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不学

1997-07-15 05:30张新平肖远军
读书 1997年12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

张新平 肖远军

教育学研究正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飘浮于半空中”的境地。原因何在?有人认为,“并不是因为理论太深奥,而是因为现有的教育理论尚未深入地研究教育实践,缺乏对教育活动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有人解释道,教育学理论所存在的种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其表层结构的不合理。一是在总体结构上有所偏废,表现为强调基本原理,淡化具体原理,过分忽视操作原理;二是在各原理内部存在偏废,其突出表现是,在基本原理中,堆砌大量抽象程度较低的理论,从而使得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概括水平不高;在具体原理中,却又偏重于对教育问题进行一般性的、较为粗糙的总体认识,忽视对具体教育问题作元素与结构的深入分析;在操作原理中,则偏重笼统的原则与方法,忽视教育机制的研究。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赞成某些学者的意见,“教育科学与教育实践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都指向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纯学术性的研究。”

毋庸讳言,教育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人最应尽力的最大而最难的问题”(康德语)上,时至今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观。对此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这些年来,教育学研究对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功勋教师、特级教师所创造的成功经验宣传得不够,研究得不深。这可谓是中国教育学研究远离实际,对教改实践缺乏热情的一个明证。二是对宏观的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兴趣也不高。一个重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教育学是会不断地拓展其研究范围的,从而使其总是紧贴着变化的教育实际。正如美国学者亨德森所强调的,教育学并不会固守于原有的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这两块世袭的领地,还须不停地“探讨社会之所有教育功能和教育机构,涉及教育史和教育行政,注意到身心两方面的发展以及对缺陷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教育,既一般又具体地探讨教育目的和课程,研究教育与公共福利的关系”。

教育学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体系。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教育学研究只是将自己成年累月地封闭于象牙塔之中,冥思苦想,从概念到概念,为体系而体系,既不关心“外面的精彩世界”,也不学习和吸收实际知识,不去掌握大量的现实材料,不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改实践中去,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教育学研究步入误区,窒息教育学研究的活力,使教育学理论成为一种“纯粹理论”,与中国的教育实践越去越远。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作用探析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