南石门的那位大姐,她的话让我感到了温暖。

已经是深秋了,明益姐,马上又是一个严冬,你的心热起来了吗?张阿姨说你的文笔挺好的,那么你为何不在空寂无聊中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呢?作家路遥生前喜欢引用这几句诗: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色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再不是青春少年!”是的,青春可以逝去,但精神不老!

猜你喜欢
目光痛苦农民
降低“支付痛苦”
会变的目光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谁痛苦,谁改变
饸饹面“贷”富农民
请别告诉她
分担痛苦
背后的目光
痛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