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流与向阳湖

1996-12-31 20:47李城外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6年12期
关键词:向阳文学文化

李城外

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文革”中期,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一大批文艺界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及家属6000余人告别首都北京,来到鄂南向阳湖这块弹丸之地,开始了为期三年左右的“劳动锻炼”。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一下子集中下放在咸宁的一隅,人数之多,密度之高,纵观中国历代都罕有,横看世界文化史也少见。

20余载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年生活在向阳湖畔的文化名人。健在的暂不列举,仅过世的就有著名文学家冯雪峰、沈从文、张天翼,剧作家陈白尘、孟超,文学评论家侯金镜、冯牧,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原总经理兼总编辑陈翰伯、金璨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吴仲超,还有著名诗人郭小川、李季等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这个意义上讲,向阳湖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土地的富饶,风景的秀丽,更在于有一批文学大师、艺术巨匠曾在这里劳作生息。尽管在“大革文化命”的荒唐岁月中,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但正义最终还是战胜了邪恶。向阳湖留下了哀婉、动人的传说,如泣如诉;历史增添了深刻、沉重的反思,如碑如铭。在他们的记忆里,保留着对当地群众深深的谢意;在向阳湖群众的心坎上,珍藏着对他们由衷的崇敬。让我们重温一位诗人的心曲吧: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

向阳湖的“四五二高地”见证犹在,向阳湖的红旗山别梦留痕。干校的劳动生活异常艰苦,文化人的精神受压抑,才华被磨损。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没有失望,没有消沉,反倒从中领略了大自然的情趣,开阔了视野和胸襟;品味了乡间的民风民俗,体会了农民们的艰辛;加深了同志间的感情,铸造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例如,诗人臧克家,在逆境中捕捉灵感,发现了劳动之乐,人情之美,于田间锤字炼句,诗风为之大变;冰心古稀之年被分配去看菜地、依然心静如水,和文友谈论起她当年为什么要从日本回国,在域外她是如何怀念“母亲”;以《黄河大合唱》蜚声华夏的张光年,放下锄头,还不忘拣起笔头,坚持写日记,保存了可贵的历史资料;“左联”元老楼适夷饱览人间沧桑,经常安慰患难中的战友,要熬到“解放”的那一天;二战时期活跃在欧洲战场上惟一的中国随军记者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相濡以沫,伉俪深情经受了新的“洗礼”。只要我们稍作回眸,还不能不提及其他怀有“向阳情结”的文人雅士,他们是:老作家严文井、韦君宜,出版家王子野,文物鉴赏家单士元,文学评论家冯牧,诗人牛汉、绿原、陈早春,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司徒慧敏,书法家刘炳森,表演艺术家吴雪,《英语世界》主编陈羽伦,以及《人民文学》的老编辑周明、涂光群……

时过境迁,风流人散,尘封的日子已化作一片云烟。如今,作为人文景观的向阳湖正在开发,她将以新的容貌迎接各地来的游客。

(鄂南摘自1996年4月3日《中国文化报》)

猜你喜欢
向阳文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新年话“福”
字海拾“贝”
谁远谁近?
Sunny Side Up 向阳而生
红向阳
文学小说
文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